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统一社会党

✍ dations ◷ 2025-05-16 04:00:43 #德国统一社会党
已消亡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已消亡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已消亡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已消亡已消亡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德国统一社会党(德语: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缩写为SED)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长期执政党,1946年由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两党在德国苏联占领区的组织合并而成。虽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名义上是一个多党制国家,但实际政治权力集中在统一社会党手中,东德的其他政党起到卫星党的作用。1980年代,统一社会党拒绝效仿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推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仍坚持国家的民主集中制管理,直到两德统一。根据东德和苏联的官方观点,德国社会民主党与德国共产党在柏林苏占区的合并是双方努力之下合乎逻辑又平稳完成的过程,但是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在合并的背后远远还隐藏着很多问题没有被官方提及。苏联驻德国军事当局在二战后直接统治了德国东部地区,而他们的情报行动则仔细地监控所有政治活动。一份早期来自驻德当局宣传部主任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秋尔潘诺夫(英语:Sergei Ivanovich Tiulpanov)上校的情报资料报告指出,前德国社会民主党及德国共产党成员在德国统一社会党内成立了多个不同派系,而且在此党成立后一段时间内仍互相敌视。报告中亦指出,若要使大众相信德国统一社会党是德国政治性党派而非仅仅是苏联占领军队的工具,是相当困难的。苏联发现早期的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问题,是它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国家主义政党。在大型政党集会中,成员因讲者谈论国家主义而鼓掌的次数比谈论社会问题及性别平等时还多。有些人甚至提议建立一个独立于苏联及西方影响的社会主义德国,并且马上取得原本德国在雅尔塔会议时让给波兰的领土。最初,德国统一社会党在西柏林有一个分支。1962年,这个分支成为独立政党,取名为“德国统一社会党-西柏林”,1969年改名为“西柏林统一社会党”。在1990年东德选举前,统一社会党的会员人数突然骤降。1989年12月3日,克伦茨请辞总书记,该党举行特别代表大会,取消原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该党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政党,党的目标是在民主德国建设一个新的、人道主义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并决定把党的名称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改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2月4日更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2005年又更名为“左翼党.民社党”,2007年并入左翼党。1971年5月3日

相关

  • 海栖热袍菌水生栖热菌(Thermus aquaticus)是一种嗜热细菌,其DNA聚合酶——Taq酶被全世界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广泛应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巨人症巨人症,亦称为巨大症,是一种疾病,表现为过度生长且其身高明显高于人类平均身高。该疾病是由于人类在童年时期生产过多的生长激素,使得患者身高异于常人,达2.13米(7.0英尺)至2.74米(9
  •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英语:Greenhouse effect)是指行星的大气层因为吸收辐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温的效应。由于温室效应,行星表面温度会比没有大气层时的温度要高。以往认为其机制类似温室
  •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英语: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因为体内淋巴细胞不正常增生造成的血液疾病。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环节,由骨髓与淋巴结所制造。而急性淋巴性白
  • 呋喃西林呋喃西林(Nitrofural、Nitrofurazone或Furacilin,商品名Furacin)是一种用做抗菌药的杀菌性化合物,大多数商品为膏状。呋喃西林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纯净物为透明鹅
  • 化学厕所化学厕所,就是集便器使用化学品把粪便消毒的厕所,而非单纯把污物储存,或是经管道将之送往污水处理厂。这些厕所常见于飞机或新型列车上。消毒剂通常使用氢氧化钠或是近似的化学
  • 乔治·伊夫林·哈钦森乔治·伊夫林·哈钦森(英语:George Evelyn Hutchinson,1903年1月30日-1991年5月17日),美国动物学家,知名于淡水湖的研究,被认为是美国湖沼学之父。哈钦森生于英国剑桥,先后就读于霍尔
  • 云彩彩云(英文:Iridescent Clouds)通常为一种荚状云1,具有明亮点或彩色边缘,其色彩称之为云彩(英文:Irisation2或Cloud Iridescence),属于一种光象3。常见的色彩是桃红色或绿色,位在距太阳
  • 魑魅魔神仔(白话字:Mô͘-sîn-á、台罗:môo-sîn-á),是在台湾与福建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中,一种诱导人类到山野间迷失的鬼或者精怪。民俗及人类学研究者根据田野调查采访,普遍认为其
  • 劝诱改信劝诱改宗(英语:Proselytism /ˈprɒsəlᵻˌtɪzəm/ )是一种促使他人进行改变信仰从而接受另一宗教或观念的行为。英文当中与此概念相联系的动词劝诱(proselytize)来自希腊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