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朱兰成
✍ dations ◷ 2025-08-08 06:27:49 #朱兰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士(1934年)
麻省理工学院硕士(1935年)朱兰成(英语:Lan Jen Chu,1913年8月24日-1973年7月25日),生于江苏淮阴,电气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教授,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现IEEE)院士、美国物理学会院士、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Sigma Xi科学研究学会成员。朱兰成在电磁学与微波理论,特别是天线的设计上深有造诣,最知名的工作是分析了全向天线(英语:Omnidirectional antenna)并提出朱氏极限(英语:Chu–Harrington limit)(Chu's limit),显示了天线小型化存在的理论极限,是电小天线(英语:Electrically small antenna)的理论基础,在移动与无线通信中有着重要意义。电磁学中的斯特拉顿-朱(Stratton-Chu)公式也以他的姓氏命名。朱兰成于1913年8月24日在江苏淮阴出生。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随后赴美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电气工程,1935年和1938年分别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朱兰成在1942年到1946年在麻省理工辐射实验室(英语:MIT Radiation Laboratory)从事电磁学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监督了多项雷达与通讯系统的天线研发工作。1945年,朱兰成随美军专家顾问团前往中国支援作战,并在1948年因战功获得杜鲁门颁发的总统荣誉证书(英语:President's Certificate of Merit)。1947年后,长期就职于麻省理工的电气工程系。他持有天线设计的25项专利,著有三本电磁学专著,合著者有电气工程专家朱利叶斯·亚当斯·斯特拉顿(英语:Julius Adams Stratton)(Julius Adams Stratton)、理查德·阿德勒(Richard Adler)和罗伯特·法诺(Robert Fano)。1973年7月25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逝世,享年59岁。在无线移动通信中,人们往往希望天线的尺寸小。而朱氏极限意味着天线的尺寸越短,带宽就越窄,说明了天线小型化存在着理论限制。1948年,朱兰成确立了无损耗线偏振全向天线的Q因子下限为其中
a
{displaystyle a}
是包含天线和其电流分布的最小球半径,
k
=
2
π
λ
{displaystyle k={frac {2pi }{lambda }}}
为其波数。这一定理随后又被哈罗德·奥尔登·惠勒(英语:Harold Wheeler)和罗杰·哈灵顿进一步推广。因此朱氏极限又称朱-哈灵顿极限(Chu–Harrington limit)。
相关
- WebCiteWebCite,是一个网络存档(英语:web archiving)服务网站,可以存档网页后会生成一个永久的存档网页链接地址。使用WebCite的话,如果原始页面被移动、更改或删除,读者可以透过保留一个
- 海里海里(Nautical mile),或浬(双音节字,读作“海里”),是用于航海或航空的长度单位,通常等于1.852千米。没有统一符号,通常是M、NM、Nm、nmi、nm(nm亦为纳米符号)。“海里”传统上定义为子
- 佛祖佛祖可以指:
- 监国监国,是君主制国家的制度,相当于君主的代理人。通常是指君主出外巡狩时,由储君留守宫廷处理政务。或者指君主因故未能亲政,由皇族宗室代理朝政;也有可能是君主已死,但新任君主尚未
- 耶稣复活耶稣复活是指根据基督教《新约圣经》中的四本福音书及《使徒行传》的记载,耶稣在被钉死在十字架三天后死而复生的事件。耶稣复活是基督教神学的核心信条,也是《尼西亚信经》的
- 华盛顿国家座堂华盛顿国家座堂(英语: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正式名称是圣彼得与圣保罗座堂(英语: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Peter and Saint Paul in the City and Diocese of Washing
- 贝尔纳·库尔图瓦贝尔纳·库尔图瓦(Bernard Courtois,1777年-1838年),法国化学家。库尔图瓦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是碘元素的发现。贝尔纳·库尔图瓦生于法国勃艮第第戎。1811年,在海草灰中发现了碘元
- 美利坚合众国诉进步案美利坚合众国诉进步公司、欧文·诺尔、小塞缪尔·戴和霍华德·莫兰案(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 Progressive, Inc., Erwin Knoll, Samuel Day, Jr., and Howard Morland,4
- 阿连期阿林期(英语:Aalenian)是侏罗纪的第五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174.1–170.3百万年前。
- 脑内去甲肾上腺素通道系统/蓝斑核系统蓝斑核(Locus Coeruleus),简称蓝斑,亦称青斑核,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其功能与压力反应有关。菲力克斯·维克-达吉尔最早发现了蓝斑这一解剖构造。蓝斑位于第四脑室底,脑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