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薄狱

✍ dations ◷ 2025-09-08 23:25:27 #死后世界,犹太教,基督教宇宙论,基督教神学争议,天主教神学术语,天主教神学争议

灵薄狱(拉丁语:limbus;英语:limbo),解作“地狱的边缘”。根据一些罗马天主教神学家解释,灵薄狱是用来安置耶稣基督出生前逝去的好人和耶稣基督出生后从未接触过福音之逝者。另外,灵薄狱安置了未受洗礼而夭折的婴儿灵魂(包括未成形的胚胎,他们本身不可能犯罪,但却有与生俱来的原罪)。

灵薄狱之词源来自拉丁语单词limbus,意思为边缘或界限。灵薄狱普遍地认为是灵魂将要去的地方,反映神学的不确定性。灵薄狱不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正式教条部分(比较起炼狱,它是天主教教条的一部分)。正式教会教学依然是,这些灵魂(不论他们生前为善为恶)都是在灵薄狱中。换句话说,他们的命运无法确定,只有上帝才能定断。

天主教神学中,此学说仍在争论。由于《圣经》没有直接论述和没有充分根据,基督新教不接受灵薄狱的概念。

灵薄狱之说出自犹太教,说明是弥赛亚降生之前的众犹太教先知死后所处地方,等待救世主的救赎。但此说有别于古代犹太教所信仰的阴间。其后基督教兴起成为主流宗教,将此学说收纳并引申来解读为罪不致落地狱,又没有资格进入天堂的灵魂安息地。

在初期教父的观点中灵簿狱之说的正统性并未确认。如天主教著名的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在著作中,将此学说重新纳入神学。

另一位希腊教父圣额我略·纳西盎也同意圣奥古斯丁的学说,曾表示:“它(灵薄狱)将发生,我相信那些未受洗礼的婴儿灵魂,不能上天堂接受荣耀,但亦不该被谴责和遭受处罚,因为他们并非邪恶。”他认为这些灵魂处于一处中立地带中。

由于圣奥古斯丁学说深深影响天主教,灵薄狱之说再兴起。教宗英诺森三世在书信中提到:“这些灵魂,除了痛苦地永远被剥夺观看上帝的权利之外,他们的灵魂不会遭受‘其它痛苦’(包括受永刑)。”这暗示了灵薄狱的存在。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时期,圣托马斯·阿奎纳将此学说加以充实化。

另一群反对圣奥古斯丁学说的神学家,如圣罗拔·巴拉米尔、丹尼斯·帕鲁和加高斯-波根·波士力,表示圣奥古斯丁学说仅仅是圣奥古斯丁的私人观点,而不是天主教教义,他们甚至谴责为异端邪说,催促教会放弃此学说。他们认为此类灵魂死后该立即落地狱,但所受的惩罚与恶人的不同。

圣奥古斯丁学说一派却认为他们太过苛刻,两派神学家一直争论灵薄狱之存在,争论延续至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请求国际神学委员会考虑未来得及受洗礼而夭折婴儿的命运问题。当时的国际神学委员会之议长若瑟·拉青格(即教宗本笃十六世)厌恶灵薄狱的想法。1984年,他曾经表示:“对于信仰而言,灵薄狱并非肯定的真理。个人来说,我宁愿取消它,因为它只不过是一个神学假设。”

如果天堂是与上帝同在的幸福之地,那么地狱则是受永远的酷刑和与上帝分离的地方,许多天主教神学家推测,灵薄狱是一个中立国,灵魂依然蒙福,但灵魂则在地狱保存。圣托马斯·阿奎纳描述婴儿灵魂在灵薄狱为一个永恒的喜悦状态,他们将会在灵薄狱中施洗。

这样的猜想使到得到上帝蒙福的人延伸到未来得及受洗礼的夭折婴儿、没有足够智力理解基督教教义的智能障碍人士,及未成形的人类胚胎。天主教神学家推测,正义和仁慈的上帝可以给某个方面不能理解教义的灵魂,有机会接受上帝的宽容,安置他们在天堂或地狱中,虽然这想像如灵薄狱一样,不纳入正式教义中。

支持灵薄狱概念的人认为,生前为善死后升上天堂之前,必须等待基督打开天堂之门。支持的《圣经》段落,其中有路加福音23:43,耶稣告诉“好窃贼”:“我告诉你,今天你要跟我一起在乐园里。”但在复活和永生之间,耶稣告诉了他的追随者自己本人:“还没有上到我父亲那里。”(约翰福音20:17)。彼得曾写:“他曾以这灵去向那些被囚禁的灵传道。”(彼得前书3:19)。中世纪戏曲刻画了基督在十字架上钉死和复活之间的三日中带领攻击地狱,并且胜利,释放正义的灵魂,护航他们入天堂。这后来成为东正教圣洁星期六仪式(在耶稣受难节和复活节之间)。

