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六酮

✍ dations ◷ 2025-05-16 07:22:28 #环己六酮
环己六酮也称为“六酮环己烷”或“三醌”,是一种碳氧化物。这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O6。六酮环己烷可看作是环己烷的六羰基取代物,也可视为一氧化碳的六聚物。环己六酮是乙烯四甲酸二酐的同分异构体。2006年5月研究人员实现了己六酮首次大量合成。如今市面上销售的环己六酮一般为环己六酮的八水合物或十水合物。玫棕酸根离子C6O62-拥有类似环己六酮的结构。只代一个负电荷的阴离子C6O6-也已被Richard B. Wyrwas和Caroline Chick Jarrold用羰基钼合成过程中一氧化碳的寡聚制得,并利用质谱法检测出来。根据X光散射分析,以八水合环己六酮为名进行销售的化学试剂实为二水合十二羟基环己烷,一种会在95℃时开始分解的固体。1966年,Natick Chemical Industries的H. E. Worne利用环己六酮合成了分子式为C10O8和C14O10的化合物,每分子的这两种化合物分别由两个和三个环己六酮分子聚合生成。H. E. Worne称这些新化合物是利用紫外线照射在环己六酮的热水溶液中产生的。20世纪40年代,William J. Hale声称环己六酮是威廉·弗雷德里克·科克所说的乙酸剂(分子式与乙烯二酮相同)的三聚体,所以也有类似乙酸剂治疗糖尿病、关节炎、小儿麻痹甚至癌症的能力。虽然没有任何研究能证实他或科克的观点,环己六酮仍被列入当时某些替代医学的药品配方中。

相关

  •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是大多数植物可见的主干,也是维管植物两个主要结构之一,另一个是其根。茎是位于植物生长叶片的节点(或作“结节”)之间的部分。当然,例如仙人掌的变态茎。
  • Beclometasone dipropionate贝克每松(Beclometasone dipropionate),是一种类固醇类药物,为一种糖皮质素,常见商品名为Qvar。 此药物作为吸入器的药粉、乳霜、药片以及鼻喷剂。 吸入器药粉常用于治疗长期的气
  • 蛮族蛮族(英语:Barbarian)一词在西方历史源自古希腊时期。由于罗马人与希腊人属于同种语系,因此在这两个民族之间存在通用语,而这个词的词源指的是不会说通用语的民族,从未提起这些民
  • 对照语言学对照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通过对照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捕捉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特征。和比较语言学不同的是,对照语言学不考虑历史的观点,是在同样时间和
  • 3-甲基丁酸异戊酸(结构式:(CH3)2CHCH2COOH),是一种含有5个碳原子的短链饱和脂肪酸。透明液体,可溶于水。无色,具有强烈难闻气味的透明液体。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混溶。由异戊醛经催化氧化
  • 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简称开氏温标,凯氏温标,是一种标定、量化温度的方法。它对应的物理量是热力学温度,或称开氏度,符号为K,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对应
  • 电离电离(英语:Ionization),或称电离作用、离子化、游离化是指在(物理性的)能量作用下,原子、分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电离大致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连续电离(se
  • 索氏提取器索氏提取器(英语:Soxhlet extractor)是一种在1879年由Franz von Soxhlet(英语:Franz von Soxhlet)发明的实验仪器。它最初的设计是为了从固体中提取脂类化合物,但是,索氏提取器不仅
  • 理查德·布饶尔理查德·达戈贝尔特·布饶尔(英语:Richard Dagobert Brauer,1901年2月10日-1977年4月17日),德国、美国数学家,主要工作领域是抽象代数,但在数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模表示论的创
  • 散热片散热片在电子工程设计的领域中被归类为“被动性散热组件”,以导热性佳、质轻、易加工之金属(多为铝或铜,银则过于昂贵,一般不用)贴附于发热表面,以复合的热交换模式来散热。散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