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龙

✍ dations ◷ 2025-11-10 23:20:01 #柳成龙
柳成龙(1542年11月7日(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初一)-1607年6月7日(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字而见,号西厓,安东丰山(今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丰山邑)人,是朝鲜王朝时期的政治家。他是柳仲郢的次子,曾于朝鲜宣祖时期担任领议政一职。封号丰原府院君,死后谥号文忠。少年时,曾向著名儒学学者退溪先生李滉学习儒学,获得李滉的高度赞赏。1557年柳成龙中乡试,1563年中生员进士试,1564年中生员会试,1566年及第,选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1573年父亲去世而丁忧,1575年丧期满后两次拒绝出仕,次年才接受弘文馆校理的任命。1589年,郑汝立谋反案爆发,西人党借机大加株连,柳成龙作为礼曹判书上疏解救。不久后调任吏曹判书,选派“沉静谨慎”的吴亿龄调查郑汝立谋反同党,挫败了郑澈等西人的阴谋。柳成龙于1590年担任右议政一职,执掌朝政。他在政治派别上属于东人党。在东人党成功击败西人党以后,他主张采取稳健的态度,与东人党内激进派意见不合,不久后东人党分裂为南人党和北人党,柳成龙成为了南人党的领袖。1591年,柳成龙提拔少年时的老相识李舜臣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这引起了与北人党相善的元均的不满。同时他还主张提拔了权栗,后者成为了战争期间的朝鲜军最高统帅——都元帅。1592年6月11日(格里历;万历二十年五月初二;儒略历1592年6月1日),柳成龙成为领议政。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之际,柳成龙历任领议政、都体察使(主管军事)等要职,主持朝鲜王朝的政治、军事,并负责来援明军的后勤补给。柳成龙是坚决的主战派,在碧蹄馆之战后依旧坚持催促明军进兵,但是最终明军没有继续前进。停战期间,元均勾结反对南人党的大臣,污蔑李舜臣,最终使得李舜臣被罢免。柳成龙争辩无效后上疏请辞,不被允许。1598年,丁应泰诬告朝鲜同日本同谋攻击明朝。宣祖有意要柳成龙赴北京辩解,柳成龙以被北人党攻击而拒绝。北人党借机大加攻讦,柳成龙被褫职,虽然两年后又复职,但是他已经无意于政治,不久后辞官回乡。1604年被封为二等扈圣功臣(用以表彰在万历朝鲜战争期间随同李昖逃亡的大臣),1607年去世。明军经理杨镐:汝国事,当使如柳某者辅之。朝鲜宣祖:将抱冤而死,地下相见,岂安于心?《宣祖修正实录》:成龙素负重望, 当国累年, 大为群小所惎。 初以使行之不自请为罪案, 而乘机构捏, 以无根之说、不近之谤, 肆意罗织, 终至于慈母投杼, 痛矣!柳成龙为官清廉,经常出资资助百姓。他被罢职的时候,因为没有路上吃的粮食,甚至要写信让家人运粮来,“子弟皆徒步,顚沛万状”。他在战争期间建议使用戚继光的练兵法练习军队(他倡议组建的“三手军”成为了朝鲜军队后来的主力),利用朝鲜多山的地形建造山城以作为防御,并请求恢复镇管制(朝鲜初期的一种军事体制)以维护军队的战斗力,可见他虽然不是军人,却对军事有着自己的见解。在战争期间提拔的李舜臣、权栗都成为了大将并被朝鲜王朝追封为一等宣武功臣(用以表彰万历朝鲜战争期间的将领)。其著作《惩毖录》,是柳成龙晚年对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执政的反省,其书名来自《诗经·周颂·小毖》的“予其惩,而毖后患”,意思是“我必须深刻吸取教训,用以免除后患”。其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是也有人认为柳成龙在该书中掩饰自己的过失,攻讦别人,特别是明军将领。(这可能与双方在战和问题上的态度不同有关)其原稿被韩国指定为第132号国宝。他还编纂了自己老师的文集《退溪集》、王氏高丽末期儒学者郑梦周的文集《圃隐集》等。柳成龙的后代有不少名人。韩国艺人柳时元是其后裔。日本艺人柳熺俊是其17世孙。围棋棋手柳时熏也是他的后裔。

相关

  • 细菌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拟菌病毒科拟菌病毒科(学名:Mimiviridae)是核质巨DNA病毒的一个科,成员均为巨大病毒,包含拟菌病毒、Klosneuvirus(英语:Klosneuvirus)、Cafeteriavirus(英语:Cafeteriavirus)、图邦病毒等,可能还包
  • 招聘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当中过程包括招聘广告、二次面试、雇佣轮选等。负责招聘工作的称为招聘专员(Recruiter),他们是人力资源方面专家,或者是人事部的职员。聘请的最后选择
  • 异步通信异步通信(英语:Asynchronous conferencing)是科学领域中正式使用的术语,特指以计算机为介质,沟通,协作和学习,在互动贡献者中有一定延迟的技术。与之相对的是同步通信,同步会议指各
  • 德鲁兹人阿拉伯语 希伯来语 (以色列) 英语 (美国和澳大利亚)德鲁兹派(阿拉伯语:الدرزية‎),是中东的一个源自于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独立宗教教派,德鲁兹派的教义受到基督教和
  • 奥斯瓦尔德·希尔奥斯瓦尔德·希尔(德语:Oswald Heer,1809年8月31日-1883年9月27日),瑞士地质学家和自然学家。早年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接受培养神职人员的教育,还曾获得理学和医学学位。为古植物学
  • 东圣吉16号事件东圣吉16号事件是一起渔业纠纷事件,发生于2016年4月25日,屏东琉球籍渔船“东圣吉16号”在冲之鸟礁(日方称“冲之鸟岛”)东南东约150海里(280千米)国际水域作业时遭到日本公务船扣
  • 中华意识华夷秩序,或称华夷之辨、夷夏之辨、天下秩序、夷夏大防,原是上古中原人用于区辨中原华夏与蛮夷的一种概念。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有三个:血缘,地缘,以及衣饰、礼
  • 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常驻联合国代表,又名常驻联合国大使(英语: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UN ambassador),是全世界各国派遣驻守美国纽约市联合国总部的代表或大使,也包括各
  • 中华民国公营事业中华民国的公营事业,是指由中华民国与辖下各级地方自治团体全资成立或出资超过半数的公司或事业机构。“公营事业”其实是“公有营业机关”和“公有事业机关”的合称,前者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