杨嗣昌

✍ dations ◷ 2025-08-20 17:52:30 #杨嗣昌

《杨文弱先生集》之杨嗣昌像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号字微。明末政治、军事人物,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祖籍直隶建平(今安徽郎溪)。出身门阀,祖父杨时芳乃武陵名士,父亲杨鹤以督军著世,嗣昌为人雅好文艺,博闻强记、有辩才、文笔,与名流袁宏道、袁中道、锺惺等来往。亦喜军事,设“四正六隅”之策以灭流寇,一度颇有成效,后流寇复起,李自成烹杀福王朱常洵,张献忠焚杀襄王朱翊铭,嗣昌忧悸以病卒,追赠太子太保。葬桃源金厂溪。

杨嗣昌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历任杭州府儒学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天启年间因受阉党排挤,称病归里。

崇祯元年(1628年),起为河南副使,加右参政。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崇祯三年(1630年)任山石道(抚宁境内山海路、石门路),崇祯六年(1633年)升山海关巡抚。官至兵部尚书。

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帝召杨嗣昌至京师,两人谈话后,帝曰:“恨用卿晚。”六月,被任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崇祯十一年(1638年),奏请修缮常德府城,“三年而完工,撤旧易新,极其壮固”。嗣昌力主“安内方可攘外”,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术,各个击破。所谓“四正”是陕西、河南、湖广、凤阳四镇,“六隅”则是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六区。集合“四正六隅”为十面罗网,各有侧重,协同配合,“随贼所向,专任剿杀”。嗣昌增兵十四万,加饷银二百八十万两。由熊文灿为五省军务总理,剿抚兼施。此举在一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罗汝才等闯军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同年冬天,清军三路大军第四度南侵,燕京震动,崇祯帝和战不定,杨嗣昌时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力主议和。嗣昌深知朝廷兵力、财力不足以支持两线作战,故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建议;但卢象昇主张坚决抵抗,遂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然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象昇,象昇屡战失利,最后战死沙场。大学士杨嗣昌却一意诬陷象昇临阵脱逃,派士卒俞振龙等三人前往查看。俞振龙不畏淫威,坚持指认象昇遗体,“嗣昌怒,鞭之三日夜,且死,张目曰:‘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千总杨国栋因为不肯顺从杨嗣昌意思修改塘报,坚持象昇已战死,而被处极刑。崇祯急调洪承畴部北上勤王,剿寇策略遂功亏一篑。后李自成往河南发展。

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七日,朝廷特命杨嗣昌以大学士督师,赐尚方宝剑,前赴湖广指挥围剿张献忠等。嗣昌与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夹击张献忠于太平县玛瑙山(今四川万源),史载“大破之,斩馘三千六百二十,坠岩谷死者无算。”崇祯表示嘉许,有手谕曰:“卿自昨年九月初六日辞朝至今,半载有余,无日不悬朕念,与行间将士劳苦倍尝,而须发尽白,深轸朕怀。又闻卿调度周密,赏罚严明,深慰朕平寇安民之意图”。接下来寒溪寺、盐井、木瓜溪等地连战皆捷。但此时明朝官军内部矛盾重重,诸将多不用命,贺人龙与左良玉皆拥兵自重,不听使唤。杨嗣昌下令:赦免农民军将领罗汝才等人的罪状,唯独张献忠不赦,有擒张献忠者,赏白银五千两,锦衣卫指挥使世袭;斩杀张献忠者二千两,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张献忠则戏谑地回应称:“有斩督师(杨嗣昌)来者,赏银三钱。”还四处张贴,嗣昌非常害怕且惊讶,认为左右都是张献忠的卧底。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烹福王朱常洵。二月初四半夜,张献忠一日夜驰三百里出四川,奇袭襄阳,初五日,在西门城楼杀襄王朱翊铭。朝野震惊,时人认为藩王遇难,将领必须负责,所以嗣昌忧惧交加,嗣昌在给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信中写道:“天降奇祸,突中襄藩,仆呕血伤心,束身俟死,无他说矣。”旧病复发,吐血甚多,已病入膏肓,监军万元吉问他为何不报知皇上?杨嗣昌只吐出两个字:“不敢!”二月初一日,病死沙市徐家园。杨嗣昌死,自此战争主动权转入闯军手中。兵部尚书陈新甲以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接替督师,并起用原兵部尚书傅宗龙继任陕西三边总督,负责剿寇。

