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蒙·哈雷

✍ dations ◷ 2025-04-04 11:50:10 #1656年出生,1742年逝世,英格兰天文学家,英国数学家,英格兰物理学家,英国气象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皇家天文学家,牛津大学王后学院校友,英格兰无神论者,

爱德蒙·哈雷(英语:Edmond Halley/ˈɛdmənd ˈhæli/,1656年11月8日-1742年1月14日)是一位英国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气象学家和物理学家,曾计算出哈雷彗星的公转轨道,并预测该天体将再度回归。他也是第二任英国皇家天文学家,继承天文学家约翰·弗兰斯蒂德。

哈雷出生于伦敦肖迪奇一个富有家庭,他的父亲来自德比郡,是一个富裕的肥皂制造商。哈雷年幼时对于数学就很感兴趣,后来进入圣保禄学校读书。1673年他赴达牛津,进入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就读,他在毕业前就发表了关于太阳系和太阳黑子的研究论文。

爱德蒙·哈雷在1676年离开牛津,他首先拜访了南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并在那里研究南天星空。他在当地观察到水星凌日,并意识到可以用类似的金星凌日来确定太阳系的绝对规模。1678年5月,他返回英国。在接下来的一年,他代表英国皇家学会前往但泽(格但斯克)。此后他发表了包含341颗南天恒星的详细数据的《南天星表》,因为这份星表加上附属的星图,他获得了与第谷·布拉赫同样崇高的声誉。他被授予牛津硕士学位,并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爱德蒙·哈雷于1686年发表了关于他的第二篇论文,这篇论文的内容是信风和季雨。他学确定太阳的热能是大气层运动的动力,他还建立了气压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1682年,爱德蒙·哈雷与玛丽·图克结婚,并在伊斯林顿定居。在大多数时间里,他持续观察月球,但也对引力感兴趣。他试图证明开普勒定律。1684年8月,他去剑桥与艾萨克·牛顿讨论这个问题,牛顿称已在一篇论文中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没有发表。哈雷要求看这篇论文,却找不到了。他说服牛顿再写一篇,于是牛顿用两年时间写成了自己最伟大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皇家学会最初承诺会付钱出版该书,但书写成之后反悔,认为该书卖不出去,会让学会承受太大的经济损失。哈雷只好自己出钱出版该书。1691年,哈雷制作了一个潜水钟。哈雷和五个同事利用潜水钟,下降至60英尺深的泰晤士河中,并停留了一个半小时之久。因为这种潜水钟非常沉重,很少用在打捞工作中,但是他仍然持续改进它的设计 。

1691年,哈雷申请牛津大学担任萨维尔天文学教授,但是由于他支持无神论,遭到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蒂洛森(英语:John Tillotson)和艾德伟·斯蒂林弗利主教反对。后来数学家大卫·格雷戈里(英语:David Gregory (mathematician))获得该职务,并获得艾萨克·牛顿的支持。

1692年,哈雷提出了地球空洞说的构想,认为外壳约500英里(800公里)厚,内部由两个同心壳层和核心构成,直径分别是金星、火星和水星的大小 。他认为大气压力促使这些壳层互相分离,每个壳层都有自己的磁极,每个球体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哈雷猜想每一个壳层区域内都有大气,也都是明亮的,并推测极光是内部气体外泄造成的。

1693年,哈雷发表了一篇关于人寿保险的文章。他基于一个德国小城的完整数据纪录,来分析死亡年龄。这篇文章为英国政府出售人寿保险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因为这样一来英国政府才能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哈雷的这篇文章对保险统计科学有深刻的影响。约翰·格朗特随后推广了他的研究工作,该成就现在被视为人口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1698年,他受命担任一艘探险船的船长,目的是研究地球的磁场。后来因为部下反抗,爱德蒙·哈雷于1699年7月被迫回到英国 。爱德蒙·哈雷在1699年9月再次大西洋的航行。他一共花了两年的时间在大西洋上从北纬52度一直航行到南纬52度。1701年,他发表了《通用指南针变化图》。

1703年11月爱德蒙·哈雷被任命为牛津大学的萨维尔几何学教授。1705年,爱德蒙·哈雷发表论文,指出1456年、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彗星其实是同一颗彗星,并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重返。当这颗彗星于1758年重返后被命名为哈雷彗星,而这时哈雷已经去世17年了。

1706年,哈雷已经学会了阿拉伯语,完成了爱德华·伯纳德展开的阿波罗尼奥斯翻译工作。1710年,他获得了名誉法学博士的学位。

1716年,哈雷提议使用詹姆斯·格雷葛里在《光学进展》(类似格里望远镜的设计)描述的方法,利用金星凌日来精确测量地球和太阳的距离。1718年,他通过比较自己的天体测量数据和古希腊的数据发现了恒星自行运动现象。他认为大角星和天狼星在1800年内有显著的移动。

1720年,哈雷继约翰·弗兰斯蒂德被命名为皇家天文学家,直到1742年逝世前,他都担任该职位。爱德蒙·哈雷被葬在伦敦东南的圣玛格丽特教堂。

相关

  • 梅毒梅毒是一种细菌型的性感染疾病,病原体是螺旋菌菌种梅毒螺旋体(英语:Treponema pallidum)的一种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pallidum)。其病原体最早是由德国的埃里克·霍夫曼(英语:Eri
  • 射精管射精管(ejaculatory ducts)是人体内输送精子的生殖管道的一部分,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腺的排泄管汇合而成。与输精管相同,人体有一对射精管,在射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精子是由
  • 波士顿新英格兰波士顿(英语:Boston)为美国马萨诸塞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U.S. state))首府,占地面积 48平方英里(124 km2),2018年居民总数为694,583位,是马萨诸塞乃至新英格兰地区人口最
  • 硝化甘油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C3H5N3O9),又称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酸丙三酯,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药。1847年由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发明。常有人
  • 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病(NF)有三种情况,其肿瘤于神经系统生长。 这三种类型是神经纤维瘤I型(NF1),神经纤维瘤II型(NF2)和神经鞘瘤。 在NF1中症状包括皮肤上的浅褐色斑点、腋窝和腹股沟有斑、神
  • 世界自杀防治日世界自杀防治日是在9月10日的疾病意识日,目的是在全世界采取行动来预防自杀,自2003年起全球各地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国际自杀防治协会(英语: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ici
  • 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砜(英语:Tetradifon,也叫做四氯二苯砜,化学名2,4,5,4'-四氯二苯基砜)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开发于20世纪70年代,对哺乳动物也有毒性。
  • 纳尔逊纪念柱纳尔逊纪念柱(Nelson's Column)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高51.59米,纪念死于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的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纳尔逊纪念柱兴建于1840年到1843年,由威廉·莱尔
  • 耳闸耳闸位于河北区新开河与子牙河交汇处。始建于1919年,其主要目的在于泄洪,也是天津市区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而后于老耳闸之东侧新建新耳闸。目前老耳闸作为古建筑得以保留、其
  • 原丝体原丝体是一个如线一般的细胞串,是苔藓植物(Bryophytes)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单倍体(gametophyte)(配子体)阶段。当一个苔类(Liverworts)或藓类(Mosses)开始从孢子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