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方色
✍ dations ◷ 2025-10-19 23:21:09 #五方色
道教和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五色,即:青(蓝,或偏绿)、赤(大红)、白、黑、黄;道教将五行与五色配比,敷衍出诸多内涵,比如与五方相配,认为五色各代表一个方位,故又叫五方色。五方色文化同时也在汉字文化圈内传播,并成为朝鲜族的民族五色。道教将五色与五行相配,利用五行生克来解释五色的生克。这套理论应用于五方,称为五方色,分别是:青(东)、赤(南)、黄(中央)、白(西)、黑(北)。这套理论应用于解说王朝的更迭,称为“五德”,例如周朝属火德(赤色),秦朝属水德(黑色),故秦代周(水克火)是自然之规律。五方色有五方正色与五方.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间(jiàn)色(古书亦写作“閒色”)之分。孔夫子曾说“恶紫夺朱”,南梁皇侃在《论语义疏》中就依次明确了一套正色、间色的理论,认为“青、赤、白、黑、黄”是正色,而以“绿、红、碧、紫、缁”为相对应的间色,在正式用色上都用正色,而不用间色。他认为,孔夫子所谓的“恶紫夺朱”,是谓紫为间色,赤为正色,形容以邪代正,是值得厌恶的。五方色(朝鲜语:오방색 obangsaek)理论在朝鲜半岛较为流行,成为朝鲜族的传统文化色彩,常被应用在韩服上。目前其英文翻译“obangsaek”就是欧美国家根据韩语来音译的。佛教五色和道教五色较为相近,故佛教传入汉地后,两者趋同,藏地亦受影响。传统佛教五色中的“橙色”在汉传、藏传佛教中多用黑色、桦色(黑黄色)代替。中国端午节有系五色缕的习俗。五色缕,又名五色缕、五色线、五色糸、五彩线、长命缕等,是以五色相配所结的线缕,佩戴在手腕上、脚腕上或身上,常用为招祥避厄的护身饰物。佛教中也有五色缕,受到道教的影响,佛教五色缕也时有应用道教的五色。线缕在后世也可串以水晶、珠子,称为五行珠等。1906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的国旗,即五色旗。五色旗所用的五色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象征五族共和,按照民国政府的解释,这五色同时也是五族各自喜欢的颜色。此后国内制定的各种政府机构官方旗帜,也多用到这五色。1932年,日本扶持东北满洲国傀儡政府,提出五族协和,也采取传统五色作为旗帜,但对各个颜色有新的解释:和族(红色)、汉族(蓝色)、蒙古族(白色)、朝鲜族(黑色)、满族(黄色)。
相关
- 奥斯卡·明科夫斯基奥斯卡·闵可夫斯基(Oskar Minkowski 1858年1月13日-1931年7月18日)德国生物化学家、布雷斯劳大学教授,胰岛素的发现者。数学家赫尔曼·闵可夫斯基的哥哥、天天物理学家鲁道夫·
- 流感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常简称流感疫苗,是针对流行性感冒的疫苗。 因为流感病毒变化的速度很快,一年会发展新的流感疫苗两次。大部分状况下,疫苗有中度到高度的保护力;然而每年情况略有
- 吸虫纲见内文吸虫(学名:Trematoda)是寄生虫的一种,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动物的总称,也称为瓜仁虫。一些吸虫也被称为二口虫(拉丁语:Distoma)。其名由来是因为它的口吸盘和腹吸盘都被认为是口
- 发现化学元素发现年表将各种化学元素的发现按时间顺序列出。其中元素发现的时间以提炼出元素单质的时间为准,因为元素化合物的发现时间无法准确定义。表中列出了每种元素的名称、
- 实验服实验服又叫作实验衣,是指用于在进行实验时保护身体和里面衣服的工作服。一般都是长袖、及膝,颜色一般为白色,故亦称白大褂。一般多以棉或麻作为制作材料,以便于可以用高温的水来
- 疋疋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〇三个(五划的则为第九个)。就繁体及简体中文中,疋部归于五划部首。疋部通常是从上、下、左方均可为部字。当上、下方
- 无机盐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除了碳、氢、氮和氧之外,也是生物必需的化学元素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等生命活动的主要元素,约占人体体重的4.4%。它们可以
- 阿方斯·比拉姆·德康多尔阿方斯·比拉姆·德康多尔(Alphonse Pyramus de Candolle,1806年10月28日-1893年4月4日)为法国-瑞士植物学家。
- 英·玛哈英·玛哈(英语:Ian McHarg,1920年11月20日-2001年3月5日),苏格兰景观建筑师和著名作家,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系创始人(此系在1920年代已有)。2000年日本国际奖得主。
- 约翰·阿塔·米尔斯约翰·阿塔·米尔斯(英语:John Atta Mills,1944年7月21日-2012年7月24日),加纳总统。米尔斯出生于加纳西南部城市塔夸,1967年在加纳大学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后获得伦敦亚非学院法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