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二世 (拜占庭)

✍ dations ◷ 2025-02-25 23:15:42 #约翰二世 (拜占庭)

约翰二世(希腊语:Ιωάννης Β' Κομνηνός,1087年9月13日-1143年4月8日)是1118年至1143年在位的拜占庭皇帝。他也被称作“美男子”或“好人约翰”。他是阿莱克修斯一世皇帝与皇后伊琳娜·杜卡伊娜的长子并且是拜占庭帝国科穆宁王朝中兴时期的第二位皇帝。约翰二世是一位虔诚而又极富恻隐之心的君主,他决心抚平半个世纪前曼齐克特战役给帝国留下的创伤。

约翰二世还被认为是科穆宁王朝最伟大的皇帝。在他25年的统治生涯中他与西方的神圣罗马帝国定结了同盟,又在巴尔干击败了切佩涅格人、匈牙利人和塞尔维亚人。并且亲自指挥庞大的攻势来对抗小亚细亚的突厥人。约翰的行动扭转了东线的战略平衡,而且光复了大量位于小亚细亚为突厥人所侵占的拜占庭帝国城市和堡垒。在东南方,他又设法控制了从门德雷斯河以西至西利西亚和塔尔苏斯的所有道路。这有力地展示了拜占庭皇帝在基督教世界中的领导者地位。约翰二世还成为了拜占庭帝国与十字军联军的领导者并挺进为穆斯林占据的叙利亚地区。尽管约翰为了宣传耗费了巨大的精力他的希望还是落空了。十字军盟友的推诿并且他们不愿和他的军队奋战在一起,这种模棱两可的同盟关系使得约翰倍感失望。在约翰二世时期,帝国人口又重新恢复到了1000万人左右。

不幸的是,相较于他的父亲阿莱克修斯一世或是他的儿子曼努埃尔一世,他在他的年代或是接近他的年代的作家的笔下的声誉并不是很好。并且,由于约翰对威尼斯外交上的被迫妥协,他常被现代观点诟病,尤其是人们对约翰对本国施政的历史知之甚少。

约翰二世于1118年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了皇位,为了巩固约翰的继承权,在1092年的9月1日他就已经被阿莱克修斯加冕为了共治皇帝。尼基塔斯·卓尼亚铁斯独家提供了约翰确保自己继位的行动的细节。阿莱克修斯希望由约翰继承皇位但皇后伊琳娜·杜卡伊娜(英语:Irene Doukaina)则更希望由他们的女儿安娜·科穆宁娜和其被授予凯撒的丈夫小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来继位。阿莱克修斯为了避免伊琳娜的批评而隐藏了自己的选择,因为皇后认为小尼基弗鲁斯应该继位。1118年8月15日当阿莱克修斯在Mangana宫的修道院奄奄一息之时,约翰带着他信任的亲属们,其中包括他最信任的弟弟,被授予“至尊者”的伊萨克·科穆宁偷偷前往了修道院并从他垂死的父亲那里获得了帝国印戒(the imperial signet ring)。随后他一边举着手接受支持他的市民们的拥戴一边骑着马前往大皇宫。而伊琳娜听说这件事后感到非常吃惊,她既没能说服他的儿子放弃,也无法劝说小尼基弗鲁斯对抗约翰。尽管宫廷卫队最初在没有阿莱克修斯的旨意的证据下拒绝承认约翰,但新皇帝却在市民们的拥戴下闯入了皇宫。

阿莱克修斯随后就在当晚去世。尽管他的母亲极力劝说,因为约翰此时对权力的掌控非常虚弱,所以拒绝参加参加父亲的葬礼。在几天内他的地位就逐渐稳固了。然而,约翰即位还未满一年,他便发现了一个篡位阴谋,证据直指他的母亲和姐姐。安娜的丈夫小尼基弗鲁斯对她的阴谋毫无兴趣,所以安娜企图扶植他丈夫登基的阴谋也随之破灭,约翰随即查抄了她的家产。约翰想把安娜被查抄的所有财产交给朋友约翰·阿克苏赫(英语:John Axouch),但阿克苏赫却明智地拒绝了,最终在他的劝说下安娜与约翰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她的财产也重新被返还。之后伊琳娜被遣送到了修道院且安娜似乎也退出了帝国政局,她深居简出地成为了一位历史学家。而她的丈夫小尼基弗鲁斯因对约翰的忠诚而被皇帝委以重任。为了保障儿子的继承权,约翰效仿他的父亲于1122年将他年轻的儿子阿莱克修斯·科穆宁加冕为共治皇帝。

