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色

✍ dations ◷ 2025-09-03 04:49:58 #五方色
道教和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五色,即:青(蓝,或偏绿)、赤(大红)、白、黑、黄;道教将五行与五色配比,敷衍出诸多内涵,比如与五方相配,认为五色各代表一个方位,故又叫五方色。五方色文化同时也在汉字文化圈内传播,并成为朝鲜族的民族五色。道教将五色与五行相配,利用五行生克来解释五色的生克。这套理论应用于五方,称为五方色,分别是:青(东)、赤(南)、黄(中央)、白(西)、黑(北)。这套理论应用于解说王朝的更迭,称为“五德”,例如周朝属火德(赤色),秦朝属水德(黑色),故秦代周(水克火)是自然之规律。五方色有五方正色与五方.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间(jiàn)色(古书亦写作“閒色”)之分。孔夫子曾说“恶紫夺朱”,南梁皇侃在《论语义疏》中就依次明确了一套正色、间色的理论,认为“青、赤、白、黑、黄”是正色,而以“绿、红、碧、紫、缁”为相对应的间色,在正式用色上都用正色,而不用间色。他认为,孔夫子所谓的“恶紫夺朱”,是谓紫为间色,赤为正色,形容以邪代正,是值得厌恶的。五方色(朝鲜语:오방색 obangsaek)理论在朝鲜半岛较为流行,成为朝鲜族的传统文化色彩,常被应用在韩服上。目前其英文翻译“obangsaek”就是欧美国家根据韩语来音译的。佛教五色和道教五色较为相近,故佛教传入汉地后,两者趋同,藏地亦受影响。传统佛教五色中的“橙色”在汉传、藏传佛教中多用黑色、桦色(黑黄色)代替。中国端午节有系五色缕的习俗。五色缕,又名五色缕、五色线、五色糸、五彩线、长命缕等,是以五色相配所结的线缕,佩戴在手腕上、脚腕上或身上,常用为招祥避厄的护身饰物。佛教中也有五色缕,受到道教的影响,佛教五色缕也时有应用道教的五色。线缕在后世也可串以水晶、珠子,称为五行珠等。1906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的国旗,即五色旗。五色旗所用的五色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象征五族共和,按照民国政府的解释,这五色同时也是五族各自喜欢的颜色。此后国内制定的各种政府机构官方旗帜,也多用到这五色。1932年,日本扶持东北满洲国傀儡政府,提出五族协和,也采取传统五色作为旗帜,但对各个颜色有新的解释:和族(红色)、汉族(蓝色)、蒙古族(白色)、朝鲜族(黑色)、满族(黄色)。

相关

  • 主要药物分类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英语: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TC),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ATC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
  • 加拿大环境部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部(英语: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法语:Environnement et Changement climatique Canada),是加拿大政府负责协调环境政策和方案,以及保护并提高
  • 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甲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79年出版的常用字和字体标准,内收4808字。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乙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82年12月出版的次常用字和字体
  • 孤雌生殖单性生殖又称为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是动物或植物的卵子,不经过受精过程,而单独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与一般无性生殖稍有区别。单性生殖一般发生在多种植物和无脊椎动物
  • 特伦托特伦托(意大利语:Trento;又译为天特)是位于意大利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西南部的市镇,为特伦托省首府,面积157平方公里,人口110,142人(2005年)。罗马教廷于1545至1563年在此召开大公
  •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指中国在明代早期1405年至1433年间的七场连续的大规模远洋航海,跨越了东亚地区、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各地,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航海项
  • 激情激情 (英语:Passion),源自于古希腊动词πάσχω(paskho),意思是遭受或是承受某种情绪,适用于某人或某事非常强烈的感觉。激情是种强烈的情绪,其中包括驱使自己的感觉、充满热忱或
  • 蕃薯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又名地瓜、甘薯、红薯、红苕、白薯,中国农业部系统称之为甘薯,中国食品工业称之为红薯)为旋花科番薯属的一种,是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
  • 返婴癖返婴癖(英语:Paraphilic infantilism或autonepiophilia)又称成年婴儿综合症(英语:adult baby syndrome)是一种涉及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成为类似婴儿的型态的性欲倒错或心态。行为可能
  • 709年前9世纪 | 前8世纪 | 前7世纪前720年代 前710年代 | 前700年代 | 前690年代 前680年代前714年 前713年 前712年 前711年 前710年 | 前709年 | 前708年 前707年 前706年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