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 dations ◷ 2025-08-26 18:21:40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塞尔维亚语:Марина Абрамовић,Marina Abramović,1946年11月30日-),出生于南斯拉夫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是位行为艺术家。自1970年代开始活跃至今,从事行为艺术40年,被人称为“行为艺术之祖母”(英语:grandmother of performance art)。现任巴德学院讲师。玛丽娜的表演探讨著表演者与观众间的微妙关系、身体的极限与想像的各种可能性。

1975年,29岁的玛丽娜受到知名的画廊经营人维丝‧司马斯(Wies smals)邀请参加电视秀。当她坐着飞机抵达荷兰,来接她的人自称乌雷,本名是法兰克‧乌维‧雷斯潘(Frank Uwe Laysiepen)。乌雷出现时两边脸不一致,左半边是胭脂味的阴性形象,右边则是蓄胡的阳性形象,这让玛丽娜立刻引起兴趣。

1975,诺威萨德学院接获杂志报导,将《节奏四》以内容过于裸露为由计划投票开除玛丽娜,于是她主动辞职。她决定离开出生地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前往阿姆斯特丹。

《节奏零》是玛丽娜在1974年于意大利 拿坡里展演的作品。年仅23岁的少女,创作出一个由信赖、脆弱与连结创造而成的艺术。表演现场是一个密闭空间,她站立在中间,而桌上有76个物件,根据人的意志代表取悦与折磨。其中有:一杯水、一件外套、一只鞋、一朵玫瑰,但也有刀子、刀片、铁锤,及一把枪,附上一颗子弹。旁边的说明书如此写着:“我是物品。你可以在我身上使用桌上的任何物品,我承担所有责任。时间是6小时。”表演刚开始很和缓,人们客气地给她一杯水喝,或是一朵玫瑰。但很快地,有个男士拿了剪刀把她的衣服剪破,然后他们拿起玫瑰尖部,刺进她的腹部。有人拿起刀片,割了她颈部的血,并喝下去。她平淡的说到:“当场没有人强暴我,因为那是一个公开的展览会场,而他们的妻子就在现场。”最后,有人拿着手枪装上子弹,对着玛丽娜的太阳穴,有人阻止他,他们开始打起来。时间截止时,玛丽娜赤裸著上身,流着鲜血,脸上眼泪不停的流,当她走向群众,人们开始逃跑、避开,他们无法面对她,身为普通人的她。这场表演带来舆论的哗然,人们或批评人性的恶劣,或嘲笑玛丽娜对艺术的付出却换来凌虐。但玛丽娜只以此解释她所认为的艺术行为:“人们总是害怕简单的东西,我们害怕痛苦、我们害怕受苦,我们也害怕死亡。所以我做的事是——向观众展现这一类的害怕,利用观者的能量,将我的身体推到极限,然后在恐惧中解放了我自己。”

1975年,玛丽娜在哥本哈根参加夏洛特堡艺术节(Charlottenborg Festival)表演《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嘲讽当代过于虚伪的美学,而着重在作品内容。该作品意旨在摧毁美的形象,被誉为受达达主义影响,预知之后的后现代主义。玛丽娜全裸坐在观众前,一手握着金属梳子,用力梳着头发,直到扯下好几撮头发,与此同时说着:“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此作品成为玛丽娜第一部表演影片。同年春天,发表《解放声音》(Freeing the Voice) ,她身穿一袭黑,躺在一个床垫上,将头靠在边缘,使劲全力的喊叫。

1976年夏天,玛丽娜受邀参加第三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演出《空间中的关系》(Relation in Space),玛丽娜与乌雷面相对方站立,并同时跑向对方,两个赤裸身体重复交错,制造单纯的声响,速度加快后,两者冲撞。

隔年,1977年基于《空间中的关系》推出《空间中的干扰》在杜赛道夫(Dusseldorf)艺术学院表演。同样两人赤裸,跑向对方,不过这次不是冲撞对方,而是在跑向旁边的厚重木墙。观众可以看到表演者,而表演者只能看到墙壁。六月,他们到波隆那市立当代艺术美术馆展示《无法估量》,乌雷在博物馆的门口盖了两个高约三米、直立的箱子,大幅缩窄入口,而两人一丝不挂地站在入口的两边,每个入场的观众必须经过他们之间,观众必须选择要面对女性背对男性,或反之。他们如博物馆的门柱,玛丽娜说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没有艺术家,就不会有博物馆。

《空间中的扩张》,于卡塞尔,这次不再跑向对方,而是背对背的冲刺,各自撞向一根四米高的木柱。接着倒退回到原点,再重新冲撞。空心的木柱里放着扩音器,撞击声响彻会场,刚开始他们能够随撞击移动木柱,但后来渐渐不行。乌雷突然中途离场,舞台变得空荡,玛丽娜有更多的起跑空间,并更用力地撞向木柱,木柱再次移动了,全场一千名观众激动鼓掌。