约翰二世的对外政策在西方的核心就是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缔结同盟。为了减少南意大利的诺曼人对帝国巴尔干领土所造成的威胁,这一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在西西里的罗杰二世自称西西里国王并在南意大利获得了统治地位之后,这一威胁变得尤其严重了。皇帝洛泰尔三世收到了拜占庭的回复,其中包括一份巨大的酬金,为了报答他在1136年入侵诺曼人的领地并向南一直推进到巴里。由于教宗英诺森二世与教会在意大利的领地受到了支持对立教宗安那克勒图二世的罗杰二世的威胁,所以他也加入了约翰与洛泰尔的联盟。然而,该同盟事实上难以抗衡罗杰,后者于1139年通过米尼亚诺条约从教宗处获得了受到教宗承认的西西里国王头衔。洛泰尔的继任者康拉德三世寻求约翰最小的儿子曼努埃尔能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联姻。康拉德的小姨子苏尔茨巴赫的贝莎(英语:Bertha of Sulzbach)嫁到拜占庭。与此同时,罗杰二世也希望能与约翰二世的儿子联姻,但是他最终失败了。

后来证明约翰干涉他妻子的家族匈牙利王室的兴趣是错误的。拜占庭帝国把接待流亡的匈牙利王位宣称者并把其留在君士坦丁堡视为扩大帝国影响力的方法和有效的安全策略;然而,匈牙利人却将这种干涉视为战争的挑衅。匈牙利与塞尔维亚的联盟给拜占庭在巴尔干西部的领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约翰在东方的战略目标与他的父亲一样,试图挑起安纳托利亚中部的罗姆苏丹与控制安纳托利亚内陆东北部的达尼什曼德王朝之间的矛盾。1134年苏丹梅苏德一世还提供军队支援约翰进攻达尼什曼德王朝的城市卡斯塔莫努,但是和突厥人的联盟被证明是不可靠的,罗姆苏丹军队放弃了这次出征,趁夜拔营而去。

在黎凡特的十字军国家普遍承认拜占庭对于安条克的主张是具有法理依据的,但实际上只有当拜占庭皇帝以武力威胁他们的时候他们似乎才会承认。约翰二世在黎凡特的外交最高峰是1137年他接受了安条克公国、埃德萨伯国与的黎波里伯国的效忠。拜占庭帝国渴望拥有全部十字军国家的宗主权,其野心在约翰在通告耶路撒冷王国国王富尔克他将去圣城耶路撒冷武装朝圣时可见一斑。

尽管约翰二世曾获得过许多次战斗的胜利,但他的军事战略却是依靠占领并控制各居住点的防御工事来构筑稳固的边界防御。约翰二世统治时期大约组织了25场城市围攻战。

约翰二世继位后,他就拒绝承认其父阿莱克修斯一世于1082年与威尼斯共和国签订的条约,该条约慷慨地给予了意大利城邦在拜占庭帝国内独一无二的贸易特权。然而政策的转变并非是缘于经济方面考量。正当拜占庭尤其依赖于威尼斯的海军援助时,一个涉及威尼斯人辱骂帝国皇室成员的事件导致了冲突的爆发。拜占庭报复性地进攻了科孚岛之后,约翰又流放了在君士坦丁堡的威尼斯商人。但这却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反击,一支由七十二艘船组成的威尼斯舰队洗劫了罗德岛、希俄斯岛、萨摩斯岛和莱斯博斯岛并占领了爱奥尼亚海的凯法利尼亚岛。最终约翰被迫妥协;战争对他来说已成赔本买卖,并且他也不打算挪用陆军军费去为海军建造新舰只。约翰重新承认了1082年的条约。虽然如此,这次窘境却没有被帝国完全遗忘,并且它激励着约翰二世的继任者曼努埃尔一世数年后去重新建立一支强大的拜占庭舰队。

