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崴山难

✍ dations ◷ 2025-08-17 22:23:34 #台湾灾难,山难,台湾消防史,台中市历史,南投县历史,2011年台湾,2011年灾难,2011年2月

张博崴山难是2011年一起发生在台湾的山难事件,事件后续引发国家赔偿、山难救助体制等争议与讨论。就读于中山医学大学应用外语系四年级学生张博崴在登白姑大山时迷路,被发现时已罹难。家属针对山难救授过程提出质疑与国赔诉讼。2011年12月8日,监察院对消防署提出纠正,2015年时一审法院判定南投县消防局判赔新台币两百六十七万元,消防署等其余公务单位免赔。2017年,二审法院判决结果逆转,均免赔;并于2018年11月14日经最高法院驳回张家上诉定谳。

2011年2月27日,张博崴独自攀登于台湾台中市和平区与南投县仁爱乡交界处的白姑大山(海拔3,341米)。次日下午3时32分,张生以电话联络女友表示迷路,之后就失去联络。3月1日起,台湾警界和消防开始搜索,发动600多人次进行了约51日的搜索,为近年最大规模搜山行动,但仍一无所获。4月19日,山友黄国书和林姓友人入山搜救时研判张博崴可能选择下切溪谷找生路,于第二日(4月20日)寻获到死者遗体,且地点就在家属研判的北港溪一带(白姑大山外围东势林管处 171林班的野溪),而根据葬仪社人员表示,其于近一、两周内甫死亡,引起台湾岳界哗然。

在搜救结束之后,其父母了解到登山安全知识的重要,且有感于现行山难救援机制的不完善,投身“山难救助体制”推动工作。2011年8月8日透过台湾立法委员田秋堇与中华人权协会协助,在台湾立法院召开首次公听会,达成11项初步结论,包括台湾内政部消防署须编列预算强化搜救、定期结合台湾原住民演练山难救援、和高山型国家公园成立专属搜救队等内容。张父后接任台湾登山教育推展协会理事长,至教育以及相关救难单位推广面山教育,并自2013年起筹办多个面山教育、救难机制主题论坛,广邀台湾及全球各地专家,协助台湾政府改善山区搜救机制。

于2017第五届全国面山面海教育与救难机制论坛中,增加“面海教育”,首创将海洋议题纳入国内登山论坛或研讨会之中。

2011年7月4日张母在台湾立委田秋堇陪同下,与多位受难家属向台湾监察院陈情,希望台湾消防单位能统合民间救难资源,建构前进指挥所概念并提升改善山难救援能力。此案由台湾监察委员黄煌雄调查,于2011年12月8日通过提案。

张生家属于2012年9月13日提出国家赔偿诉讼,张母研究国内外资料及案例,提出所搜集2700页超过百万字的登山救难资讯给法官。张父在2014年6月25日国赔案言词辩论终结时提到,当年请南投县警消帮忙带张生大体下山,警消却以“已结案”为由置之不理。

经3年缠讼后,3度取消宣判再开辩论。2015年5月27日台北地方法院认定南投县政府消防局有疏失,南投消防局可从张博崴通联纪录缩小搜救范围,却在事发1个月后才前往定位,未积极搜集相关山难位置等相关讯息,导致搜救人力未即时救援,致张男失温身亡南投县消防局违背应受期待的注意义务,终致张博崴死亡,符合“公务员怠于执行职务”国赔要件,判决国赔新台币267万元,创下台湾山难国赔的司法首例。张父于第一时间表示,他们不会上诉,要把这笔钱全额投入成立“博崴面山教育基金会”,推广面山教育并与政府一起建立安全的登山机制,确保山友安全。

二审判决摘要指出,依消防机关与协助救灾机关团体处理山难事故支援联系作业要点等规定,国家对人民保护义务,目的在于救援山难事件的紧急伤病者减少伤亡,并非因此即完全排除人民登山可能发生生命、身体、健康受损害的任何风险,而上诉人消防局对山难事故发生地点的研判、及如何进行搜救,有选择裁量权的余地。上诉人南投县政府消防局没有怠忽执行职务,并无过失而且张博崴死亡和执行搜救间并无因果关系,推翻一审判决。