同年秋天,科隆艺术博览会表演《光/暗》。这次两人穿着白T恤、牛仔裤,面对彼此跪坐后开始轮流赏对方巴掌。每次赏巴掌之后,会在自己的膝盖上拍一下,如一个节拍。

1978年,《空间中的切割》于奥地利H—人性艺廊,一条巨大的松紧带钉在墙上的两端,松紧带缠在乌雷的腰部,他全力跑向墙壁,当到达极限,松紧带会啪的一声将他拉回原地,仿佛要挣脱残酷的命运。同时玛丽娜穿着宽松的衬衫和长裤,双肩下沉,眼神空洞一副漫不在乎的样子。当表演大概十五分钟后,他们安排一个全身黑衣的男人用飞踢将玛丽娜击倒,他们想知道会不会有人过去帮忙,但始终没有人上台。

1980年,玛丽娜与乌雷合力创作:《能量》,两人共执一套弓箭,弦绷得紧紧的,乌雷一放手,箭就会射入玛丽娜的胸膛。场上有伤人的刀、枪、弓箭,也有绝对的信任以及爱情的力量。

2011年5月31日至2011年11月27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参加了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个人结构展,奥地利总统及众多随员、艺术界专业人士等均有到场。

与其同台展出的艺术家还有卡尔·安德烈(Carl Andre)、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劳伦斯·维纳(Lawrence Weiner)、李禹焕(Lee Ufan)、赫尔曼·尼特西(Hermann Nitsch)、阿努尔夫·莱纳(Arnulf Rainer)、雷内·雷尔特梅尔(Rene Rietmeyer)和幸鑫等。

2010年3月14日至2010年5月31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回顾展于著名的纽约MoMA(纽约现代美术馆,New York Modern Museum of Art)举办。

本次大型回顾展由阿布拉莫维奇40年来的近50件作品文献,41位青年艺术家对阿布拉莫维奇经典作品的重新演绎,以及她的新作品《艺术家在场》()三部分组成。

从开展之日起,阿布拉莫维奇每日都坐在馆里,直到闭馆。人们排队与她对坐、凝视,正如欣赏一幅阿布拉莫维奇的自画像一般。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被指与崇拜撒旦的信仰有关:报导指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涉嫌参与一种名为“Spirit Cooking”的黑巫术仪式,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被指曾向其他人发邀请去参加这个仪式。而过往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亦曾出版过一辑名为“Spirit Cooking with essential aphrodisiac recipes (complete portfolio), 1996”的作品。

但事实上,Spirit Cooking 只是把奇异的诗以猪血写在墙上的古怪作品,不过是玛丽娜众多的表演与创作之一而已,而玛丽娜自己在创作时事实上也参考了许多像是基督教、印度教、佛教、澳洲原住民等等,而这些并不代表玛丽娜就是基督徒、佛教徒、萨满,这个争议只不过是政治上有意塑造,为了影响选情而毫无根据的阴谋论罢了。

相关

  • 珍妮特·罗利珍妮特·戴维森·罗利(英语:Janet Davison Rowley,1925年4月5日-2013年12月17日),美国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血液学家和教授。她于1946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学士学位,2年后
  • 张景岳张介宾(1563年-1642年),字景岳,又字会卿,别号通一子,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医学大家。张介宾祖籍四川绵竹。明朝初年,张家因军功而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 ,故移居会稽城东
  • 鲁路修·兰佩洛基鲁路修·兰佩洛基(ルルーシュ・ランペルージ,Lelouch Lamperouge)是日本动画《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中的主角。原为不列颠帝国第十七位继承人,但为了替妹妹娜娜莉创造幸福
  • 孔德绍孔德绍(6世纪-621年),隋朝、窦夏官员,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孔子的三十五代孙,孔宗笵的孙子。孔德绍有清才,在隋炀帝时官至景城(今河北省沧州市崔尔庄镇景城村)县丞。后来投靠窦建
  • 段连城段连城(1926年-1998年),男,云南昆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家、政治人物。1948年,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1949年回国,在国际新闻局从事宣传工作。1951年,到朝鲜开城中国人民志
  • 坦桑尼亚国徽坦桑尼亚国徽的中心图案为一面有非洲特色的盾徽,分为四个部分:最上方黄地 (象征矿产),中间有象征自由的火炬;下为坦桑尼亚国旗;然后是象征土地的红地,绘有矛、斧头和锄头;最下方的水
  • 高永高永(1966年7月3日-),台湾男性漫画家及作家,英文名“Kao Yung”,出生于台中县大甲镇(今台中市大甲区)。身高170cm,体重55kg,血型O型,星座巨蟹座。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代表作为
  • 嫌疑人X的献身 (2017年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英语:),是一部于2017年上映的中国电影。该片改编自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由苏有朋执导,王凯、张鲁一领衔主演,林心如特别主演,2017年3月31日于中国大陆
  • 新高峰站新高峰站是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前进乡的一个铁路车站,邮政编码161407。车站建于1970年,有富西铁路经过该站,现办理客货运业务,车站及其上下行区间均未电气化。车站距离富裕站166
  • 3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