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体
✍ dations ◷ 2025-02-23 03:34:15 #导体
电阻率(英语:Resistivity),又称电阻系数、导电率(非电导率),是描述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的某种物质的电阻,数值上等于长度为一米,横截面为一平方米的该种物质的电阻大小。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性质,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Ω·m,读作欧姆米,简称欧米。常用单位为“欧姆·厘米”。电阻率较低的物质称为导体,常见导体主要为金属,而自然界中导电性最佳的是银。其他不易导电的物质如玻璃、橡胶等,电阻率较高,一般称为绝缘体。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则称半导体。电阻率的科学符号为 ρ 。对于一般物体,电阻
R
{displaystyle R}
,电阻率
ρ
{displaystyle rho }
、长度
l
{displaystyle l}
与截面积
A
{displaystyle A}
之间的关系如下:R
=
ρ
l
A
{displaystyle R=rho {frac {l}{A}}}在上式中,这个方程被称为电阻定律。电阻率一般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温度变化不大时,电阻率
ρ
{displaystyle rho }
与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ρ
t
=
ρ
0
(
1
+
α
t
)
{displaystyle rho _{t}=rho _{0}(1+alpha t)}其中
ρ
0
{displaystyle rho _{0}}
是该材料在0摄氏度时的电阻率,
ρ
t
{displaystyle rho _{t}}
是
t
{displaystyle t}
摄氏度时的电阻率,
α
{displaystyle alpha }
是电阻率的温度系数。
α
{displaystyle alpha }
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可以认为是常量。多数金属常温下的电阻率温度系数
α
{displaystyle alpha }
约为0.004。然而,有的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电解液。
相关
- 生命现象生命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并且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简单来说,也就是具有生命机制的物体。生命个体一定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
- 丁酸丁酸,又称酪酸,是化学式为CH3CH2CH2-COOH的羧酸和短链饱和脂肪酸,存在于腐臭的黄油、帕马森干酪、呕吐物和腋臭中。丁酸带有难闻的气味,味先辣后甜,与乙醚类似。10ppb浓度的丁酸
- 手性手性,又称对掌性(英语:chirality、/kaɪˈrælɪtiː/)一词源于希腊语词干“手”χειρ(chir),在多种学科中表示一种重要的对称特点。如果某物体与其镜像不同,则其被称为“手性的(
- 卡尔·杰拉西卡尔·杰拉西(德语:Carl Djerassi,1923年10月29日-2015年1月30日),中文又译翟若适,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保加利亚与奥地利裔美国化学家、小说家、剧作家。他最出名的贡献是开发口服
- 云莓云莓(学名:Rubus chamaemorus)是一种在广泛在北半球亚寒带地方生长的悬钩子属多年生灌木,分布于加拿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波罗的海沿岸,芬兰,爱尔兰,苏格兰、俄罗斯等地,多生长在林
- 吉成俊吉成俊(朝鲜语:길성준/吉成俊 Gil Seong Jun;1977年12月24日-)艺名为吉(길;Gill),是一位韩国艺人及嘻哈家族The Movement其下嘻哈饶舌二人组合 Leessang 成员之一兼主音。吉在2009年
- 路德维希·法捷耶夫路德维希·德米特里耶维奇·法捷耶夫(俄语:Людвиг Дмитриевич Фаддеев,1934年3月23日-2017年2月26日),前苏联、俄国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最著名的成果
- 消费者报告《消费者报告》(英语:Consumer Reports)是一本消费品测评类杂志,由非营利组织美国消费者联盟(英语:Consumers Union)(CU)在1936年创立。《消费者报告》根据内部测试实验室和调查研
- 德国姬蠊德国姬蠊(学名:Blattella germanica),亦作德国小蠊,俗称德国蟑螂,是蟑螂的一种,身长多为1.0到1.6厘米,比美洲大蠊小。颜色有浅棕色至深棕色,而且在其前胸有两条由头部至翅膀末端的直
- 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威廉·莱昂·麦肯齐·金,PC,OM,CMG(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1874年12月17日-1950年7月22日),是第11、13及15任加拿大总理。金于1919年加入了自由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