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骨

✍ dations ◷ 2025-07-18 09:32:02 #蝶骨
蝶骨(sphenoid bone)为构成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共一块。当从前方观察时,其形状如同蝴蝶,所以得名。蝶骨分为体、小翼、大翼和翼突四个部分。蝶骨分为以下部分:两个蝶甲(英语:Sphenoidal conchae)位于蝶骨体(英语:Body of sphenoid bone)的前后方。①蝶骨体:为中间部的立方形骨块,内含蝶窦,窦分隔为左右两半,分别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体上面呈马鞍状,称蝶鞍,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体部两侧有由后向前穿行的浅沟,称颈动脉沟,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后行于此沟内。②蝶骨大翼:自蝶骨体两侧伸向上方,分为凹陷的大脑面、前内侧的眶面和外下方的颞面。大翼根部自前内向后外可见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通过重要的神经和血管。③蝶骨小翼:为三角形薄板,从蝶骨体的前上份发出。其上面为颅前窝的后部,下面构成眶上壁的后部。小翼与体的交界处可见视神经管。两视神经管内口之间有交叉前沟连通。小翼与大翼间的裂隙为眶上裂。④蝶骨翼突:自蝶骨体与蝶骨大翼连接处下垂,向后敞开形成内侧板和外侧板。翼突根部呈矢状贯通的细管,称翼管,向前通入翼腭窝。蝶骨参与颅底和颅腔两侧壁,以及眶底和眶壁的形成。其还是大部分咀嚼肌的附着点。蝶骨内有许多孔和裂孔,其间通过部分头颈部的神经和血管,如眶上裂(过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外展神经)、圆孔(过上颌神经)和卵圆孔(过下颌神经)、棘孔(过脑膜中动脉)。蝶骨位置(显示为绿色)。动画。从下方观察的蝶骨(下颌骨已被移除)。从上方观察的蝶骨(顶骨已被移除)。蝶骨的形状。面部骨骼。鼻腔的侧壁显示著筛骨的位置。颅骨的底部。下面。头颅的侧视图。鼻腔及眼腔横截面。头颅的底部。左侧鼻腔的侧边、顶部和底部。头颅的前视图。图片左侧的眼窝里和颧突后面带有黄色的地方是蝶骨。蝶骨的位置。蝶骨的前视图。蝶骨的上视图。蝶骨和颞骨。鼓室。面神经管。内部颈动脉。

相关

  • 免疫增生性紊乱免疫增生性紊乱,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免疫系统原代细胞异常增殖,包括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或过量产生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 喂母乳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称哺乳、授乳或母乳喂养,指的是女性以乳房喂食婴儿母乳的行为。婴儿有吮吸反射,因此可以吮吸乳房并吞咽母乳,专家建议在出生后一小时即可哺喂母乳,之后
  • 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泰米尔语:ஸ்ரீனிவாஸ ராமானுஜன் ஐயங்கார்,ISO 15919转写:Srīṉivāsa Rāmāṉujan Aiyaṅkār,又译拉马努詹、罗摩奴詹,1887年1
  • 环丙沙星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二代氟喹诺酮类化合广效抗生素(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c),可对抗多种病原菌。治疗范围包含骨骼感染、关节感染、腹部感染,以及特定几种感染性肠
  • 叶酸叶酸(Folate、folic acid)也称为维生素B9、维生素M、维生素Bc,属于维生素B。叶酸可用于治疗由叶酸缺乏症引起的贫血。叶酸也是孕妇的营养补充品。在新生儿的神经管缺损(英语:Neur
  • 外毒素A外毒素A(英语:exotoxin A)也称绿脓杆菌外毒素、假单胞菌外毒素(Pseudomonas exotoxin),是由绿脓杆菌(学名: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产生的外毒素。它的功能是将NAD+上的
  •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是大多数植物可见的主干,也是维管植物两个主要结构之一,另一个是其根。茎是位于植物生长叶片的节点(或作“结节”)之间的部分。当然,例如仙人掌的变态茎。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又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是存在于大部分脊椎动物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家族,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其中人类的MHC糖蛋
  • 冈瓦那大陆在地质学中,冈瓦那大陆(英语:Gondwana,/ɡɒndˈwɑːnə/,或Gondwanaland),也称冈瓦纳古陆、南方大陆,是存在于新元古代至侏罗纪前期(约5.73亿至1.8亿年前)的超大陆,它是从罗迪尼亚大
  • 梅兰妮·克莱因梅兰妮·克莱恩(Melanie Klein,1882年3月30日-1960年9月22日),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生于维也纳,主要贡献为对儿童精神分析以及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