浍河,古作濊水、涣水,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原是淮河一条重要支流,曾是漴潼河水系的一部分,现为怀洪新河最大的支流。全长211公里,流域面积4850平方公里。因其主要支流为包河,故有时也称“包浍河”。
古浍河在东晋前称“濊水”,源自陈留县境内的古鸿沟,南朝齐改称“涣水”。后浍河在今夏邑县南部业庙乡以上河段淤塞,清朝时期将蔡油坊以下河段称“浍水”,即今浍河。原浍河在今安徽省五河县直接入淮,20世纪50年代实施五河内外水分流工程,将浍河纳入漴潼河水系。怀洪新河竣工后,漴潼河成为其一部分,浍河又改属怀洪新河。
今浍河源自河南省夏邑县南部业庙乡蔡油坊村,东南流经永城市西南部、安徽省濉溪县南部、宿州市埇桥区南部后流入固镇县,于固镇县刘集镇南部九湾汇入香涧湖,属于怀洪新河漴潼河水系主要支流。全长211公里。途纳东沙河、包河(在濉溪县临涣集汇入浍河)等支流。故也称包浍河。干流只有固镇站有完整的历史水文泥沙资料,该站多年平均流量27.1m3/s,1954年实测最大流量1340m3/s,多年平均输沙量10万吨,输沙率3.2kg/s,含沙量0.12kg/m3。
临涣集以上,包浍河流域呈扇形,地势高、坡降陡,河槽窄深,汇流快;临涣集以下长136.5km,曲折系数1.35,地势低洼,地面坡降万分之一,河底比降1/16000,蕲县镇以下河槽浅小,两岸无堤防,沟口无涵闸,常受洪水串湾漫淹,防洪排涝标准极地,排涝能力达不到三年一遇流量的四成。1965年包浍河大洪水,水淹宽度达8km,平均水深1.5-2m,淹没农田110万亩,村庄1300个。安徽省1994年编制的包浍河初步治理工程设计,按三年一遇除涝流量82%对河道疏浚开挖,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筑堤,蕲县闸以下通航标准六级。河道节制闸、沟口防洪涵闸按五年一遇排涝流量设计,20年一遇洪水校核。工程预算投资2.87亿元,1994年4月开工。主要内容:
浍河在宿州市蕲县镇以下河道经疏浚后达到Ⅵ级航道标准。2018年上半年商丘市将完成沱浍河一期工程,达到通航标准
浍河原为一条天然的通航河流,沿岸的临涣、南坪、蕲县、固镇曾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浍河上先后修建了五河、固镇、蕲县、南坪、黄口节制闸等,但均未同步配建过船设施,致使全线断航。
沱浍河航道由沱河上段、浍河中下段及两河连接线三部分组成,起自商丘,经虞城、夏邑、永城、濉溪、宿州、固镇、五河,入淮河,全长约340公里,其中河南省段约147公里,安徽段约193公里。浍河自商丘105国道桥至安徽蕲县闸;沱河自张板桥以下至省界航道;两河中间通过白洋沟相通。
河南永城市境内煤炭储量丰富。
主要建设内容:疏浚整治航道、修建五河、固镇、蕲县、南坪、黄口五座复线船闸,改造22座公路桥和3座铁路桥。航道按四级通航标准建设,改造后航道底宽40米,水深3.5米;船闸设计标准为500吨级,设计年通航能力420万吨。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其中交通部投资占50%,其余50%由省港航投资集团公司(筹建)自筹解决。规划建设7个港区,其中位于河南境内的有永城、夏邑、新桥、四里庙4个港区13个300吨级(兼顾500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340万吨。船闸工程采用四级船闸标准,船闸有效尺度为120米×12米×3米(长×宽×门槛水深),设计年通过能力420万吨;桥梁工程采用四级航道跨河建筑物标准。
浍河航道在宿州市境内长约27公里,有蕲县船闸1座,开发建设投资约2.5亿元。2008下半年可完成项目报批手续,开工建设。
沱浍河航运开发建设工程(河南段一期)初步设计获省交通厅批复(豫交计〔2007〕351号)。 200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的《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将浍河列为区域性重要航道,规划为Ⅳ级航道标准。500t级蕲县船闸于2010年建成通航,500t级固镇复线船闸于2013年开工建设,南坪闸~蕲县闸段航道应急维护疏浚工程于2013年完成。
浍河流域面积4850平方公里,流域地处淮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80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237毫米。浍河水质受上游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影响,呈碱性,枯水期水质为Ⅳ~Ⅴ类水,丰水期为Ⅲ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