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笼埔断层

✍ dations ◷ 2025-05-16 19:38:27 #车笼埔断层
车笼埔断层(英语:Chelungpu Fault)位于台湾西部,为一条南北走向的东倾逆冲断层。集集大地震尚未发生前,已经有地理学者前往当时之台中县太平市车笼埔地区进行实地勘察,位置约在光兴路以东的沿山地区,于冬瓜山附近发现断层崖而故名。此断层在1999年9月21日的错动,是造成集集大地震之主因,但是某些研究指出,集集地震造成的地震断层并不完全依循车笼埔断层的断层面滑动。车笼埔断层位于台湾西部麓山带,在断层西侧即台中盆地、八卦台地、斗六丘陵,有清水断层、彰化断层、桐树湖断层;在断层线东侧即丰原丘陵、南投丘陵、竹山丘陵,有大茅埔断层、双冬断层、凤凰山断层。在集集大地震中,车笼埔断层在地表产生了达百公里的破裂面,北起苗栗县卓兰镇内湾、双崎,南至南投县竹山镇桶头,最大水平和垂直位移量达9米和6米。在断层的东侧是上新世锦水页岩和卓兰层;西侧则是更新世头嵙山层和冲积层。断层的主要滑动面在近地表大致沿着锦水页岩或卓兰层,东侧的岩层向西北逆冲。在台中市石冈区埤丰桥以北,断层分叉成数条大致平行的小断层,走向呈现东西向和东北向,倾角大约在40-50度之间,主要型态为走向滑移伴随逆冲。在埤丰桥以南,断层逐渐由东北-西南向转为南北向,地表破裂带主要沿着麓山带前缘,断层依然以走向滑移伴随逆冲的型态为主。到台中市雾峰区以南,断层型逐渐转变为以逆冲为主,没有明显的走向滑移分量,此段断层倾角在25-80度之间。在南投以南,断层的走向滑移分量逐渐出现,断层倾角在30-60度之间。到南投县竹山镇瑞竹以南,断层型态改以走向滑移为主,倾角大于70度,位移量也逐渐缩小,在南投竹山镇桶头逐渐失去明显的地表变形。

相关

  • 犁骨犁骨(Vomer)是一粗略的三角骨,形成鼻中隔的下半部分。犁骨的下缘与中隔软骨形成关节,而将鼻子分成左右鼻孔,它的上缘与筛骨的铅直板形成关节。这些形成鼻中隔(Nasal Septum)的
  • 柳树约400种柳,或柳树,是对柳属(Salix)植物的统称,其下共有四百多种物种,常见于北半球的寒带及温带。柳属植物要进行杂交非常容易,不论是天然或是人工的混种都很普遍。Salix × sepulcr
  • 气相色谱仪气液色谱法(英语:Gas chromatography,又称气相层析)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对易于挥发而不发生分解的化合物进行分离与分析的色谱技术。气相色谱的典型用途包括测试某一特定化合物的
  • 植物汁液树液是指植物韧皮部输送的流体物质,这些物质提供了整株植物的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树液和乳胶、树脂不是同一物体。树液分为木质部树液和韧皮部树液两种。许多动物都以吸食
  • 月海所谓的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总面积上约占全月面的25%。迄今已知的
  • 睡眠瘫痪症睡眠瘫痪症(英:Sleep Paralysis)又称睡瘫,梦魇,睡眠麻痹,在民间也把此类症状叫作鬼压身、鬼压床。此类症状被医学认为是一种疾病。睡眠瘫痪症通常发生在人类刚进入睡眠或将醒未醒
  • 物理常数物理常数,或称物理定数、物理常量或自然常数,指的是物理学中数值固定不变的物理量。它与数学常数不同,数学常数指的是一个在数值上固定不变的值,但是这个值不一定与物理测量有关
  • 亨里克·易卜生亨里克·约翰·易卜生(挪威语:Henrik Johan Ibsen,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生于挪威希恩,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他的许多剧作在当时
  • 阿西西阿西西 (意大利语:Assisi,天主教中文译作“亚西西”)是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佩鲁贾省的一个城市,位于苏巴修山的西侧。阿西西是亚西西的方济各的诞生地,他于1208年在此创立方济各会;
  • 勾漏片勾漏方言是一种粤语方言,即粤语勾漏片,或称勾漏粤语。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南部的玉林、贵港、梧州、贺州及广东西北部的肇庆、云浮、清远等地区,在两广粤语中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