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慈悲

✍ dations ◷ 2025-08-26 10:24:48 #罗马人的慈悲

罗马人的慈悲(拉丁语:Caritas romana;意大利语:Carità Romana),是有关女性的劝喻性故事(英语:Exemplum),讲述了女子佩罗在其父亲西蒙被监禁并被判处死刑后,秘密地用人乳喂养父亲的故事。

这个故事记录在古罗马历史学家瓦莱里乌斯·马克西姆斯所著的《善言懿行录(英语:Factorum ac dictorum memorabilium)》中,是虔敬(英语:pietas)和罗马荣誉的表现。皮耶塔斯(英语:Pietas (goddess))神庙里也有此一主题的画。此外,在庞贝城出土一世纪的壁画和红土雕像也有佩罗和西蒙的主题,因此此一主题的艺术品在当时很常见,不过很难说这些艺术品是在马克西姆斯的《善言懿行录》之前还是之后。在罗马人当中,此一事件对应在伊特鲁里亚神话(英语:Etruscan mythology)中茱诺用人乳喂养成年的赫丘利的神话故事

罗马历史学家瓦莱里乌斯·马克西姆斯曾记录一个和此事件几乎一样的故事,后来普林尼长老(英语:Pliny the Elder)(公元23–79年)也曾重述:一个监禁的平民妇女被她女儿的人乳喂养。向司法当局回报此事后,妇女被释放了。当时狱卒有犹豫一下,怀疑自己看到的是“违背本性”(女同性恋)的举动,不过他后来的结论,认为这是天性下的第一反应,也就是爱自己的父母。

针对此一主题,有出现以父女为主角以及以母女为主角的艺术品,最后是以父女为主角的比较受欢迎。现代最早期描绘西蒙和佩罗的作品是在1525年左右,分别在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出现,创作使用的媒介很多,包括在各种媒体上出现,包括铜牌、壁画、雕刻、绘画、油画、陶瓷、镶嵌木饰和雕像。

德国的巴特尔·贝哈姆(英语:Barthel Beham)(1502–40)和塞巴尔德·贝哈姆(英语:Sebald Beham)(1500–50)兄弟以此为主题,创作了六幅画。巴特尔的第一幅画是在1525年,会联想到他因为被人指控是无神论而短暂入狱的事件。塞巴尔德在1544年重新发行这幅画,上面有二句话表示父亲的名字(Czinmon)以及此行动的意义(我靠我女儿的乳房才能生存。)。塞巴尔德在1526年和1530年曾二度绘制此主题的作品,1540年又再绘制一次。1540年的版本比贝哈姆兄弟其他的画(约40 x 25 cm)大上十倍,是公开的情色作品。西蒙的手绑在背后,他的背、肩膀和下半身被一块类似外套的布盖住,但他露出了胸脯以及乳头。佩罗站在西蒙的两膝之间,全裸,头发放下,下体的毛已刮过。她用左侧的乳房喂养西蒙。

之后十六世纪德国的艺术家也开始在油画中描绘此一主题,选择经典的半长格式,画出佩罗和古代女英雄之间的类比关系,佩罗也被列在“强大的女性”中,类似卢克丽霞、狄多、克娄巴特拉七世、友弟德传、莎乐美和大力拉(英语:Dalila)。这类作品的例子包括乔治·彭茨(英语:Georg Pencz)1538年的画,埃尔哈德·施韦策(Erhard Schwetzer)同一年的作品。彭茨在1546年的作品(目存放在斯德哥尔摩)。

早在1523年时,意大利的油画中也有类似主题的作品。公证处在公证过世的彼得罗·卢纳(Pietro Luna)财产时,有提到“一幅镀金画框中的大画布,画中有位喂养老人的妇女。”。另外一幅画也正确的识别为“女儿喂养她的父亲”,是公证员在公证微型画家加斯帕罗·塞吉齐的庄园时列出的。不过这些画后来没有留下来。