在1119-1121年约翰击败突厥人后,收复了将安纳托利亚西南部。然而,随后在1122年,约翰又迅速地将他的军队运送到欧洲去抵御已经跨过多瑙河边境入侵帕里斯特隆行省的佩切涅格人。这些入侵者还得到了基辅大公的辅助。当佩切涅格人突入色雷斯时约翰包围了他们,为了骗取他们的信任约翰还提出愿意签订一份对他们有利的条约,随即他又组织了一场对佩切涅格人车阵的毁灭性突袭。随后的韦里亚战役(英语:Battle of Beroia)战斗非常艰难,约翰的腿也被射中了一箭,但最终拜占庭军队赢得了一场惨重的胜利。由大量英格兰人组成的瓦兰吉卫队在这次战役中对突破切佩涅格人的车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使用他们著名的长斧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这场战役也有效地终结了佩切涅格人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存在;许多战俘被安置在拜占庭的边境上成为了帝国的农兵。

约翰与匈牙利公主匈牙利的伊琳娜(英语:Irene of Hungary)的婚姻将他卷入了匈牙利王室的斗争之中。约翰为匈牙利王位的宣称者阿尔莫什提供庇护的行为,引起了匈牙利人对他的戒心。之后在伊什特万二世的率领下匈牙利人于1127年入侵了拜占庭的巴尔干领土并且将战事持续到1129年;另一种说法是1125年拜占庭反击了匈牙利的入侵,并在次年引发了新一轮战争。塞尔维亚战役可能发生在对匈牙利战争的两个阶段之间。约翰对塞尔维亚组织了一场突袭,并将很多塞尔维亚人集合起来运送到小亚细亚的尼科米底亚作为军事移民,此举是为了报复他们与匈牙利联合对抗帝国。这么做一部分是为了恐吓塞尔维亚屈服,至少塞尔维亚在名义上还是拜占庭的保护国;另一部分也是为了加强帝国在东方边境抵御突厥人的力量。于是塞尔维亚又一次承认了拜占庭帝国的宗主权。在塞尔维亚地区的对抗匈牙利的战役此时可能已经在两个地区展开;匈牙利军队进攻了贝尔格莱德、尼什和索菲亚,位于色雷斯的菲利波波利附近的约翰的军队在多瑙河舰队的支援下随即展开了反攻;在一个细节并不清楚但十分具有挑战性的战役之后,皇帝最终成功在Haram堡垒即今巴奇卡帕兰卡击败了匈牙利和他的塞尔维亚盟友的军队(英语:Battle of Haram);匈牙利人之所以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是因为当他们在过桥时因遭到了拜占庭军队的袭击而溃散。在此之后匈牙利人通过进攻布兰尼切夫又立即与约翰挑起了新的战事,而这里的防御工事刚刚被约翰迅速的修复。除了拜占庭军队的胜利之外,尼基塔斯·卓尼亚铁斯还提到了几个促成和平恢复的条约。匈牙利人承认拜占庭对布兰尼切夫、贝尔格莱德和瑟乌姆的控制,帝国也恢复了自11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被匈牙利所侵占的斯雷姆地区(尼基塔斯称之为“Frangochorion”)。两国之间的严重分歧也随着1127年匈牙利王位宣称者阿尔莫什的去世而消除了。

在约翰统治的早期,突厥人的推进使得帝国在小亚细亚西部的边境战事十分的紧迫,约翰决心要将突厥人驱赶回去。1119年,突厥人切断了安纳托利亚西南海岸城市安塔利亚及附近地区与帝国其它地区的道路联系。约翰二世与阿克苏赫收复了老底嘉与索佐波利斯之后,帝国与安纳托利亚南部海岸之间的陆上联系被重新打通了。这条道路的重要性也体现在打通了和西利西亚和十字军诸国的陆上联系。

