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势能

✍ dations ◷ 2025-09-16 10:14:58 #能量形式,静电学,电学,电力,电压

在静电学里,电势能(Electric potential energy)是处于电场的电荷分布所具有的势能,与电荷分布在系统内部的组态有关。电势能的单位是焦耳。电势能与电势不同。电势定义为处于电场的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每单位电荷。电势的单位是伏特。

电势能的数值不具有绝对意义,只具有相对意义。所以,必须先设定一个电势能为零的参考系统。当物理系统内的每一个点电荷都互相分开很远(分开距离为无穷远),都相对静止不动时,这物理系统通常可以设定为电势能等于零的参考系统。:§25-1假设一个物理系统里的每一个点电荷,从无穷远缓慢地被迁移到其所在位置,总共所做的机械功为 W {\displaystyle W} ,则这物理系统的电势能 U {\displaystyle U}

在这过程里,所涉及的机械功 W {\displaystyle W} ,不论是正值或负值,都是由这物理系统之外的机制赋予,并且,缓慢地被迁移的每一个点电荷,都不会获得任何动能。

如此计算电势能,并没有考虑到移动的路径,这是因为电场是保守场,电势能只跟初始位置与终止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在一个物理系统内,计算一个点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的方法,就是计算将这点电荷Q从无穷远位置迁移到其它固定位置电荷附近所需要做的机械功。而这计算只需要两项资料:

注意到这计算不需要知道其它电荷的电荷量,也不需要知道这点电荷Q所产生的电势。

只拥有单独一个点电荷的物理系统,其电势能为零,因为没有任何其它可以产生电场的源电荷,所以,将点电荷从无穷远移动至其最终位置,外机制不需要对它做任何机械功。特别注意,这点电荷有可能会与自己生成的电场发生作用。然而,由于在点电荷的位置,它自己生成的电场为无穷大,所以,在计算系统的有限总电势能之时,一般刻意不将这“自身能”纳入考量范围之内,以简化物理模型,方便计算。

思考两个点电荷所组成的物理系统。假设第一个点电荷 q 1 {\displaystyle q_{1}} 的位置为坐标系的原点 O {\displaystyle \mathbf {O} } ,则根据库仑定律,点电荷 q 1 {\displaystyle q_{1}} 施加于位置为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的第二个点电荷 q 2 {\displaystyle q_{2}} 的电场力为

其中, ϵ 0 {\displaystyle \epsilon _{0}} 是电常数。

在迁移点电荷 q 2 {\displaystyle q_{2}} 时,为了要抗拒电场力,外机制必需施加作用力 F c {\displaystyle -\mathbf {F} _{c}} 于点电荷 q 2 {\displaystyle q_{2}} 。所以,机械功 W {\displaystyle W}

由于库仑力为保守力,机械功与积分路径 L {\displaystyle \mathbb {L} } 无关,所以,可以选择任意一条积分路径。在这里,最简单的路径为从无穷远位置朝着 r ^ {\displaystyle -{\hat {\mathbf {r} }}} 方向迁移至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位置的直线路径。那么,机械功为

这机械功是无穷远位置与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位置之间的静电能差别:

设定 U ( ) = 0 {\displaystyle U(\infty )=0} ,则

现在,假设两个点电荷的位置分别为 r 1 {\displaystyle \mathbf {r} _{1}} r 2 {\displaystyle \mathbf {r} _{2}} ,则电势能为

其中, r 12 = | r 2 r 1 | {\displaystyle r_{12}=|\mathbf {r} _{2}-\mathbf {r} _{1}|} 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

假设两个点电荷的正负性相异,则电势能为负值,两个点电荷会互相吸引;否则,电势能为正值,两个点电荷会互相排斥。

对于三个点电荷的系统,外机制将其每一个单独点电荷,一个接着一个,从无穷远位置迁移至最终位置,所需要做的机械功,就是整个系统的静势能。以方程表示,

其中, q 1 , q 2 , q 3 {\displaystyle q_{1},q_{2},q_{3}} 为点电荷, r i j {\displaystyle r_{ij}} 为第i个与第j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

按照这方法演算,对于多个点电荷的系统,按照顺序,从第一个点电荷到最后一个点电荷,各自缓慢迁移到最后对应位置。在第 i {\displaystyle i} 个点电荷 q i {\displaystyle q_{i}} 迁移时,只会感受到从第 1 {\displaystyle 1} 个点电荷到第 i 1 {\displaystyle i-1} 个点电荷的电场力,而机械功 W i {\displaystyle W_{i}} 是因为抗拒这些电场力而做出的贡献:

所有点电荷做出的总机械功(即总电势能)为

将每一个项目重复多计算一次,然后将总合除以 2 {\displaystyle 2} ,这公式也可以表达为,

这样,可以忽略点电荷的迁移顺序。

注意到除了点电荷 q i {\displaystyle q_{i}} 以外,所有其它点电荷产生的电势在位置 r i {\displaystyle \mathbf {r} _{i}}

所以,离散点电荷系统的总电势能为

对于连续电荷分布,前面的电势能方程变为

其中, ρ ( r ) {\displaystyle \rho (\mathbf {r} )} 是在源位置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的电荷密度, V {\displaystyle \mathbb {V} } 是积分体积。