巴洛克前期艺术家卡拉瓦乔受那不勒斯仁慈山教堂协会的委托,在祭坛作品《七件善事》中加入此一情节。关于卡拉瓦乔画在画中的肖像,可能受到画家佩里诺·德尔瓦加(英语:Perino del Vaga)的启发,卡拉瓦乔在1605年留在热那亚期间曾看过佩里诺的罗马慈善壁画。继卡拉瓦乔的祭坛之后,罗马人的慈悲绘画的热潮从1610-12年开始,并传遍意大利、法国、荷兰南部和乌得勒支,甚至吸引了西班牙画家如胡塞佩·德·里贝拉和后来的巴托洛梅·埃斯特班·穆里罗。鉴于1610年之前没有这类的绘画,卡拉瓦乔的祭坛画激发了一股持续两个世纪的时尚。尽管如此,这个受到许多卡拉瓦乔主义者所青睐的主题,在历史上一直被忽视。乌得勒支卡拉瓦格主义(英语:Utrecht Caravaggism)、格里特·范·洪索斯特(英语:Gerard van Honthorst)和亚伯拉罕·布隆梅特都画了相同主题的画,曼弗雷迪(Manfredi)也是如此。此外,有九幅《罗马人的慈悲》主题的画似乎是由当代著名的画家圭多·雷尼(1575-1625年)和其工作室所绘制的。

彼得·保罗·鲁本斯和他的追随者们至少画了三个版本。鲁本的追随者多半是复制鲁本1630年的版本(目前收藏在阿姆斯特丹),但他们的画中,在女子佩罗的脚旁有一个熟睡的小孩,这个细节在原来的传说没有提到。这一元素是在17世纪时开始引入画中的,目的是避免人们用乱伦的角色来解释这种故事——尽管之前的画中也隐含着幼儿的存在,因为妇女是在哺乳期间。同时,婴儿的加入为故事增添了新的意义,因为三个人物代表三代的人,因此也可以被解释为人类三个时期的隐喻。在许多绘画和版画版本的《罗马人的慈悲》中,会包括一个婴儿或学龄前儿童(也许在波辛的《曼娜的聚会》中的男孩也是类似的脉络),这些画家包括尼科莱·托尼奥利(Niccolò̀ Tornioli、1598-1651年)、塞科·布拉沃(英语:Cecco Bravo)(1607–61), 老阿图斯·奎利努斯(英语:Artus Quellinus the Elder)(1609–1668)、路易斯·布尔洛涅(英语:Louis Boullogne)(1609–74)、让·科努(英语:Jean Cornu)(1650-1710)、约翰·卡尔·洛特(英语:Johann Carl Loth)(1632-98)、卡罗·西格纳尼(1628-1719)、阿德里安·范德沃夫(英语:Adriaen van der Werff)(1659-1722)、格雷戈里奥·拉扎里尼(英语:Gregorio Lazzarini)(1657-1730年)、弗朗切斯科·米格里奥里(英语:Francesco Migliori)(1684-1734年)、和约翰·彼得·韦伯(1737-1804年)。

比利时根特钟楼的小型附楼,年代至少在可以追溯到1741年,在在前门上方有一个此一主题的雕塑,称为mammelokker,是荷兰语中“吸奶者”的意义。

20世纪,约翰·史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1939年)中有类似罗马人的慈悲的内容,在小说的结尾,玫瑰香(莎伦的玫瑰)在谷仓的角落喂养一个又病和又饿的人。1969年由迈·丹西格(英语:Mai Dantsig)绘制的《游击队民谣(英语:Partisan Ballad)》中也有相呼应的内容。

1973 年的超现实主义电影《幸运的人(英语:O Lucky Man!)》中也有类似罗马人的慈悲的情节。主角挨饿时,牧师的妻子用人乳喂养他,而不是让他抢为了献祭而预备的食物。

