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讲华语运动

✍ dations ◷ 2025-05-09 09:10:04 #马来西亚华语,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马来西亚讲华语运动,是在马来西亚推行的一个华语(即现代标准汉语)普及计划。旨在推动马来西亚华人讲华语,并使之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非政府组织。马来西亚讲华语运动推动单位相信这个运动不会使方言消失,并认为华语是可以与方言并存的。马来西亚讲华语运动属非营利组织,不受任何政党利用或控制,亦不参与政党之政治活动;同时保持宗教中立之立场,不涉及宗教活动,也不限制各种族人士之参与。

马来西亚讲华语运动是马来西亚第一个以推动讲华语为运动宗旨的组织,自2011年10月开始运作。这个组织也邀请到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当红的歌手苏盈之及关德辉担任运动大使,一起推广华语。

马来西亚华语在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独一无二的“新马华语”,可以美其名为特色,也可以说是“语言污染”。南来的中国人大都从闽及粤方言区来,形成现今福建话和广东话在大马(尤其是西马)双语(这两种方言)鼎立的局面。

由于早期吉隆坡以广东人居多,迁移到吉隆坡定居的华人都必须适应那儿讲广东话的环境,所以所有籍贯的人都务必学习说粤语。虽然今天的吉隆坡不再是以广东人居多的城市,但广东话已经在吉隆坡扎根。在吉隆坡,很多不同籍贯的父母之间跟孩子沟通是用华语的, 但已退缩成为家庭内部使用的语言而已,这情况正如福建话在北马的情况。虽然北马也并不都是福建人,但似乎所有北马人都懂得说流利的福建话。就这样,闽南语居北,粤语居中。

学校的语文教育,绝大多数都使用作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由于口头上说的是方言,书面上写的是必须符合规范的现代汉语,结果造成说写脱节,言文不一致;加之缺乏足够的中文训练,因而学生的现代汉语语感十分差。马来西亚华人的华语很多时候讲得并不标准,甚至很多字看到时也不会念。

相关

  • 头皮头皮(英文:Scalp)是指头颅上方及后方,从皮肤一直到骨膜的部分,位在脸部的后方及两侧,颈部上方的区域。头皮通常分为五层,而五层的首字母恰好是头皮的英文SCALP,以方便记忆。头皮的
  • 紫菀紫菀(学名:Aster tataricus),又名青菀、紫倩、青牛舌头花(河北土名)、山白菜、驴夹板菜、驴耳朵菜、还魂草、返魂草、小辫,是菊科紫菀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可达1.8米;须根多数簇生
  • 财政部美国财政部(英语: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是美国一个内阁部门。它由美国国会于1789年建立,管理美国政府的收入。1775年,美国司库办公室由大陆会议创建,是美国财
  • 构造地质构造,简称构造,是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构造是岩石或岩层在地球内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原始面貌。构造的类型按构造形成时间可分为
  • 亥姆霍兹联合会亥姆霍兹联合会(Helmholtz-Gemeinschaft),全称“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Helmholtz-Gemeinschaft Deutscher Forschungszentren)是德国最大的科学研究机构,由17个各自独
  • 南碇岛南碇岛是一座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的椭球形火山岛。南碇岛距离海岸约6.5公里,面积0.07平方公里,海拔51.5米。传说,盘古开天,四个儿子镇守东南沿海。大儿子是大屿,后因岛上一
  • 奥谢罗夫道格拉斯·奥谢罗夫(Douglas Osheroff,1945年8月1日-)美国华盛顿州阿伯丁),美国物理学家,199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年:伦琴 / 1902年:洛伦兹、塞曼 / 1903年:贝克勒、皮埃尔·居
  • 海星亚门海星亚门(学名:Asterozoa)是动物界棘皮动物门之下的一个亚门,其下物种的特征包括呈星形的身体和径向发散的对称轴。
  • 巴格达之战 (1258年)蒙古决定性胜利,阿拉伯帝国灭亡 伊尔汗国 (蒙古帝国)中亚(花剌子模) – 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 – 伏尔加保加利亚(萨马拉弯 – 比拉尔) – 安纳托利亚(克塞山) – 欧洲(立陶宛(英
  • 失眠的解药《失眠的解药》(),由 John Henry Timmis IV 执导,是当时经由吉尼斯世界记录认可的世界上片长最长的电影,该片于1987年首映。该片全长5,220分钟(87小时),全片并没有剧情,而是由艺术家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