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 dations ◷ 2025-08-18 03:57:39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Duisburg-Essen,简称Uni DuE)是在2003年1月1日由杜伊斯堡大学(Gerhard Mercator Universität Duisburg)和埃森大学(Universität Gesamthochschule Essen)联合组建的。目前拥有在册学生39,153人(截止2012年),是学生数量位列德国前十的高校。

1972年创立的埃森大学曾是首家尝试把职业教育、学术专门教育和科研一体化的大学。埃森大学的专业设置广泛,既有面向实际的专科科目,也有侧重学术化的大学科目。

大学生活的中心是靠近市区、有着众多宏伟的水泥建筑的校园。约2万名学生中,很多人都是走读,他们天天穿梭于整个鲁尔区,只有在必要的时间里才在教室和图书馆里逗留。这里的学生生活场景不同于明斯特或者弗莱堡那样的城市画面——复印店、咖啡馆和酒吧。

杜伊斯堡最早的大学正式成立于1655年,有四个传统的学院:法学、哲学、医学和神学。经过163年的发展之后,它与在波恩新成立的大学合并。1972年,杜伊斯堡重新成为一个大学城。新的大学以著名的地质学家及宇宙学专家GERHARD MERCATOR命名,他生活在杜伊斯堡,他的新技术——将地球表面反射到地图上,使宇航员更能准确地驾驶宇宙飞船在太空勘查。他的地球和太空一体说举世闻名,他还建立了全世界地图组成的“地图册”这个概念。 

2001年杜伊斯堡大学又与另一著名的埃森大学(Uni-Essen)合并,合并后有30,000余名注册大学生(包括2000多名国外留学生),其规模、专业更是居全州之首。现已正式更名为: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现在的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是一所新型的、现代化的综合大学。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经验丰富的教授及学生住校的住宿条件。通过合并,两校在专业设置上可以得到互补,如埃森大学的医学专业是杜伊斯堡大学所没有的,反之杜伊斯堡大学的哲学专业也是埃森大学所欠缺的,同时学术交流可以更加密切,总之双方的综合实力都能够增强。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在新的信息学专业和应用信息学专业外,还将增设应用通信与媒体学学士/硕士专业。这个新的信息技术专业是建立在应用性通信与媒体学的基础上的。就读者既可在获得学士学位后毕业,也可以继续读硕士。该专业具有信息、心理、文学研究和社会等多学科组合的特点。在这个针对项目和实践的专业中,学生可以学到"信息学与新媒体"、"通信、语言和文学"及"人类与公共关系"等领域的职业行为能力。这个新专业的创新之处在于把信息技术与人文知识结合在一起。另外关于应用信息学,还有一些相关信息。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还开设应用信息学专业。学生除了须牢固掌握信息学和与信息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外,还要学习电子技术及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在专业学习阶段,要加深数据库、人工智能、编程语言和编程器、科学计算、交互式人机通信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另外选择应用性课程,如模型识别、图形与语言处理、信息系统模拟与建立模型(设计、建立、优化)、支持性信息系统和传感系统。学习期限为9个学期,包括完成硕士论文时间在内。

由于该校处在欧洲最发达的工业中心,所开展的科研项目目标也针对企业界,许多的科研活动也是与其他研究机构和国际、国内的企业合作的。该校的学者还经常受到邀请在国内、外展示他们的科研成果,学术奖和其它荣誉奖项在大学里开展,很好的推动了科研的发展。其结果是:不断增加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公共的或是私人的发明创造、科研成果在大学教师之间曾出不穷,蔚然成风,同时企业和商业界对此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也成为各种会议和世界各地科学家和学者聚集的中心。该大学图书馆,拥有100多万册藏书,3600册期刊杂志,并不断增加大量的电子版图书,电子杂志,电子论文和多媒体材料。该大学图书馆还是DIN(德国工业标准)和欧盟文献资料储备处。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以下几个重点: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是由以下学院组成:

Mercator 商业学院是于2005年10月14日在杜伊斯堡校区成立的。它是第一所在德国国立大学里的,英美式的示范性商业学院,着重于工商管理领域。

相关

  • 史密斯奥利弗·史密斯(英语:Oliver Smithies,1925年6月23日-2017年1月10日),英国出生的美国遗传学家,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因发明基因剔除技术与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英
  • 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坐标:25°01′54″N 121°30′42″E / 25.031672°N 121.511775°E / 25.031672; 121.511775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简称艺教馆),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隶属中华民国教育部,为推广学
  • 米思翰米思翰(满语:ᠮᡳᠰᡥᠠᠨ,转写:Mishan;1633年-1675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初重臣,历任内务总管、礼部侍郎、户部尚书。父亲为哈什屯,为顺治帝重臣,官至太子太保。康熙初年,不附四辅政
  • 树番茄树番茄(英文名:或,学名:)为茄科茄属下的一种小乔木或灌木,果实可以食用。树番茄原产于秘鲁、智利、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山区,现在当地果园仍有种植,并且是最受
  • 三岔镇 (大邑县)三岔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9年12月,撤消三岔镇,原三岔镇高山社区、赵庵村、山墩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安仁镇管辖,将原三岔镇梅花社
  • 塀内夏子塀内 夏子(1960年6月30日-),日本漫画家,神奈川县川崎市宫前区出身。代表作是《铜墙铁壁》与《足球之梦》系列。
  • 威廉·琼斯 (1760年出生)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1760年-1831年9月6日),美国政治家,美国民主-共和党人,曾任美国众议员(1801年-1803年)和美国海军部长(1813年-1814年)。
  • 僰人悬棺僰人悬棺在四川省珙县、兴文县、筠连县等县;云南省盐津县,威信县、永善县等境内均有分布。是古代僰人的墓葬。其中四川珙县僰人悬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文僰人悬棺是四
  •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英语:10MW High 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Test Module,简称HTR-10),是位于中国清华大学核研院的一个实验核反应堆,反应堆采用的是气冷快中子型的球床反应堆,设计热功率10兆瓦,技术使用较高富集度铀的包覆颗粒作为燃料、石墨作为慢化剂、氦气作为冷却剂。一期工程“高温气冷堆蒸汽涡轮发电系统”于1992年立项,为“863计划”项目,2003年实现满功率运行,为世界首座模块化高温气冷堆实验核电站。二期“高温气冷堆氦气涡轮发电系统”,
  • 非洲罗曼语非洲罗曼语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罗曼语言,使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2世纪的北非地区。非洲罗曼语可能与今天的撒丁语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在词汇上非洲罗曼语中有一些特有词汇,其中一些可能是布匿语、柏柏尔语和阿拉伯语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