此后张献忠攻破武陵,特恨杨嗣昌,掘其七世祖坟,焚其夫妇灵柩,并把其尸体斩断出血。

崇祯帝临朝叹息:“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又亲书祭文,曰:“惟卿志切匡时,心存许国,……赍志深渊,功未遂而劳可嘉,人已亡而瘁堪悯。……英魂有知,尚其祗服”。

张献忠戏称:“前有邵巡抚,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不战随我行。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讽刺巡抚邵捷春、参军廖大亨、阁部杨嗣昌等官兵无能。

黄道周骂杨嗣昌“下无无父之子,亦无不臣之子。卫开方不省其亲,管仲至比之豭狗;李定不丧继母,宋世共指为人枭。今遂有不持两服,坐司马堂如杨嗣昌者。”

彭孙贻曰:“兵兴以来,辽饷、练饷计亩日增,民蹙蹙靡所驰骋,嗣昌复进均输之说,以重困吾民。是以胥天下而驱为盗也。”“杨嗣昌,险夫哉,一言而亡国!”

邹漪曰:“至以加饷殃民为武陵(杨嗣昌)罪,……后之君子未尝设身处地,而苛求不已,恐未可为定论”。

杨嗣昌笃信佛法,曾在战时召集军官、幕僚讲解《妙法莲华经》以祈福,彭遵泗评曰:“文弱其将败乎?拥百万之众,戎服讲经,其衰已甚,将何以哉?”

《明季北略》中记载时任饷司的杨嗣昌曾奏言南方饥荒严重,并感慨:“今日百姓尚知讨贼,尚可催科,只恐百姓自己作贼,谁为我皇上催科者?”,后未曾想到“百姓自己作贼”后成为事实(李自成起事)。

相关

  • 运输机运输机(Military transport aircraft)狭义上指用于空运兵员、武器装备、并能空投伞兵和军用装备的军用飞机,它具有在复杂气候条件下飞行和比较简易的机场上起降的能力,有的还装
  • 泽泻目泽泻目(学名:Alismatales)是一类基本都是水生或半水生的草本植物。叶互生,基部扩大,是单子叶植物中最古老的类群之一,是仅晚于菖蒲目从进化树中分出的旁支。在过去,泽泻目常被描述
  • 步骘步骘(2世纪?-247年),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安)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及重臣。步骘是从北方到江东避乱的士族,到江东后孑然一身,生活穷困,与同龄的广陵人卫旌交好,二人耕种自给自足,在晚间
  • 符竹庭符竹庭(1912年-1943年),江西广昌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著名将军,曾任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委员、滨海军区政委。1941年,任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委员,兼鲁南区党委书记。1942年,任滨
  • 施氏果属施氏果( Kirchner and Van Konijenburg-Van Cittert,1994)是一类已灭绝的早期被子植物。施氏果属是施氏果科下唯一的一属,生存于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分布区相当于今日中国辽西地
  • 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日语:新感覚派/しんかんかくは )是20世纪初在日本文坛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日本最早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以主观感觉为中心,否定客观,以“新的感觉”表现自我。
  • 元对象机制元对象机制(Meta-Object Facility,简称MOF)起源于统一建模语言(UML)。对象管理机构(Object Management Group|OMG)需要一种元模型结构来定义UML。MOF被设计为4层次的结构。位于顶部
  • 光禹光禹(1965年-),本名李光宇,出生于台湾云林,台湾知名广播主持人、主持人、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作词人、作曲人。身为公众人物的他,却行事十分低调。除了不接受宣传与访问外,也相当维
  • 女拓女拓是指类似鱼拓的制作法在女体上刷上墨汁后在纸上留下身体痕迹的艺术作品,是日本古代留下来的艺术形式,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变态兴趣。NHK曾播过介绍女拓的节目引起许多争
  • 大卡斯山坐标:45°24′19″N 6°49′39″E / 45.40528°N 6.82750°E / 45.40528; 6.82750大卡斯山(法语:Grande Casse)是法国的山峰,位于该国东南部,由萨瓦省负责管辖,属于格拉耶山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