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坌坑文化

✍ dations ◷ 2025-11-18 08:21:45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中最早的一层,名称来自大坌坑遗址。该文化的分布地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和附近岛屿一带。从各遗址或研究所得的推测年代不一,大致上约于7,000年前-5000年前左右。因出土的文物于陶器口有绳纹,又称为绳纹陶文化。大坌坑文化可能涉及南岛语族起源,是可能的原南岛语族人群。此文化在各地与不同时间有所差异,可以分成:大坌坑、八甲、凤鼻头(菓叶)、月眉等地方类型。可见大坌坑文化的遗址包括:新北市的大坌坑遗址;台北市的芝山岩遗址;台南市的南关里遗址与八甲遗址;澎湖县的菓叶遗址;高雄市的凤鼻头遗址;以及台东县的长光遗址等。

相关

  • 危险素数安全素数是满足2p+1形式的一类数,在这里p也是素数。(相反地,素数p叫做索菲热尔曼素数。)开始的几个安全素数是:之所以叫它们是“安全”素数,是因为它们在加密算法中的运用:某些约数
  •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Tonsillitis),或称扁桃腺炎,通常会快速发病。扁桃体炎属于咽炎的一种。其症状包括咽喉痛、发烧、扁桃腺肿大、吞咽困难、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英语:Lymphadenopathy)。并发症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疾病过程其特点是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持续性地升高(多于1500嗜酸性粒细胞/立方毫米),没有明显的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两种形式:心内膜纤维
  • 纺锤丝纺锤丝(英语:spindle fiber),指真核细胞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构成纺锤体的丝状微管结构。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剑桥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勋衔:Cantab)为一所座落于英国剑桥郡剑桥市的研究型大学。它是英语世界中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也是世界现存第四古老的大学。剑桥大学的起
  • 披毛犀Rhinoceros tichorhinus (Fischer)披毛犀(学名:Coelodonta antiquitatis),又名长毛犀牛,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生存于更新世,并在冰河时期存活了下来。披毛犀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而其
  • 胚种论泛种论,或称胚种论、宇宙撒种说(英语:Panspermia,希腊语:πανσπερμία ),是一种假说,猜想各种形态的微生物存在于全宇宙,并借着流星、小行星与彗星散播、繁衍。在泛种论相关
  • 联会联会是指在生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为了让子代基因多样性,两条同源染色体侧向连接并排配对的过程。配对时会发生染色体互换并造成同源重组。 在联会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形成一
  • 郡委会都会与非都会郡(Metropolitan and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是英格兰四种行政区划层级的其中一级,为特定地方政府的管辖区域。此层级依当前的立法状态而有多种不同的区划型态
  • 流行性疾病流行病(Epidemic)指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疾病,但不一定为传染病。流行病可以只是在某地区发生,亦可以是全球大流行。欧洲语言中,辞源均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epidemic,法语的épidém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