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或工业化国家、高收入国家、经济较发达的国家(MEDC)、先进国)是指相对于其他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而言,具有较高生活水平、发达经济和先进技术基础设施的主权国家。最常见的评价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人均收入、工业化水平、广泛的基础设施数量和一般生活水平。目前国际上对发达国家的定义依然存在争议。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人均名义GDP(以2021年为例)达两万美元可做为一个最起码的门槛——与美国于1960年代的发展水平类似。
发达国家通常拥有更先进的后工业经济,亦即服务业(第三产业)比工业(第二产业)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该点发与展中国家形成对比,后者通常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甚至是前工业化或仍然是农业化的国家,其中一些国家可能被定义为最不发达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截至2015年,发达经济体占全球名义GDP的60.8%,若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则为42.9%。
经济标准往往导地位,当中又包含两个次标准:一为人均收入,即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通常较高;二为工业化:即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通常是其境内的主导产业。但近年来亦越发流行使用人类发展指数作为衡量标准,该指数主要结合一国的人均收入、预期寿命及受教育水平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赋分。按照该标准,发达国家即人类发展指数达“极高”的国家。然而,该指数亦有不足之处,如人均净财富(英语:List of countries by wealth per adult)及货品相对质量则没有被纳为赋分项。亦正因如此,部分发达国家(如七国集团)的人类发展指数国际排名可能会偏低。
根据联合国统计司(英语: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的说法。
在联合国系统内,没有指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既定公约。
而且它也指出:
指定“发达”和“发展中”是为了统计上的方便,不一定表示对某一国家或地区在发展进程中所达到的阶段的判断。
与发达国家概念相关的术语包括 “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较发达国家”(MDC)、“经济较发达的国家”(MEDC)、“全球北方国家”、“第一世界国家”和 “后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这个词可能有些含糊,因为工业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难定义。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英国,其次是比利时。后来它进一步扩散到德国、美国、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然而,根据一些经济学家,如杰弗里·萨克斯的观点,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鸿沟主要是20世纪的现象。
马瑟斯·瓦克尔纳格尔(英语:Mathis Wackernagel)将国家的二元标签称为“既不是描述性的,也不是解释性的。它只是对GDP迷信的一种不经意和具有破坏性的认可。在现实中,不存在两种类型的国家,而是有200多个不同的国家,它们都面临着相同的自然法则,但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特点”。
综合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机构发布的资料来看,发达国家/地区有以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