随着匈牙利战事的结束,约翰得以将他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小亚细亚的战事中。1130-1135年,他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马拉蒂亚发动了一场针对达尼什曼德王朝的战斗。在他的大举进攻之下,突厥人暂停了在小亚细亚扩张的脚步,之后约翰准备主动打击敌人。为了将科穆宁家族从前的领地卡斯塔莫努重新收复在帝国的控制之下,约翰紧密谋划了一系列针对突厥人的战役;并且在昌克勒留下了两千多名卫戍部队。在约翰攻克了敌人一座又一座据点之后,他便很快就赢得了一个令人敬畏的称号“破城者”。许多在曼齐克特战役之后失去的地区都被收复并驻守。然而,在东北方达尼什曼德王朝的强大威胁下,这些难以防守的新占领区如卡斯塔莫努甚至在约翰还在君士坦丁堡庆祝它光复时就被突厥人重新占领了。在约翰的坚持不懈的进攻下,卡斯塔莫努又再一次易手。

1139年春,皇帝与一群在萨卡里亚河流域劫掠的突厥人,很有可能是土库曼牧民的交战中取得了胜利,并通过驱散他们牲畜的方式有效地断绝了这些人的生活来源。他之后率领军队沿着黑海南岸经过比提尼亚和帕夫拉戈尼亚行军来进攻达尼什曼德突厥人。随着君士坦丁·加布拉斯(英语:Constantine Gabras)在特拉比松的实际上独立于帝国的统治结束,卡尔迪亚军区(英语:Chaldia)又重新回到了帝国的控制之下。但约翰没能在1140年对尼克萨尔的包围战中夺取该城。拜占庭军队的战败更多的原因是天气而不是与突厥人的战斗:当时的天气非常糟糕,大量的军马死亡,粮食也开始短缺。

在黎凡特,皇帝再次主张增强帝国对十字军诸国的宗主权并声称他在安条克的权利。1137年他从西利西亚亚美尼亚手中夺取了塔尔苏斯,阿达纳,摩普绥提亚(英语:Mopsuestia),并且亚美尼亚的莱翁一世与他的大部分家人都成为了俘虏被押到君士坦丁堡。这为帝国打通了通往安条克公国的陆上道路。1137年,安条克亲王普瓦捷的雷蒙、埃德萨伯爵乔治林二世分别向皇帝称臣。甚至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二世(英语:Raymond II, Count of Tripoli)也急忙向约翰表示臣服,如同他的前任在1109年向约翰的父亲所做的一样。这些举动使约翰接下来能够领导一直由拜占庭、安条克以及埃德萨组成的联军共同对抗叙利亚的穆斯林。尽管阿勒颇的防御工事因太过坚固而不能攻取,但巴拉特,Biza'a,Athereb,迈阿赖努阿曼以及Kafartab(英语:Kafartab)等堡垒都被相继攻取。

1142年初,约翰为确保在西利西亚的远征军与帝国首都通过安塔利亚的联系线而对科尼亚的突厥人发动了战斗。就在这场战争期间,他的长子共治皇帝阿莱克修斯·科穆宁(英语:Alexios Komnenos (co-emperor))因热病而去世。在确保了他的路线之后,约翰为了收复安条克着手对叙利亚发动了新的远征。这次远征约翰还计划带着他的军队一起去耶路撒冷朝圣。耶路撒冷国王富尔克,因惧怕皇帝的军事优势将会迫使他的王国向拜占庭称臣并承认其宗主权而乞求皇帝只带适量的护卫前来。富尔克称他贫瘠的王国无法支持如此一支庞大的军队通过。这一温和的请求致使约翰二世决定推迟他的远征。约翰迅速来到北叙利亚,强迫埃德萨伯爵乔治林交出人质作为臣服的保证,其中包括乔治林的女儿,他之后提出安条克的城市及卫城都将交给皇帝。普瓦捷的雷蒙为拖延时间提议由安条克全体大会公投决定。季节的变化也促使约翰决定将他的军队率领至西里西亚过冬,目的是在来年重新进攻安条克。