译者注:圣经经文翻译来自基督新教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

关于未来得及受洗礼而夭折的婴儿灵魂命运,是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

洗礼是天主教教义之中是否有资格进入天堂的重要仪式。但天主教神学家认为人类有与生俱来的原罪,须要受洗礼而蒙福,纯净灵魂打开进入天堂之大门。但婴儿没有宣称他们的信念或执行基督徒善行之智力,婴孩依靠他们的父母(或其它照料者)带信念给他们。如果,为任何原因,未来得及受洗礼的婴儿夭折,他们就会被打入灵薄狱。许多突出的神学家争辩,仁慈和正义的上帝不会把无犯过罪的婴儿打入地狱。

很多宽宏的天主教徒高度怀疑灵薄狱的存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在教宗通谕(Papal Encyclical)(生活之福音)触及堕胎的“受害者”,信中表示,教会不知道未受洗礼婴儿灵魂的命运,但劝告天主教徒信任上帝的慈悲和爱。

基督新教的神学完全不接受灵薄狱的概念,理由是对天主教教义的原罪解读不同。

新教的神学家认为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那一刻,已经替人类赎去原罪的罪孽,以后出生的人类不再有与生俱来之原罪,而夭折的婴儿生前根本没有机会犯罪,自然能以无罪之身进入天堂,所以没有加设灵薄狱的需要。例如:很多基督新教的教派都拒绝为没有足够智力理解教义的婴儿施洗。

灵薄狱之说亦对天主教教徒造成困惑。若果一对生前行善,有资格升上天堂的夫妇,他们刚刚所生的儿女未来得及受洗礼就不幸夭折,那么他们的儿女就永远打入灵薄狱。父母死后,升上天堂得享永生,但眼白白看见儿女永远待在灵薄狱中,亦不能相聚,这算是永享祝福,还是永受骨肉分离之苦?

在《神曲》中,但丁描述灵薄狱是地狱的第一圈,位于冥河之外,但在迈诺斯审判席前。古代历史和神话中最贞洁的异教徒居住在明亮美丽的表面,越过冥河之后,则是灵薄狱通向地狱之门,为地狱的前庭,居住了所谓的“中立主义者”或“机会主义者”,他们生前的生活说不上有罪,也说不上好;灵薄狱的居民包括天堂中路西法作乱时,作壁上观,没有加入路西法作乱,又没有加入追随上帝与路西法大军作战的天使,他们被去除荣光,打入灵薄狱。灵薄狱还有一位被封为圣人的特别住客,教宗雷定五世,他是梵蒂冈历史上第一位自愿逊位的教宗。

俄国作家索尔仁尼琴在他的作品《第一圈(英语:In the First Circle)》中借用但丁的第一圈来比喻。

相关

  • 超氧化物超氧化物(英语:Superoxide)是含有超氧离子(超氧根离子,O2−)的一类化合物,是氧气分子的单电子还原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超氧离子是一个自由基,一个氧原子带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与氧
  • 男性健康男性健康(Men's health)是有关男性的健康议题,依WHO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虚弱之消除,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男性和女性健康议题上的差异可能是因为生理因
  • 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SP)是一条经脉,十二正经之一,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本经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左右各21个腧穴。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过
  • 角状胶角耳角状胶角耳(学名:Calocera cornea)是属于花耳目花耳科胶角耳属的一种真菌,生长在阔叶树或针叶树朽木上。该种分布于中国、日本、巴西、匈牙利、丹麦、比利时、爪哇、乌干达、加
  • 苏丹镑苏丹镑 (阿拉伯语: جنيه سوداني‎ )是苏丹的流通货币,南苏丹独立初期也使用苏丹镑,直至南苏丹镑面世。辅币单位格希,1苏丹镑=100格希。曾在1957年到1992年期间发行。19
  • 二氧化碲二氧化碲化学式TeO2,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变黄。其有两种晶型,无色四面体结晶的副黄碲矿是四方晶系的α-TeO2,黄色的单斜矿石黄碲矿是β-TeO2。对于二氧化碲性质的研究多基于α-T
  • 卡尔·兰德施泰纳卡尔·兰德施泰纳(德语:Karl Landsteiner,1868年6月14日-1943年6月26日),美国籍奥地利细菌学家。1900年他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为此他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37
  • 黑塔利亚 Axis Powers 角色列表表列出漫画《黑塔利亚 Axis Powers》中的登场角色。其中每一个角色均代表着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个性依人们对这些国家的印象也有所不同。作品本质属于轻松搞笑类型,因此某种程度
  • 陆贾陆贾(前240年-前170年),楚人。西汉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对早期道家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按《陈留风俗传》的记载,春秋时陆浑被晋国消灭后,该国国君投奔楚国,陆贾就是陆浑国君
  • 朱锐 (演员)朱锐(1987年8月23日-),中国大陆主持人、女演员,生于江西樟树,安徽芜湖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4级表演系,因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和《辣妈正传》走入观众视线,还曾出演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