应用高斯定律

其中,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是电场。

电势能为

应用散度定理,可以得到

其中, S {\displaystyle \mathbb {S} } 是包住积分体积 V {\displaystyle \mathbb {V} } 的闭曲面。

当积分体积 V {\displaystyle \mathbb {V} } 趋向于无限大时,闭曲面 S {\displaystyle \mathbb {S} } 的面积趋向于以变率 r 2 {\displaystyle r^{2}} 递增,而电场、电势分别趋向于以变率 1 / r 2 {\displaystyle 1/r^{2}} 1 / r {\displaystyle 1/r} 递减,所以,上述方程右手边第一个面积分项目趋向于零,电势能变为

电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为

将这方程代入,电势能变为

所以,电势能密度 u {\displaystyle u}

前面分别推导出两个电势能方程:

注意到第一个方程计算得到的电势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但从第一个方程推导出来的第二个方程,其计算得到的电势能则必定是正值。为什么会发生这不一致问题?原因是第一个方程只囊括了电荷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而第二个方程在推导过程中,无可避免地将电荷的自身能也包括在内。在推导第一个方程时,在位置 r i {\displaystyle \mathbf {r} _{i}} 的电势乃是,除了 q i {\displaystyle q_{i}} 以外,所有其它电荷共同贡献出的电势;而在推导第二个方程时,电势乃是所有电荷共同贡献出的电势。

举一个双点电荷案例,假设电荷 q 1 {\displaystyle q_{1}} q 2 {\displaystyle q_{2}} 的位置分别为 r 1 {\displaystyle \mathbf {r} _{1}} r 2 {\displaystyle \mathbf {r} _{2}} ,则在任意位置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的电场为

其电势能密度为

很明显地,这方程右手边的前两个项目分别为电荷 q 1 {\displaystyle q_{1}} q 2 {\displaystyle q_{2}} 的自身能密度 ϵ 0 E 1 2 / 2 {\displaystyle \epsilon _{0}E_{1}\,^{2}/2} ϵ 0 E 2 2 / 2 {\displaystyle \epsilon _{0}E_{2}\,^{2}/2} 。最后一个项目是否为相互作用能密度?为了回答这有意思的问题,继续计算相互作用能密度的体积积分:

应用一条矢量恒等式,

可以得到

应用散度定理,可以将这方程右手边第一个项目,从体积积分变为面积积分:

其中, S {\displaystyle \mathbb {S} } 是包住积分体积 V {\displaystyle \mathbb {V} } 的闭曲面。

假设 V {\displaystyle \mathbb {V} } 趋向于无穷大空间,则这面积积分趋向于零。再应用一则关于狄拉克δ函数的矢量恒等式

可以得到

这正是双点电荷系统的电势能。

相关

  • 亚硝胺亚硝胺、亚硝酸胺(Nitrosamine)是一类通式为R1N(–R2)–N=O的胺化合物,其大部分成员都属强致癌物。亚硝胺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杀虫剂与树脂的生产。其中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
  • 手伸肌支持带使手或手指伸直的肌肉九条伸肌在腕部拉住手背,或使手指伸直。它们与手部屈肌是拮抗的,主要位于前臂的上侧。这些伸肌具有长,在腕部由一条称为伸肌支带的韧带维持在适当位置。〈
  • 漕运漕运,指中国历史上从内陆河流和海路运送官粮到朝廷和运送军粮到军区的系统,包括开发运河、制造船只、征收官粮及军粮等。明代太祖时,设京畿都漕运司,设漕运使。洪武元年设漕运使
  • 姜帝圭姜帝圭(韩语:강제규,1962年11月27日-),韩国电影导演、编剧。姜帝圭凭借处女作《隔世琴缘》、开创韩国电影文艺复兴先河的《生死谍变》及吸引超过1000万人次观看的《太极旗飘扬》三
  • 曼彻斯特联足球俱乐部曼彻斯特联足球俱乐部(英语:Manchester United Football Club)简称曼联,是一家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足球俱乐部,前身为成立于1878年的“纽顿希斯LYR”(Newton Heath LYR F.C.),1902年
  • 水母素水母素(英语:Aequorin,又译埃奎明,分子量:相对分子约35000)是一种生物发光蛋白质,属荧光素酶,具蛋白质一般特性,双缩脲和茚三酮反应均呈阳性,遇硫酸铵时沉淀。高温时荧光迅速消失。pH
  • 陈福田 (教授)陈福田(英语:Fook-Tan Chen,1897年-1956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家、西洋小说史专家。1897年出生于夏威夷,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曾任美国檀香山明伦学校教师,美国波士顿中华青年会干事。1
  • 费南多·柯巴托费南多·荷西·柯巴托(西班牙语:Fernando José Corbató,1926年7月1日-2019年7月12日),又译为费尔南多·考巴托,昵称为科比·柯巴托(Corby Corbató),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美国计算
  • 李希特李希特(Richter),是一个源自于德国的姓氏,华文社会另有不同的音译,如“里希特”、“利希特”、“里赫特”、“理奇”等。以此为姓、较著名的人士有:
  • 盲女惊魂记盲女惊魂记(英语:)是一部1967年美国惊悚犯罪片,由泰伦斯·杨执导,奥黛丽·赫本和艾伦·亚金主演,改编自1966年百老汇的同名舞台剧,剧作家为曾写过《电话谋杀案》的弗雷德里克·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