由于皇室内的反对约翰登基的阴谋活动,这影响了约翰的统治方式——他任用皇室及亲戚外的人担任官职以帮助治理帝国,这一点与其父阿莱克修斯一世将皇室成员及亲戚任命大部分军政要职的方式显著不同。

约翰·阿克苏赫是约翰唯一的挚友,也是他最亲近的近臣。阿克苏赫是一个突厥人,当他还是孩子时他就在尼西亚被拜占庭军队收复后被俘虏,并被作为礼物献给了约翰的父亲阿莱克修斯。阿莱克修斯皇帝认为他可以成为长子约翰的一位好伙伴,所以阿克苏赫得以同约翰一同在帝国宫廷中成长。约翰继位后阿克苏赫立即就被任命为拜占庭军队的总司令(μέγας δομέστικος)。他在约翰的继任者曼努埃尔一世统治早期掌管“帝国印戒” ,除了在军队外他还成为了帝国内政的首席管理者。阿克苏赫的非正式职务当时叫做mesazon,相当于阿拉伯政府系统里的维齐尔或者现在的首相,如同安德洛尼卡二世统治时期的大学者塞奥多里·麦托基特斯的部分职务也叫做mesazon。 这次委任是标志性的,因为这彻底背离了阿莱克修斯时任人唯亲的方针。皇室成员们隐藏了他们对这个决定的怨恨,当双方会面的时候,他们被迫对阿克苏赫表示敬意。

约翰完全信任他所任命的官员,他们往往因自己的能力被选拔而不是与皇室家族和贵族宗族的联系。直到他的统治结束,他也不希望皇室成员过多地干涉政治事务。约翰还提拔了许多他父亲以前的仆从如Eustathios Kamytzes,Michaelitzes Styppeiotes和格里高利·Dekanos担任高官。在阿莱克修斯统治晚期、约翰的母亲伊琳娜·杜卡伊娜处于支配地位的那段时间里,这些人都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约翰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其中包括格里高利·Taronites,曼努埃尔·Anemas和狄奥多拉·维塔斯。他们中的后两位还成为了约翰的义子。

尽管约翰减少了对皇室成员们的信任,但不只是严肃的性格与对宗教的虔诚与阿莱克修斯相似,约翰的政策也与他的父亲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事实上,一些阿莱克修斯对于政务上的建议还被以诗歌的形式被收集起来并合著为《Mousai》。这本书正是阿莱克修斯为了告诫约翰而编纂,书中劝诫他在治国上首要的是维护公平正义并保持财政上的充足。尽管老皇帝已经去世,阿莱克修斯的执政建议通过这一形式继续影响着他的儿子。

约翰的军事行动使得安纳托利亚西部的人力与经济得到了稳定的恢复,这使他可以恢复这些地区的军区。行政中心在非拉铁非城的色雷斯松军区重新建立。在色雷斯松南部一个名为米拉萨和梅兰诺迪翁(英语:Mylasa and Melanoudion)的军区也被重新建立。

持续不断的战争几乎占据了约翰二世的大部分统治时间,而且他不像他的父亲一样热衷于参与神学研究和教义辩论,他看起来满足于把宗教事务交给宗主教和教会阶层去处理。只有当宗教直接影响到了帝国政治,例如有关教宗或希腊拉丁教会联合的时候约翰才会参与其中。他还组织了许多希腊与拉丁教会间的神学辩论。

约翰和他的妻子共同参与了宗教与慈善事业,并以他们接手筹建的许多教会建筑而闻名,其中包括著名的潘托克拉托尔基督修道院。这座修道院由三座教堂组成,它被形容为中期拜占庭帝国在君士坦丁堡最重要最富影响力的建筑之一。一座配有五所病房的医院隶属于这座修道院,并向所有社会阶层的公众开放。这座医院里有许多不是修道士的专业平信徒医生在这里工作。这座修道院还成为了科穆宁家族的皇家墓地。

