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线状回波

✍ dations ◷ 2025-05-16 10:07:48 #波形线状回波

波形线状回波(Line echo wave pattern)是一种透过气象雷达观测的天气型态,其中尺度低压区会呈现出多个弓形回波(英语:Bow echo)所组成的雷暴线,并具有旋转的“顶部”特征[1] 。波型线状回波所伴随之弓形回波所产生之剧烈天气现象,被称呼为线状风暴(英语:Derecho)[2],其经常产生龙卷风且强度可能不低[3]。与看到钩状回波就意味着龙卷风会生成类似,在雷达观测到波形线状回波的存在,意味着线状风暴已经发展或可能很快就会发展。

根据美国气象局的定义,“波形线状回波”指的是“对流线段之一部分受到加速而其邻近之部分则减速,因而造成对流线之中尺度波动型态”[4]。

波形线状回波是弓形回波的概念延伸,通常会引起强对流风暴,受到弓形回波顶部影响的区域通常天气型态恶劣,其风力影响最大且雨量也会达到最大,但若其两侧开始产生与线状风暴足够平行的力量时,就会产生长延时的暴雨事件,进而导致山洪的发生。连续线状风暴既可以由波形线状回波产生,也可以由单个超大胞产生[5]。理论上,波形线状回波的形成取决于各自波形线状回波不同区域的不同环境条件。在许多波形线状回波中,结构后方的外流往往影响其前缘,在雷达上表现为反射率的凸起,而另一种条件则是沿线平行的切变量不同[6]。

事实上,弓形回波基本型态之一即为串列式之波形线状回波,通常由一飑线在冷锋上或冷锋前发展,弓形回波内嵌于飑线内发展且随飑线移动,经常与强烈移动性低压系统相伴[7]。中华航空高级气象管理师魏志宪的研究初步结果发现,台风部分外围雨带内的对流发展与组织类似于中纬度地区之波形线状回波,具有强烈的下冲流,而台风雨带内部伴随之波形线状回波,在30dBZ最大高度仅达6~12公里[8]。


相关

  • 离子离子 (英语:Ion)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个子。得失电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的能量变化可以用电离能来衡量。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金属元
  • 太古元太古宙(英语:Archea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太古宙起始于约40亿年前 内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由对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确定),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到现在,而结束于25
  • 金元四大医学家金元四大家或称金元四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
  • 大西洋中脊大西洋洋中脊(又称大西洋洋中脊;英文:Mid-Atlantic Ridge)是一个大部分地区位于海底的山脉,横跨大西洋及北冰洋。大西洋洋中脊由北纬87度(距离北极333公里)伸延至南纬54度的布韦岛
  • 萨拉托加萨拉托加可以指:
  • 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巴特林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巴特林(德语:Friedrich Gottlieb Bartling)(1798年12月9日-1875年11月20日)是德国植物学家。他出生于汉诺威,在格丁根大学学习自然科学,1818年,到匈牙利和克罗
  • 一切尽失《一切尽失》(英语:)是一部2013年J·C·陈多尔编剧并执导的美国海上生存电影,是陈多尔的第二部作品,在2013年戛纳影展上首映;影片获得很好的口碑,包括表演与摄影。2012年年中开拍,在
  • 1991-1992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1991-1992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在1991年11月15日开始,并在2007年4月30日完结(某些地区的热带气旋季在2007年5月15日完结)。此文内容只包含在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热带气旋的介绍。
  • 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案件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案件(俄文:Дело Еврейского антифашистского комитета),又称“被谋杀的诗人之夜”,二战时期,苏联动员成立犹太人反法
  • 穆扎法尔丁沙阿穆扎法尔丁·沙·卡扎尔(波斯语:مظفرالدين شاه قاجار‎,Muẓaffari’d-Dīn Shāh Qājār,1853年3月23日-1907年1月13日),是伊朗卡扎尔王朝的第五任沙阿。他为纳赛尔丁沙阿之子,立为王储后,于1861年任阿塞拜疆总督。他在作为王储的35年里,一向追求声色犬马,不问国事,在1896年承袭王位后,对朝政一窍不通。当时伊朗正面临财政危机,政府岁出远远超过收入。他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向俄国贷款,在政治上作为让步,极不得人心。而贷款后,他又用这些钱作几次豪华的欧洲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