庞贝的湿壁画
画家不明
西元第一世纪中

画家不明
(约1500年–1520年)

汉斯·塞巴尔德·贝哈姆(英语:Hans Sebald Beham)
(1544年)

Master with the Griffin's Head (约1546年)

彼得·保罗·鲁本斯
(约1612年)

扬·詹森斯(英语:Jan Janssens)
(1620年–25年)

德克·范·巴布伦(英语:Dirck Van Baburen)
(约1623年)

格尔奇诺(英语:Guercino)
(1661年前)

查尔斯·梅林(英语:Charles Mellin)
(约1628年)

彼得·范·莫尔(英语:Pieter van Mol)
(约1640年)

老阿图斯·奎利努斯(英语:Artus Quellinus the Elder)
(约1652年)

克里斯托夫·毛伊尔(英语:Christoph Maucher)
(琥珀材质,1690年)

让-巴蒂斯特·格勒兹
(约1767年)

约翰·佐法尼(英语:Johan Zoffany)
(约1769年)

芭芭拉·克拉夫特(英语:Barbara Krafft)
(1797年)

雷姆布兰特·皮尔(英语:Rembrandt Peale)
(1811年)

 

相关

  • 响岩响岩是一种喷出火成岩,属于碱性火成岩,由于沿其节理击碎时能发出各种悦耳的响声,所以被称为“响”岩。响岩具有斑状或隐晶结构,成分类似正长石,响岩在地球上分布并不多,都是小型岩
  • 鸵鸟目鸵鸟目(学名:Struthion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古颚下纲的一个目,包括很多巨大不能飞的鸟,如鸵鸟。这一目只包括一科一属,即鸵鸟属,原来鹤鸵、鸸鹋等动物亦属于这一目,但现在已
  • 饮食业饮食业又称餐饮业,是指负责在家以外的地方提供餐点的企业、商家或服务,包括餐厅、饭店、饮料店、外烩等各种形式。除了厨师外,还有侍应、外送员等从业员。
  • 椰(学名:)是棕榈科椰属的唯一种大型植物,椰子是椰树的果实,是一种在热带地区很普及的果实。椰子树的普及也在于其果实椰子可以在海中随风浪漂流上千公里后落地生根在离母树非常远
  • 循环定义循环定义是指用于定义某词语的词语最终需用某词语本身来定义的情形。循环定义无法产生新知,如果读者没有事先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就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语。因此,循环定义常被认
  • 圣彼得教堂 (罗斯托克)坐标:54°05′26″N 12°08′53″E / 54.09056°N 12.14806°E / 54.09056; 12.14806圣彼得教堂(德语:)是位于德国城市罗斯托克的一座教堂,也是罗斯托克历史最长的三座教堂之一,另
  • A.A.无添加协会A.A.为Anti Additive的缩写,意指“无添加物”,最早提倡无食品添加剂的概念起源于欧洲及荷兰,并以干净标签(德语:Clean Labelling)为食品认证的一环。A.A.无添加促进会为全球性协会
  • 方豪 (1910年)方豪(1910年9月15日-1980年12月20日),字傑人,后改杰人,笔名芳庐,绝尘,圣老。浙江杭县人,原籍浙江诸暨。中国现代天主教神父、历史学家。出生于基督教圣公会家庭,1920年1月9日,全家改信
  • The-Dream (艺人)特留斯·杨戴尔·纳什(Terius Youngdell Nash),生于1981年6月14日,知名于其艺名The-Dream,是美国的节奏布鲁斯、流行乐创作型歌手、唱片制作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罗金厄姆,由其母
  • 曲卓新曲卓新,字荔斋,山东省宁海州(今烟台市牟平区)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绪朝末科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1904年),会试登第94名,殿试为三甲17名进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授内阁中书。宣统年间,派充咨议局筹办处参事。民国初年,曾任北洋政府山东省财政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