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

✍ dations ◷ 2025-10-24 01:35:34 #1835年出生,1880年逝世,波兰作曲家,波兰小提琴家,浪漫主义作曲家,卢布林人,波兰犹太人,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波兰语:Henryk Wieniawski,1835年7月10日-1880年3月10日),波兰作曲家、小提琴家。

1835年7月10日维尼亚夫斯基在波兰俄属卢布林诞生。犹太人。

1840年5岁开始学小提琴。

1843年8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在巴黎期间,维尼亚夫斯基在母亲举办的沙龙结识了侨居法国的波兰精英,音乐家肖邦和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

1848年13岁荣获巴黎音乐学院金奖毕业,和他的兄弟、钢琴家约瑟夫·维尼亚夫斯基一同举行巡回演出。

1847年,维尼亚夫斯基完成并出版第一部作品:Grand Caprice Fantastique。

1860年完成 Légende(Opus 17),献给情人伊萨贝拉·汉普顿(Isabella Hampton),同年与其结婚。

1860年应俄罗斯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邀请,迁居圣彼得堡。维尼亚夫斯基在圣彼得堡指挥俄罗斯音乐院(俄语:Русское музыкальное общество)的交响乐团和弦乐四重演奏乐队,并招收门生教授小提琴,直至1872年。

1872年至1874年维尼亚夫斯基和鲁宾斯坦在美国巡回演出。

1875年维尼亚夫斯基接替亨利·维厄当成为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侨居布鲁塞尔期间,维尼亚夫斯基健康欠佳。

1879年4月维尼亚夫斯基在奥德萨举行告别音乐会。

1880年维尼亚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葬华沙波瓦兹基墓园(英语:Powazki Cemetery)。

维尼亚夫斯基发明了演奏小提琴的独特的持弓法,称为“维尼亚夫斯基持弓法”(有时被误称为俄罗斯持弓法);维尼亚夫斯基教学生运用这种持弓法轻松地演奏“魔鬼的跳弓”。

1935年在华沙举行了第一届以维尼亚夫斯基命名的小提琴比赛。从1952年开始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每5年举行一次。

1952年波兰发行一枚维尼亚夫斯基纪念邮票。

1979年波兰发行一枚面值100兹罗提的维尼亚夫斯基纪念硬币。

在波兰琴斯托霍瓦河谷有“维尼奥夫斯卡镇”纪念他。

相关

  • 刑事刑事指有关刑法的事务,具体可以指:
  • ISO 639-2ISO 639-2:1998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639 语言编码标准的第二部分,为各语言和语系所订定的 3 字母语言代码。 ISO 639-2 的注册机构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有 22 种语言同时在
  • 赵玉芬赵玉芬(1948年-),河南淇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家、政治人物,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原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是当时最年轻的
  • 谢广明谢广明,北京大学工学院智能控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智能仿生机器人和多机器人系统与控制等。1996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
  • 弗兰茨·迈恩弗兰茨·尤利乌斯·费迪南德·迈恩(Franz Julius Ferdinand Meyen,1804年6月28日-1840年9月2日)是一位德国医师、植物学家与鸟类学家。出生于东普鲁士蒂尔西特(Tilsit,现在的苏维
  • 阿尔孔塔尔阿尔孔塔尔(西班牙语:Alcóntar),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阿尔梅里亚省的一个市镇。 总面积94km2, 总人口611人(2001年),人口密度7人/km2。
  • 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伊斯比尔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伊斯比尔(阿拉伯语:علي أحمد سعيد إسبر‎,1930年1月1日-),笔名阿多尼斯(أدونيس‎、Adunis),叙利亚诗人、思想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
  • 东蓝鸲东蓝鸲(学名:)是鸫科蓝鸲属下一种生活在北美洲的小型鸟类,它是纽约州和密苏里州的州鸟。东蓝鸲体长在16~21厘米(6.3~8.3英寸)之间,翼展为25~32厘米(9.8~12.6英寸),体重一般在27~34克(0.95~1.2
  • 学院桥学院桥(意大利语:Ponte dell'Accademia)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四座横跨大运河的桥梁之一,位于大运河南部的尾端。学院桥直到1854年才建造完成,原本是由钢所构成的,不过在被破坏之后,学院
  • 新生 (1915年电影)《新生》(英语:)是一部1915年美国无声传记犯罪电影,由鲁尔·窝路殊(英语:Raoul Walsh)执导及共同编剧。这是窝路殊的第一部执导的长篇电影,主演是Rockliffe Fellowes(英语:Rockliff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