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音乐

✍ dations ◷ 2025-11-25 19:25:53 #法国音乐
法国音乐除了有多样的民俗音乐外,它亦受到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音乐影响。法国有很多著名的作曲家,还有很多流行音乐的表演者。法国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世纪的复音乐曲,而10至13世纪则有吟游诗人创作奥克语歌曲。12世纪末经文歌形式的音乐开始出现。第一首法国歌剧应为Akébar roi du Mogol,于1646年的卡庞特拉中进行首演。尚-巴迪斯堤·卢利以为路易十四创作芭蕾舞曲而著名,他亦改编意大利的正歌剧,1673年的Cadmus便是他第一篇的改编作品。他亦发展了不少管弦乐团至今仍沿用的惯例,如指挥家的拍子记法,以及首席小提家作为带领乐团的角色。后来法国的戏剧由让·拉辛和皮埃尔·高乃依带领至巅峰。法国其中一最著名的歌剧是卡门,由乔治·比才所作。知名的埃克托·白辽士是一名十分有创意的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于19世纪末,法国出现了不少作曲家,如儒勒·马斯内、加布里埃尔·佛瑞和埃里克·萨蒂等等。而拉威尔和德布西对音乐界的影响尤为深远,启发了很多如巴尔托克·贝拉、伊果·费奥多罗维奇·史特拉汶斯基等作曲家。20世纪早期,新古典主义音乐兴起,一些如阿尔伯特·鲁塞尔、六人团的作曲家出现。后来的作曲家包括皮埃尔·布列兹、杜替耶和奥立佛·梅湘。其中布列兹为序列主义中举足轻重的音乐大师。1900年的巴黎出现了一种新的圆舞曲-Valse musette。法国西部有传统的谣曲、提琴音乐以及舞曲,主要在普瓦图和旺代省的地区。法国西部有不少民族舞蹈,如库朗特、3拍子的布雷舞曲等。法国中部风笛和手摇风琴的音乐﹝见下节﹞以及布雷舞曲的发展较为篷勃。此处的民俗音乐差异甚大,如其北方的布雷舞曲多为2拍子,南方则多为3拍子,并加有风笛和手摇风琴的伴奏。手摇风琴﹝法语:vielle-à-roue﹞像是一个机械小提琴。它不是以手指按压弦线改变音高,而是以键盘操控的楔子接触弦线。它不是以琴弓而是以一个装在琴身的轮摩擦琴弦。风笛是使用簧片的木管乐器。法国比其它国家拥有更多种类的风笛,当中最著名的是cabrette和贝里的grande cornemuse,于17世纪时已出现。科西嘉岛有独特的复音合唱,为男性三重唱。乐曲多为和谐的音乐,但偶尔也有不协调音。科西嘉音乐也会用到风笛、16弦的鲁特琴、曼陀林以及全音阶的手风琴。Zouk是一种由瓜德罗普和马丁尼克发展出来的音乐。它是一种基于玛祖卡的流行舞蹈,在19世纪传入加勒比地区。现在见到的Zouk其实融合了美国的R&B风格,著名乐队有 La Compagnie Créole。香颂是法国的流行歌曲,它的巅峰时期为1950及60年代,但至今仍非常流行。出名歌手有雅克·布雷尔、艾迪特·皮雅芙。1950年代的猫王启发了很多的摇滚乐手,如强尼·哈立戴。至70年代摇滚乐进入高峰,不少乐队藉迷幻摇滚的兴起而成名,如Magma、电话乐队法国也有其民谣摇滚,结合了凯尔特和布列塔尼风格。法国在前卫摇滚上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于世界各地也有支持者。1980年代,法国的摇滚乐种类日渐繁多,如朋克摇滚、流行朋克、流行电音。法国浩室为1990年代的一种浩室音乐,亦有Disco house、Neu-disco、French touch、filter house、tekfunk等等称谓。 1997至1999年法国浩室音乐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但现在的乐队多转到其他的音乐形式。1983年嘻哈音乐传至法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现为第二大的嘻哈音乐市场。阿尔及利亚,曾经长期受法国殖民统治的国家,于1920年代结合乡村和城市音乐创造出Raï,后来亦使用现代的乐器,及引入放克、嘻哈、摇滚的风格。至1992年受到广大法国民众所喜爱。一份音乐期刊叫作Volume!,是介绍流行音乐和其历史的期刊,逢5月和11月以法语及英语发行,它亦用作同行评审。它首先于2002年以Copyright Volume!为名初次发行,后于2008年改名Volume!。

相关

  • 牙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牙医学(法语:Dentisterie; 英语:Dentistr
  • 泡轮虫属泡轮虫属(Pompholyxophrys)是有孔虫界下的一种属。泡轮虫属包括生物紫红泡轮虫(Pompholyxophrys punicea)。泡轮虫属则属于核形虫目。
  • 游走性节律点游走性节律点(Wandering Pacemaker),是由于节律点的位置不停改变所致。在心电图上,可看见节律不定,及P波外型不定。节律不定是因为由不同节律点发出的激动波,其速率不同。而P波
  • 波摩莱波莫里埃(保加利亚语:Поморие,拉丁文字转写:Pomorie,旧称在希腊语中是Αγχίαλος、Anchialos;拉丁语中是Anchialus;保加尔语中是Tuthom;保加利亚语中是Анхиало;
  • 有活性药物成分原料药(英文: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又称活性药物成分,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一般再经过添加辅料、加工,制成可直接
  • 会议会议 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交、公关、政治、意见交流、讯息传播及沟通的活动,由两位或多位人士参与。会议是一种社会科学,也是一种人文艺术,成功与失败,在于与会者及各方的诚意及
  • 逃逸速度宇宙速度(英语:cosmic velocity),是指物体从地球出发,要脱离天体重力场的四个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统称。计算宇宙速度的基本公式如下:航天器按其任务的不同,需要达到这四个宇宙
  • 恐龙化石恐龙化石是恐龙的化石。目前已在全球各大洲发现恐龙化石,包含南极洲在内。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已发现恐龙的化石,但当时并不晓得这些石头的真实面目。古代中国人将恐龙化石认为
  • 虎口脱险《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1966年出品的法国喜剧电影,讲述1942年英国空军一架轰炸机在巴黎上空被击中,机上乘员在几名巴黎市民的帮助下突破德国纳粹占领军的重重围追堵
  • 国家认同国族认同(又称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又可称为“国家身份”、“民族身份”、“国族身份”)是人对于国家或民族的归属感或认同感。这是种将国族视为一凝聚整体的观念,通常以一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