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298是小行星带里一颗由奥古斯特·沙卢瓦在1890年9月9日于法国尼斯所发现的小行星。
在2007年9月,美国科罗拉多州美国西南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威廉·波特克(William Bottke)与数位捷克籍的科学家,利用电脑计算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撞击事件的可能肇事者。根据他们的模拟计算结果,小行星298可能是一颗在1亿6千万年前因与较小天体碰撞而被摧毁的母小行星(直径170km)的最大残骸,此次事件也造成了巴普提斯蒂娜族(Baptistina family)的行星诞生。此外,这次事件所产生的碎片之一也被暗示说最终撞击了地球,而导致了在6千5百万年前灭掉恐龙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由于担忧的缘故,而引起了对这被普遍认同的想法的关注,这有部分是因为很少完全观察到小行星或族存在的技术限制。当然,最近也发现到小行星298作为K-T界线的来源却没共有相同的化学特征 。虽然这项发现可能造成巴普提斯蒂娜族与K-T界线间的关系变得更难确定,这并未杜绝其可能性。
虽然它有与花神星族的小行星相似的运行轨道,小行星298仍被判定是毫无关系的闯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