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奔马

✍ dations ◷ 2025-04-19 23:35:50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马雕塑,青铜车马,中国一级文物,中国雕塑作品,武威文物,甘肃省博物馆藏品,汉朝文物,东汉文物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参见“名称争议”一节),1969年出土于中国甘肃武威雷台古墓的一件东汉青铜器。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的形象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的识别标志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主体形象,是国家一级文物。

1969年初秋,中国甘肃省原武威县新鲜公社社员在雷台地区挖防空洞时,意外地发现了墓室内的铜车马。但由于缺乏文物常识,农民们破坏了考古现场,并把里面的铜车马放到了库房里。当年10月,武威文化馆工作的党寿山看到墓室和仓库里的铜车马后向上级报告,这些文物在第二年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青铜奔马就在其中。由于出土时队阵的顺序遗失,只能按照史料记载来重排车马队。在车马队的最前统领全军的就是这匹青铜奔马。后来的考证表明,雷台一带为一张姓将军的家族墓地。

1971年郭沫若陪同外宾访问兰州,在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时见到了这件青铜奔马,被这件文物的艺术魅力所倾倒,说“他是这批文物中的宝中之宝!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算是拿到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艺术珍品。”立刻为其命名马踏飞燕,虽然后来诸多研究表明那不是一只燕子,如尾巴形状是齐展的,并非开叉的燕尾,此作品是比喻马跑得很快,连猎鹰也赶不上的意思,故此有人提出铜雕作品应正名为马踏飞鹰而非马踏飞燕。但由于这个名称十分传神,被广泛地使用。1973年这件文物被安排在英国和法国展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此后该文物巡展欧美14国,由于文物集巧妙的艺术构思与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准、且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因而被西方艺术家誉为“雕塑艺术的极顶之作”。

1983年12月,青铜奔马被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把多勋认为,“马超龙雀”在旅游行业中是规范定义,寓意着“中国旅游腾飞、跨越和超越发展之义,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还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意中国文化在当代全球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体量和位置。

青铜奔马由通体青铜铸成,表面有一层青绿色的铜锈,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0.1厘米,重约7.15公斤。铜马昂首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足踏在一只飞鸟的背上,飞鸟惊诧地回头观望,喻意神速。这一构思巧妙而科学,整体的支撑点很小,但重心稳定。青铜奔马的塑造灵感可能源自于古代相马术。关于该造型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说马的速度极快,另一种解释是该马为神话中的天马,因此在鸟之上。

铜奔马出土后,在各方面均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关于奔马的造型,有四种说法。

关于飞鸟的造型,有诸多说法。

关于文物出土地点雷台古墓的所属年代,也有诸多说法。出土文物的所在道观始建于明代,系在古墓封土的基础上垒土成台。当地人更习惯把这里叫做“张家大坟”,是当地姓张人家的祖茔地,现已考古发掘出了两座古墓,出土铜奔马的古墓定为“一号墓”。而雷台古墓断代目前已出现东汉、汉魏、西晋、晋末前凉、前凉等五种说法,其中西晋墓一说影响最大。至于铜奔马的主人,考古报告认为是“张某将军”,有学者认为应该是曾任武威郡左骑千人官的东汉人张君。另外,还有“张江”、“张绣”、“张轨”、“张骏”等说法。

铜奔马的名称一直存在争议,出现了杂乱混用,甚至错误称名的现象。目前,该文物有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天马、飞马、铜鹔鹴马等名称,其中文物部门多用“铜奔马”,旅游部门一般沿用社会惯用的“马踏飞燕”称谓,而当年官方文件确定的“马超龙雀”说法反而难觅踪影。至于最早提出“马超龙雀”称名的文化学者则是牛龙菲,他根据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龙雀蟠蜿”的文献资料,将其命名为“超越风神龙雀之行空天马”,简称“天马龙雀”或“马超龙雀”,意为“行空天马漫步神游星汉银河,风神龙雀蟠蜿蜷曲回首惊视”。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里,也收录了“马超龙雀”主词条,释文称“后经考证,所谓飞燕并非燕子,乃古代传说中的‘龙雀’,马亦非凡马,而是神马,即‘天马’”。而起初提出“马踏飞燕”、“奔马”称名的人士,之后也对命名进行了修正,例如1982年第2期《考古与文物》发表的论文《雷台东汉墓的车马组合和墓主人初探》中,作者初师宾、张朋川专门在“附注2”中说明:“雷台铜奔马问世后,最初称‘马踏飞燕’,后经笔者改订为‘奔马’。但其步法为同侧二足一齐进退,两侧交替,驯马术称之为‘对侧步’,与通常所谓‘飞奔’不同。称‘奔’不甚确切。”。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杂乱不一的称谓不利于文化的精准传播,也不能确切表达其中蕴含的中国旅游标志的意味,为此权威机构应对此做出权威规范说明。

相关

  • 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英文:Gram Positive)是能够用革兰氏染色染成深蓝或紫色的细菌,而革兰氏阴性菌不能被染色(通常染作红色以对比)。它们细胞壁中含有较大量的肽聚糖,但经常缺乏革兰氏阴
  • Smsub2/subSsub3/sub三硫化二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m2S3。三硫化二钐可以和强酸反应,放出硫化氢,如:
  • 头皮屑头皮屑(英语:Dandruff)是头皮表层的角质皮质细胞老化、剥落形成的,一般为薄片状。一般的皮肤代谢会有稳定的代谢周期,在健康状态下的皮肤本来就有生长、角质化、死亡脱落的情形,因
  • 明实录《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三朝的史事。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
  • 1952年开罗纵火案阴谋论开罗大火灾(英:Cairo,阿拉伯语:حريق القاهرة) 又被称为黑色星期六,为发生于开罗市区1952年1月26日一系列的暴动,约有750栋建筑物遭纵火打劫,包括零售店、咖啡店、电影
  • 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英语: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也称作腺苷三磷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在生物化学中是一种核苷酸,作为细胞内能量传递的“分子通货”,储存和传递化学能。ATP在核酸合
  • 2007年国际足联U-20世界杯2007年国际足联U-20世界杯(2007 FIFA U-20 World Cup)为第 16 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从本届杯赛起,世青杯的英文名称由FIFA World Youth Championship改为FIFA U-20 World Cup),于
  • 河惣益巳河惣益巳(日语:かわそう ますみ,1959年3月27日-),日本女性漫画家,出生地为日本爱知县。出道作:双面间谍,1981年,白泉社,《花与梦》别册夏季号。
  • 圣马力诺里拉圣马力诺里拉(意大利语:lira sanmarinese)是1860年代至2002年期间圣马力诺的流通货币,和意大利里拉等值。意大利里拉的硬币和纸币和教廷的硬币在圣马力诺也有法律效力。圣马力诺
  • 上海蔡元培故居上海蔡元培故居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303弄16号,是蔡元培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1984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房屋是一幢独立式花园洋房,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