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普洛特(William Prout,1785年1月15日-1850年4月9日)FRS,是英国化学家、外科医生、自然神论者。普洛特曾提出一个假说,也就是现今的普洛特假说(英语:Prout's hypothesis)。
威廉·普洛特在1785年在格洛斯特郡的霍顿出生,十七岁时由牧师教育他。后来在布里斯托尔的Redland学院及爱丁堡大学求学,获得医学博士。他的专业主要是在伦敦担任外科医生,但也有从事化学研究。他是生物化学领域的活跃研究者,进行许多生物分泌物的分析,他认为那是体内组织分解所产生的。普洛特在1823年发现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用蒸馏胃液来分离。他在1827年时提出了食物成分的分类概念,将食物成分分类为糖及淀粉、油状体及蛋白,之后才分为成糖类、脂肪及蛋白质。
现代人对威廉·普洛特的认识,主要因为他在物理化学上的贡献。他在1815年以当时可得的原子量表为基础,匿名的提出假说,认为每一个原子的原子量都是氢原子原子量的整数倍,因此推测氢原子是唯一真正的基本粒子(他称为是protyle(英语:protyle)),其他化学元素的原子是由不同数量的氢原子组成,这就是普洛特假说(英语:Prout's hypothesis)。当时没有准确的测量来佐证普洛特假说,但这是对原子结构很基本的概念。因此欧内斯特·卢瑟福在1920年将新发现的质子命名为 proton,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纪念威廉·普洛特的贡献。
普洛特对气压表的改进有所贡献,皇家学会将他的设计成为国家标准。
普洛特在1819年获选为皇家学会院士。他在1831年向伦敦皇家内科医师学会讲述了Goulstonian Lecture(英语:Goulstonian Lecture),内容是将化学应用在医学中。
普洛特写了第八本 Bridgewater Treatise,名为 Chemistry, Meteorology, and the Function of Digestion, considered with reference to Natural Theology。在书中他开始用 convection(传导)一词来说明能量的转换。
普洛特在1814年和住在爱丁堡的亚历山大·亚当的女儿艾格尼丝·亚当结婚,他们生了六个小孩。普洛特在1850年在伦敦过世,安葬在肯萨尔格林公墓。
普洛特(英语:Prout (unit))是核子结合能的单位,是氘结合能的1/12,或是185.5电子伏特。此单位得名自普洛特。在早期为质子命名时,Proutons也是其中可能的名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