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骨

✍ dations ◷ 2025-08-28 15:07:02 #蝶骨
蝶骨(sphenoid bone)为构成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共一块。当从前方观察时,其形状如同蝴蝶,所以得名。蝶骨分为体、小翼、大翼和翼突四个部分。蝶骨分为以下部分:两个蝶甲(英语:Sphenoidal conchae)位于蝶骨体(英语:Body of sphenoid bone)的前后方。①蝶骨体:为中间部的立方形骨块,内含蝶窦,窦分隔为左右两半,分别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体上面呈马鞍状,称蝶鞍,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体部两侧有由后向前穿行的浅沟,称颈动脉沟,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后行于此沟内。②蝶骨大翼:自蝶骨体两侧伸向上方,分为凹陷的大脑面、前内侧的眶面和外下方的颞面。大翼根部自前内向后外可见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通过重要的神经和血管。③蝶骨小翼:为三角形薄板,从蝶骨体的前上份发出。其上面为颅前窝的后部,下面构成眶上壁的后部。小翼与体的交界处可见视神经管。两视神经管内口之间有交叉前沟连通。小翼与大翼间的裂隙为眶上裂。④蝶骨翼突:自蝶骨体与蝶骨大翼连接处下垂,向后敞开形成内侧板和外侧板。翼突根部呈矢状贯通的细管,称翼管,向前通入翼腭窝。蝶骨参与颅底和颅腔两侧壁,以及眶底和眶壁的形成。其还是大部分咀嚼肌的附着点。蝶骨内有许多孔和裂孔,其间通过部分头颈部的神经和血管,如眶上裂(过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外展神经)、圆孔(过上颌神经)和卵圆孔(过下颌神经)、棘孔(过脑膜中动脉)。蝶骨位置(显示为绿色)。动画。从下方观察的蝶骨(下颌骨已被移除)。从上方观察的蝶骨(顶骨已被移除)。蝶骨的形状。面部骨骼。鼻腔的侧壁显示著筛骨的位置。颅骨的底部。下面。头颅的侧视图。鼻腔及眼腔横截面。头颅的底部。左侧鼻腔的侧边、顶部和底部。头颅的前视图。图片左侧的眼窝里和颧突后面带有黄色的地方是蝶骨。蝶骨的位置。蝶骨的前视图。蝶骨的上视图。蝶骨和颞骨。鼓室。面神经管。内部颈动脉。

相关

  • 髓在中医药学的脏象上,是指奇恒之腑之一,包括骨髓和脊髓。髓由肾精所化生,与脑相通,有充养骨骼、补益脑髓的功能。《黄帝内经》将分为脑髓、骨髓、脊髓。中医认为髓与肾的关系密
  • 趋化因子结构 / ECOD1dokA:24-90 1dol :24-90 1donA:24-90 1mcaB:29-90 1ml0D:24-90 1domB:24-90 1bo0 :24-90 1ncvB:24-90 1esrA:24-90 1e
  • 查理定律查理定律(英语:Charles's law),又称查理-盖-吕萨克定律,是盖-吕萨克在1802年发布,但他参考了雅克·查理(英语:Jacques Charles)的研究,故后来该定律多称作查理定律。当压强不变时,理想
  • 烟酸维生素 B3,维生素 PP烟酸(英语:niacin、nicotinic acid,也称维他命B3、维他命PP、吡啶-3羧酸),分子式:C6H5NO2,耐热,能升华。首次描述于Hugo Weidel于1873年对尼古丁的研究。它是人体
  • 甾体激素甾体激素(英语:Steroid hormone、又称甾体激素),是一类四环脂肪烃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类固醇激素是作为激素的类固醇。 这些包括性腺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的皮质类固醇
  • 岩藻糖岩藻糖(英文:Fucose),即6-去氧-L-半乳糖,又名鹿角藻糖,是一种化学式为C6H12O5的脱氧六碳糖,称其为脱氧糖的原因是是若将半乳糖六号碳上的羟基去氧,就是岩藻糖。存在于哺乳动物、植物
  • 北江省北江省(越南语:Tỉnh Bắc Gia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ETtoday新闻云ETtoday新闻云为台湾社群新闻网站,由东森新媒体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该网站前身为2000年至2008年3月的《东森新闻报》。2008年4月,《东森新闻报》被转售予中华联合电讯集团(
  • 股疝股疝是一种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其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根据传统定义,股疝不属于腹股沟疝,
  • 背阔肌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是将手臂向下和下后拉的背部肌肉。这两块三角肌各有一阔端附着于脊椎和骨盆带上,较窄的一端则在肩下延伸到肱骨。其拉丁语(及英语)名称“latissimus d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