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性原理

✍ dations ◷ 2025-04-03 19:32:10 #复合性原理
在数学、语义学和语言哲学中,复合性原理是指,一个复杂表达式的意义是由其各组成部分的意义以及用以结合它们的规则来决定的。复合性原理认为,在有意义的句子中,如果实词部分被从句子中脱离出去,所剩下的东西就是复合的规则。例如句子“苏格拉底是哲学家”。一旦有意义的词法项“苏格拉底”和“哲学家”被取走,剩下了伪句子“苏是哲”。其作用为描述“苏”和“哲”之关系。这常意味着每个语法运算均应与一个语义运算相对应,后者作用于由该语法运算结合的各组成部分的意义之上。作为构造语义理论的原理,在唐纳德·戴维森的有影响力的语言哲学著作中,它一般意味着所有的语法构造应当关联着T-模式的从句,它带有在指定整个表达式如何通过语法规则构造自组件的语义中的一个算子。在某些一般数学理论(特别是符合蒙塔古语法传统的)中,这个原理意味着要理解一种语言,则必须给出其语法表现及其语义对象的代数结构之间的同态。这个原理有时叫做弗雷格原理,因为普遍认为弗雷格首先公式化了它。然而,这个想法已经在印度文法哲学家如耶斯迦之著作中出现,还出现在柏拉图著作如泰阿泰德篇之中。复合性原理以类似的形式存在于指称语义中。

相关

  • 脚气病脚气病是一种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病症包括体重下降,精神萎靡,感官功能衰退,体虚,间歇性心律失常。西方诸语言中的脚气病多为Beriberi一词,它是由僧伽罗语引用过来,在僧伽罗语
  • 肌酐肌酸酐(英语:Creatinine)又称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对正常成人来说,每日产生肌酸酐的量是恒定的,而且肌酸酐的产生量与肌肉
  • 七宗罪七宗罪(拉丁语:septem peccata mortalia;英语:seven deadly sins),天主教称七罪宗,或称七大罪或七原罪,属于天主教教义中对人类恶行的分类。归入这一类别的,能够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
  • 火灾暴风火灾暴风(英语:Firestorm),又称火风暴或火灾风暴,是大范围火灾本身所创造和维持的风力系统,是严重野火或山火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会用来描述一般的巨型火灾 ,火灾风暴的确定特征必
  • 牙齿牙齿存在于很多脊椎动物(鸟类除外)的头部(或口部)内、功能用于咀嚼食物的钙化组织。肉食性动物尤其倚赖牙齿进行猎食或搏斗、御敌。牙齿的构成成分不是骨骼,而是由动物体内不同
  • 大雁大雁可以指:
  • 梅什科一世梅什科一世(Mieszko I,约935年-992年5月25日),皮雅斯特王朝的第一位波兰公爵(约960年-992年在位)。梅什科一世是半传说式的波兰公爵谢莫梅斯乌(英语:Siemomysł)的儿子、莱斯泰克(英语:Le
  • 动物生理学生理学(英语:physiology/ˌfɪziˈɒlədʒi/; 来自古希腊语 φύσις (physis),意即:“nature, origin”,和 -λογία (-logia),意即:“study of” ) 是生物学的一门子领域,研
  • 认知认知或认识(英语: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
  • 张纲张纲可以是下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