在阿莱克修斯一世统治的许多年里,针对保罗派与波格米勒派异端追随者的迫害运动都非常活跃。针对保罗派与博格米派异端追随者的严酷迫害是阿莱克修斯统治最后几年宗教政策的特点,尽管对异端分子的压制措施到了约翰在位时期仍然生效,但没有记录提及到约翰的统治时期有这样的严酷迫害行动。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一次宗教会议中调查了在许多修道院中流传的一位名叫君士坦丁·Chrysomallos的已故僧侣的作品。基于这些作品中包含了博格米派信条与仪式的元素,他们被君士坦丁堡普世宗主教利奥(英语:Leo of Constantinople)下令于1140年5月烧毁。

皇室家族中的一位成员阿德里安·科穆宁即约翰二世的叔叔、副皇帝伊萨克的儿子,被约翰二世委以重任。阿德里安成为了一位僧侣并陪同约翰参加了1138年的战役。当保加利亚正教会作为一个自主教会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作为主教时。阿德里安不久就被任命为保加利亚大主教。

在为他的军队重新做好进攻安条克的准备之后,约翰开始在西利西亚托鲁斯山脉猎野猪取乐,1143年4月8日他意外地被一支毒箭伤到了他的手。起初约翰忽视了他的伤,这使得之后他的伤势愈发严重,他在事故的几天后便可能因败血症去世了。还有一种说法是约翰被其军中因不满于其进攻安条克同宗的拉丁裔士兵密谋刺杀,并且他们希望他亲西方的儿子曼努埃尔·科穆宁继承皇位。然而这一猜想在第一手史料里没有明显的证据。约翰生前最后一件大事便是指定他的小儿子曼努埃尔为自己的继承人。约翰选择曼努埃尔而非其兄长伊萨克·科穆宁有两条有记载的证据:伊萨克的脾气易怒,并且曼努埃尔的胆识已经在尼克萨尔战役中显现了出来。另一个证据据称是源自AIMA预言的选择,它预言约翰的继承人名字的首字母应该是“M"。约翰二世的挚友约翰·阿克苏赫,尽管有记载他苦劝垂死的皇帝,伊萨克·科穆宁才是更合适的继承人,但还是在确保曼努埃尔·科穆宁获得皇权不受任何公开挑战上做出了贡献。

拉丁史学家威廉形容约翰二世不仅身材矮小而且相貌是不寻常得丑陋。他的眼睛、头发、皮肤都黑得像是一个摩尔人,尽管他相貌丑陋但他却被称为“好人”与“美男子”。他的外号的来源可能不是因为他的外貌而是因为他的性格。约翰像他的父母一样极为虔诚。而且他对于自己的家庭成员的言行都加以严格管教。他的每顿餐食都非常的简朴,而且他还经常在演讲中训斥那些生活奢靡的朝臣们。他的演讲风格严肃却又不乏幽默风趣的巧妙辩驳。对于他的孩子们他是一位慈爱的父亲,而且给他的孩子们制定了很高的标准,对于他的妻子他也是一位忠诚的丈夫。尽管他的个人生活非常简朴,但他认为推崇华丽的仪式有利于彰显帝国的强盛。这些举措使得他受到了他的臣民极高的尊重。

约翰当时曾因他的虔诚与和善而闻名,在那个残忍的时代中他被认为是一位仁慈的统治者。他因他从不处死或致残任何人而驰名。他还慷慨的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因此被称作是拜占庭的马可·奥勒留。受他的高尚的品格与宗教虔诚的影响礼仪仪式在他的时代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战斗中也可以表现出他极高的自制力与勇气,透过他数次指挥军队保卫帝国的表现来看,在战场上他是一位十分杰出的军事家。

约翰二世在1104年迎娶了匈牙利国王拉斯洛一世的女儿皮罗什卡公主,后改名为希腊名字伊琳娜;这次联姻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匈牙利国王卡尔曼所失去的领土。由于约翰的母亲伊琳娜·杜卡伊娜的反对,皇后伊琳娜在政治上基本上没有影响,她非常虔诚并且养育了一大家的孩子。伊琳娜去世于1134年8月13日她在不久后便被尊奉为圣伊琳娜。

约翰二世与伊琳娜共育有八个子女:

