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国家前缀

✍ dations ◷ 2025-08-21 08:00:25 #英语中的国家前缀

英语中的国家前缀(复数:Nationality prefixes)指的是表示某国家、地区、民族或语言的一种前缀。这样的前缀有三种,一种是国家名字不变的,如伊拉克-科威特战争(Iraq-Kuwait War),伊拉克一词就没有变化;另一种是国家名字被添加了-o-这一成分的前缀,这样的前缀不少来自拉丁语;还有一种前缀是该国家的名字或其形容词形式的缩写,如British(英国的)的缩写而成的前缀为Brit-,由其衍生出的单词有Britpop(英式摇滚)。需要注意的是,像Chinglish(中式英语)、Eurasia(欧亚大陆)之类的词语是两个单词各取一部分而混合而成的,而不是以一个国家前缀与一个后缀合成的。

在英语中,-o-这个成分可以是一个插在两个词素间的起连接作用的元音。它的前后各是一个辅音性质的成分。它的插入缓和了发音,但是不会对词意造成影响。它类似于汉语里的诗歌、歌词中的衬字“来”,如:八月里来桂花香。英语中的这个成分通常被用在古希腊语来源的词语中,但是它也能被用在现代的单词甚至缩写词之中。

举例:

epheb(e)(青少年) + -o- + philia(爱) = ephebophilia(恋<青春期及青春期之后的>少年癖)

speed(速度) + -o- + meter(计量器) = speedometer(速度计)

blog(博客) + -o- + sphere(范围) = blogosphere(博客圈)

在一个单词中,该前缀后面不加连接符号,而直接与词语的另一构词成分组合。如Anglophile(亲英派),由Anglo-与表示喜爱的-phile结合。

在两个国家的联合词组中,前面的一个国家使用国家前缀,后一个国家仍然使用本身的形式,两词用连接符号连接,之后空一格,再加上后面的单词。如Sino-Japanese War(中日战争),“中国人”使用前缀Sino-,而“日本人”不使用前缀Japano-,而使用Japanese。

在翻译为汉语时,这些前缀通常也译为一个字,而不译为全称,如Sino-Japanese War译为“中日战争”,不译为“中国人-日本人战争”。

相关

  • 仁武工业区仁大工业区(Renda Industrial Park)是由相邻的仁武工业区与大社工业区所组成,位在台湾高雄市的仁武区及大社区,邻近高雄炼油厂,并与台塑仁武厂相隔于后劲溪两岸。其仁武部分完成
  • 1861年巴尔的摩暴动1861年巴尔的摩暴动(Baltimore riot of 1861),又名普拉特街大屠杀(Pratt Street Massacre),于1861年4月19日发生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有历史学者认为它是美国内战的第一次流血冲突。
  • 台北十二景《台北十二景》,为在台日本人乡原古统的名所绘。作画时间约为台湾日治时代中后期的1927~1930年。作品为日治时期台北的12个名所以及城市生活。每幅作品上面有用行书标明各幅
  • 马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马里奥·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意大利语:Mario Castelnuovo-Tedesco,1895年4月3日-1968年3月16日),犹太血统的美籍意大利作曲家。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早年
  • 海上飞行器海上飞行器 ,一种水上娱乐工具,通过海上摩托艇喷出的水作为动力将人推向空中,驾驶者通过自身平衡来掌握飞行器行驶方向。玩好海上飞行器难度是比较高的,除了需要队的配合外,个人
  • 循环制术语循环/轮转/轮替(英语:Round-robin)用于多种情况中,通常指将多个某物轮流用于某事,例如“逐户派对”(round-robin-party)中所有参与者要挨家挨户地拜访每位参与者的住处并参加那
  • 异或链表异或链表(英语:XOR linked list)是数据结构里面的一种链式存储结构,可以在降低空间复杂度的情况下达到和双向链表一样的目的,使得在任何一个结点都能方便地访问它的前驱结点和后
  • 西班牙狂想曲管弦乐狂想曲《西班牙》 ( 或 )是法国作曲家艾曼纽·夏布里耶(1841-1894)最为著名的管弦乐作品,写于1883年的西班牙之旅后。《西班牙》是夏布里耶为指挥查尔斯·拉穆鲁创作的
  • 德文特河谷工业区德文特河谷工业区(英语:Derwent Valley Mills)为一处位于英国德比郡德文特河沿岸地区的世界遗产,200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由德文特河谷工业区合伙企业(Derwent Valley Mills Partnership)管理。于18世纪,跟随着理查德·阿克莱特发展之棉纱纺织新技术,现代工厂(factory,或称为mill)体系在此诞生。受惠于技术上的进步,棉纱的不间断生产得以实现。此套体系在河谷间播散开来,到了1788年,英格兰已有超过200家阿克莱特式的纱厂。阿克莱特发明的纺织新技术,
  • 三神论三神论(英语:Tritheism),又称三元论,一种宗教信条,认为宇宙中存在三个力量、功能或地位大致相等的最高神,三者可能出于同一个神,但三位神灵都是独立的。它不同于一神论,也与二元论不同。著名的三神论代表为道教的三清道祖和印度教的三相神,其各自为该教中至高无上的三位神祇。在基督教中,三神论被认为是异端的一种,又称三位三体说。它否定三位一体,认为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个分离的神灵个体,并不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