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的维吾尔人

✍ dations ◷ 2025-04-26 16:47:35 #维吾尔族

维吾尔人,移民吉尔吉斯斯坦开始于19世纪后半。根据官方在2009年数据,维吾尔人占人口0.9%约48,543人。

维吾尔人移民吉尔吉斯斯坦可分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是19世纪后半的同治陕甘回变,一些来自喀什噶尔的维吾尔人和东干人在事后逃往费尔干纳谷地,人数约7000人。在20世纪初一些维吾尔人,东干人和汉人在吉尔吉斯的棉花田和煤矿工作。第二波在20世纪50-60年代,当时因大跃进造成的饥荒导致他们涌入吉尔吉斯斯坦,当中也有前东突厥斯坦第二共和国人士,第三波在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维吾尔人作为贸易商前往当地,非官方估计有100000-200000人。一些维吾尔人被政府登记为乌兹别克族。

从事跨境贸易的维吾尔移民倾向于在比什凯克东郊区生活,他们的双语能力使他们成为中国汉族和当地人民之间的业务中介机构。然而他们的集贸市场已经成为众多攻击的目标。2000年,一场大火在游客集市爆发,有两个维吾尔人被枪杀。2005年,维吾尔族为主的马迪纳集市在一场选举与有关的骚乱中被纵火,维吾尔族商人那里遭受殴打和枪击。

维吾尔族也在当地经营餐厅。

不像在哈萨克斯坦的同族,吉尔吉斯斯坦的维吾尔人多欠缺正式教育。一些年长的维吾尔人从事教授维吾尔语,结果维吾尔语在年青一代衰落,他们多数只能说但无法看懂老维文。

吉尔吉斯大众媒体经常描述维吾尔人为恐怖份子和极端主义者,另一种常见的刻板印象是他们都是富有的商人。在2010年吉尔吉斯革命,在托克马克镇北部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升级为种族骚乱,维吾尔族和东干族商店和房屋遭到袭击,造成11人住院。

Marat, Erica (2009-08-13), "Uyghur Diaspora Faces Government Pressure in Kyrgyzstan", Jamestown Foundation Eurasia Daily Monitor 6 (156), retrieved 2010-04-13

相关

  • 二次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三氯化铁氯化铁(FeCl3)又称三氯化铁,是三价铁的氯化物。它易潮解,在潮湿的空气会水解,溶于水时会释放大量热,并产生啡色的酸性溶液。这个溶液可蚀刻铜制的金属,甚至不锈钢。无水的氯化铁是
  • 滤泡壁卵泡是女性生殖生物学的基本单位,生长于卵巢之中的它们是一个个圆球状的细胞聚合体。每个卵泡之中都会有一个卵母细胞(也就是卵子的原形)。这些结构在经过周期性的生长和发育之
  • 分点分点(英语:equinox,或称二分点)是想像中天球赤道在天球上的位置,是每年太阳穿过天球赤道和黄道在天球上交点的天文事件,这造成地球上各地的白天和夜晚几乎等长。只有在分点的瞬间,
  • 乏力虚弱、无力、乏力(英语:weakness或asthenia)是一种症状的统称,有着多种不同的用法。该症状的成因多种多样,可细分为真性肌无力(true muscle weakness),或者体感肌无力。真性肌无力是
  • 笔石笔石(graptolites)是一类已灭绝的很小的群居性半索动物,生存于寒武纪中期至石炭纪晚期的海洋中,其中志留纪时期的笔石化石甚多,被称为“笔石时代”。因为它们酷似古代西方使用的
  • 协助苏联军队于他们国家内进驻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占领波罗的海国家指的是1940年6月14日,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军事占领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一事件,随后三国即被并吞并成为了苏联
  • 异生异生可以指:
  • 温菲尔德·斯科特·汉考克美墨战争南北战争温菲尔德·斯科特·汉考克(英语:Winfield Scott Hancock,1824年2月14日-1886年2月9日),美国陆军职业军官,188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在陆军服役长
  • 骨 (消歧义)骨即骨骼,器官之一。骨也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