1.阿莱克修斯·科穆宁(英语:Alexios Komnenos (co-emperor)),1122年-1142年的共治皇帝

2.玛利亚·科穆宁娜,阿莱克修斯·科穆宁的双胞胎妹妹,嫁给了约翰·罗杰·达拉瑟尼斯(英语:John Roger Dalassenos)

3.安德洛尼卡·科穆宁,死于1142年

4.安娜·科穆宁娜,嫁给了史蒂芬·康多提斯法诺斯(英语:Stephen Kontostephanos)

5.伊萨克·科穆宁,死于1154年

6.狄奥多拉·科穆宁娜,嫁给了曼努埃尔·Anemas

7.欧多齐娅·科穆宁娜,嫁给了提奥多尔·维塔斯

8.曼努埃尔一世

祖先:

历史学家约翰·伯肯梅尔最近认为约翰的统治是科穆宁王朝中最成功的一部分。科穆宁王朝的军队从1081-1180年的发展过程中,他强调正是由于约翰的战争注重于围城战而不是有风险的对战。伯肯梅尔认为约翰每年发动有节制的战役,实际目标比他儿子曼努埃尔一世明智得多。从这一观点来看,约翰的战争对拜占庭更为有益,因为他们保护了缺乏可靠边境的帝国核心区域,并最终扩展了帝国在小亚细亚的领土。突厥人被迫转向防御,同时约翰通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结盟来对抗西西里的诺曼人来保持帝国的外交优势地位。

总的来说,约翰毫无疑问留下了一个比他刚继位时好得多的帝国。当他去世时已经有大量的领土被光复,并且他使收复安纳托利亚中部以及重建幼发拉底河防线的目标成为可能。然而,安纳托利亚内陆地区的希腊人却日益习惯于突厥人的统治并且发现其比拜占庭时期要更好。安纳托利亚中部的突厥人、塞尔维亚人乃至黎凡特的十字军国家屈服并承认帝国宗主权相对容易,但如何将这附庸关系转化为对帝国安全的坚实保障却非常棘手。这些问题最终都遗留给了他有才华且又机智的儿子曼努埃尔去试图解决。

相关

  • 怀孕初期出血怀孕初期出血意指孕妇在孕龄未满 24 周时的阴道出血(英语:Vaginal bleeding)症状,可能的并发症为低血容性休克。曾出现下列症状的孕妇可能有较高风险:失去意识或晕厥(英语:Syncope)
  • 国家技术委员会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何钧何钧(1441年-1510年),字仲衡,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陕州灵宝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后进河南乡试第二十七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参加乙未科会试,得贡士第二十
  • 万尼瓦尔·布什万尼瓦尔·布什(英语:Vannevar Bush,1890年3月11日-1974年6月28日),美国工程师,科学家管理者。他于二战期间为曼哈顿计划发挥了巨大的政治作用。后来布什写了《科学,无尽的边疆》(Sci
  • 凯尔迪凯尔迪(Kherdi),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勒德纳吉里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0703(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0703人,其中男性5665人,女性5038人;0—6岁人口1568人,其中男831人,女737人;识字
  • J·C·W·贝克汉姆约翰·克里普斯·威克利夫·贝克汉姆(英语:John Crepps Wickliffe Beckham,1869年8月5日-1940年1月9日)是一位美国政治家,曾担任肯塔基州第35任州长和联邦参议员。他是该州在美利
  • MC (音乐)在嘻哈音乐的定义中,MC是“microphone controller”的缩写,意为“麦克风的掌控者”,也就是指饶舌者(rapper)。这个用法是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间开始出现的,但随着时代演进,“MC”
  • 李成种李成种(韩语:이성종;英语: Lee Sung Jong ;1993年9月3日-)是韩国六人男子组合INFINITE的副主唱。中学时期参与 Woollim Entertainment 在校内进行的选拔,获取录为练习生,并于2010年6
  • 2017年国家领导人列表本列表列出2017年各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其他重要领导人。
  • 泰尔希·梅尔塔宁泰尔希·梅尔塔宁(芬兰语:Terhi Mertanen,1981年4月4日-),芬兰女子冰球运动员。她曾代表芬兰参加2002年、2006年和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冰球比赛,获得一枚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