得知改判免赔后,张父张俊卿表示并没有觉得失落,且强调从未责怪消防人员救难不力,并说明提起国赔诉讼是认为指挥系统失灵、政府对于整体搜救系统与训练规划上的不完善,以至于救难的消防人员出勤辛苦又使其曝于高风险中,不希望二审的判决使得原因一审判决得以带动救难机制的检讨与改进因此停顿阻碍。

张博崴母亲表示,质疑南投县消防局为何搜寻要花51天仍找不到人,然而黄国书(阿诺)凭他一人的资深登山经验,透过手机请张博崴女友听音辨位方式确认其位置,最后只花了两天即寻获张博崴遗体,所以不是指责救难人员办事不力,而是对于做法上及对救援机制感到痛心。但网友举出反证,字里行间无不指责救难人员的字眼,更是无视了救难人员们的休假,精神,体力,该民间山友能于2日内即找到,也是建立在经过51日大规模地毯式搜索仍无果,可能的途径皆已找过,只能从其他较不可能的方向去找。事实也证明他越过溪谷峭壁下切500米,许多巨石悬崖高达数层楼,已不是正常山友遇到迷路会选择的途径,再再证明他对山岳野外求生的知识经验不足。争议呈现两极化,也有网友认为多年来台湾山域管理及山难搜救机制的问题终能被受重视,且近几年来因张家的奔走,许多山难事件皆有较快速的处理及回应,国赔目的非针对基层警消人员,而为对机制的改善。英语台北时报编辑肯定其国赔用意旨在求机制进步,非责备基层

由于社会对此张博崴国赔案仍存在许多讨论,因此有热心网友特别节录判决书中重点发布于PTT,解释为什么法官会认为“南投县消防局”会被认为有疏失。

相关

  • 量子声学量子声学(quantum acoustics)是研究微观量子力学效应不可忽略时声现象的一个声学分支,属于声学和凝聚体物理学的交叉领域。量子声学最初是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声光效应时开始的
  • 中国君主列表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举中国皇帝,也可以参见右表。(东周又可细分为春秋、战国两时代:《史记》分前476年之前为春秋,之后为战国。)
  • 拉赫玛尼诺夫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语: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语: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
  • 美国边境巡逻队美国边境巡逻队(英语:United States Border Patrol, USBP)是美国的一个联邦执法机构,负责监视边境,并阻止非法移民、走私人员、恐怖分子等违法人员进入美国。该机构是美国国土安
  • NGC 2060NGC 2060 是剑鱼座的一个超新星残骸,它位于蜘蛛星云中,由威廉·赫歇耳于1836年发现。1998年发现其中有一颗脉冲星PSR J0537-6910,自转周期为16毫秒。这是5000年前的超新星爆发
  • 庄敬和硕公主庄敬和硕公主(1782年1月30日-1811年4月4日),爱新觉罗氏,嘉庆帝第三女,生母为和裕皇贵妃刘佳氏。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嘉庆帝时为皇子,生母刘佳氏是他的格格。在嘉庆
  • 倪宽 (装甲兵)倪宽(1926年8月-2018年3月5日)江苏常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1939年9月参加革命,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战士
  • 批判性话语分析批判性话语分析是一种研究话语(包括口语和文字)的跨学科方法。从事批判性话语分析的学者主要研究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权力是如何通过话语的使用而建立
  • 何之泰何之泰(1902年5月-1970年3月),字叔通,浙江龙游詹家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学家。早年丧母。因学习优秀,1918年,考入杭州私立安定中学读书。1926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科大学,学习水利
  • 克里斯托弗·奥尼尔克里斯托弗·保罗·奥尼尔(英语:Christopher Paul O'Neill,1974年6月27日-),来自英国伦敦,住职投资银行家,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其妻子是瑞典玛德琳公主殿下。他与玛德琳公主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