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41号潜艇

✍ dations ◷ 2025-11-15 02:14:15 #UB-41号潜艇

陛下之UB-41号艇(德语:SM UB 4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其中一艘UB-II型近岸潜艇(英语:Coastal submarine)或称U艇。它由汉堡的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于1916年5月6日下水,至同年8月25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其艇载武器包括两具500毫米的艇艏鱼雷发射管以及一门50毫米口径甲板炮(英语:Deck gun)。UB-41号曾先后被部署至北海和波罗的海,并参与了大西洋潜艇战。在总共13次巡逻期间,该艇累计击沉了8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为8387吨。1917年10月5日,UB-41号在斯卡布罗北部海域触雷沉没,艇内24名官兵全数阵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U艇战(英语:U-boat campaign)形势的发展,UB-I型潜艇排水量过小、适航性不佳、推进系统可靠性低等问题愈发凸显。其水面航速甚至追不上商船,以5节(9.3千米每小时)航速潜航1小时后,蓄电池电能便会耗尽。它们甚至无力应对多佛尔海峡8至10节(15至19千米每小时)的海流。为此,潜艇监察局于1915年4月研发了UB-I型潜艇的放大版——UB-II型,并由德国国家海军办公室委托两家造船厂建造。其中UB-41号是由汉堡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的第二批次的第十二艘艇,于1916年5月6日下水。

与前一批次的UB-II型艇相比,UB-41号的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增至274吨和303吨,全长增至36.90米,艇体采用单壳体加鞍形水柜(英语:Saddle tank (submarine))构造。由于突破了铁路限界(英语:Loading gauge),舷宽(英语:Beam (nautical))也得以增至4.37米。该艇采用双桨驱动,其主机为两台科尔庭(英语:Körting Hannover)六缸四冲程270匹公制马力(200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280匹公制马力(210千瓦特)的西门子-舒克特(英语:Siemens-Schuckert)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9.06节(16.78千米每小时),水下5.71节(10.57千米每小时);能够在水面以5节航速续航7,030海里(13,020千米),或以4节(7.4千米每小时)连续在水下航行45海里(83千米)而无需充电。蓄电池被放置在中央潜柜的前方,以配平更重的发动机安装。其最大潜水深度为50米,潜没需时为30-45秒。

UB-41号的主武器为两具500毫米艇艏鱼雷发射管,采用层叠式布局,以实现可以创造最佳表面效率的舷弧设计;鱼雷携带量为4枚,威力亦显著提高。辅助武器是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英语:8.8 cm SK L/30 naval gun)。司令塔增加了一具潜望镜,并配备了1根两段式可伸缩通信桅杆,前水平舵外形也做了调整。其标准船员编制为2名军官加21名水兵。

1916年8月25日,UB-41号在首次担任艇长的海军中尉弗里德里希·卡尔·西夏特·冯·西夏茨霍芬的指挥下正式入役(英语:Ship commissioning),随即展开海试(英语:Sea trial)。完成海试后,该艇曾先后被编入驻北海的第二区舰队和驻波罗的海的第五区舰队,并参与了大西洋潜艇战。在其13次巡逻中,共计击沉8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为8387吨,其中包括1917年9月8日在罗宾汉湾(英语:Robin Hood's Bay)附近以鱼雷击沉的威廉·科里与子公司(英语:Cory Environmental)煤船哈罗号(,1777总吨)。

UB-41号于1917年10月5日被报失踪。同一天,人们在英国的斯卡布罗海岸观测到一次大爆炸,据信是UB-41号,但不清楚它是在英国人于一个月前布设的雷区内触雷,还是因导航出错而误入了德国人于7月布设的雷区。潜艇的残骸于1989年在距离罗宾汉湾东北偏东约8海里(15千米)的54°27′50″N 00°17′37″W / 54.46389°N 0.29361°W / 54.46389; -0.29361坐标:54°27′50″N 00°17′37″W / 54.46389°N 0.29361°W / 54.46389; -0.29361处被寻获,并于1997年和2003年进行了调查并确认身份。其艇体大致完整,轮廓清晰,并有一枚鱼雷留存在发射管原位。惟左舷螺旋桨部分埋地,右舷螺旋桨脱离海床。左舷显示出遭到爆炸破坏的痕迹。残骸的尺寸约为17米宽。

相关

  • 巫沙布提俑巫沙布提俑(英语:ushabti,shabti 或 shawabti)为古埃及被放置于坟墓中的人偶,即陪葬品。材质为黏土,石,蜡,木,亦或搪瓷等,通常是身负背篓、双手持有镰刀和牧羊杖交叉在胸前的木乃伊形
  • 陈楸帆陈楸帆(Stanley Chan,1981年11月30日-),中国大陆科幻作家,出生于广东省汕头,为中国更新代代表科幻作家之一,以现实主义和新浪潮风格而著称,被视为“中国的威廉‧吉布森”。陈楸帆曾在
  • 吉川元忠吉川元忠(日语:吉川 元忠,きっかわ もとただ,1934年6月29日-2005年10月26日),日本经济学家。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学。出生于兵库县。1953年东京都日比谷高中(日语:東京都立日比谷高等
  • 康乃狄克州州旗康乃狄克州州旗以天蓝色为底,中央为一个巴洛克式盾牌,包含了三株葡萄藤。下方的缎带则写着该州格言“祂栽种(我们),亦养育(我们)”(拉丁语:Qui transtulit sustinet;英语:He who tr
  • 孙之儁孙之儁(1907年-1966年),字近之,笔名之俊。河北藁城县人。中国二十世纪前期画家,毕业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尤以漫画,连环画,水彩画等著名,发表漫画作品余四千幅,连环画三十余种
  • 娜塔莉娅·奥雷罗娜塔莉娅·玛丽莎·奥雷罗·伊格莱西亚斯(西班牙语:Natalia Marisa Oreiro Iglesias,1977年5月19日-)是一位乌拉圭歌手、演员及时尚设计师。奥雷罗的事业起步于Telenovela电视剧
  • 休·戴力休·伊格纳修斯·戴力(英语:Hugh Ignatius Daily,1847年7月17日-1923年后),出生时名为哈里·克里斯(英语:Harry Criss),绰号为“独臂”戴力("One Arm" Daily),是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职业棒球
  • 松下容子松下容子(1973年6月23日-),日本女性漫画家。出身于熊本县。AB型血,代表作《暗之末裔》(旧译《爱上坏坏的死神》)曾播出同名电视动画和推出广播剧CD。
  • 剑桥大学Tripos制度剑桥大学的 Tripos ( /ˈtraɪpɒs/ /ˈtraɪpɒs/ ,复数为 “Triposes” 或 “Tripodes”),有两个意义:一是指本科学生及部分硕士学生的学位考试,二是本科生及部分硕士生为准备
  • 农嫩巴赫河 (阿尔河支流)坐标:50°25′27.13″N 6°40′14.00″E / 50.4242028°N 6.6705556°E / 50.4242028; 6.6705556农嫩巴赫河(德语:Nonnen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