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士革的圣约翰

✍ dations ◷ 2025-11-12 14:18:37 #676年出生,749年逝世,基督教圣人,教会圣师,大马士革人,阿拉伯人

大马士革的圣约翰(阿拉伯语:يوحنا الدمشقي‎,拉丁化:Yuḥannā Al Demashqi;希腊语:Ιωάννης Δαμασκήνος,拉丁化:Iôannês Damaskênos;拉丁语:Iohannes Damascenus,约676年-749年12月4日),天主教译为圣若望·达玛森(St. John Damascene),生于大马士革的基督教神学家。

大马士革的约翰,亦称为大马色的约翰(St. John of Damascus),出生于公元645-675年间,卒于公元749-753年间。后人称约翰为“东正教最后一位伟大的教父”,除此之外,约翰也是一位神学家、诗人及圣乐家。约翰出生于叙利亚、大马士革的一个名门望族,当时,他所居住之处被回教占领,约翰虽身为一位虔敬的基督徒,但却仍能在回教领袖哈里发的宫中担任要职,他父亲所给予的栽培与教育功不可没。约翰的父亲与祖父都饱读诗书、满腹学问,约翰的父亲在当时是一名有权势的达官富户,他深知要留给儿子最珍贵的产业即是美好的灵性与智慧;某日,在行刑之地,他看到一群被回教徒掳来的奴隶正要被处置,他注意到一位老人非常得到其他奴隶的敬重,于是约翰的父亲向总督哈里发恳求,特准释放、赎回原本已面临死刑的马萨巴修道士-柯斯麦,并将柯斯麦接回家中,成为约翰的家庭教师;几年后,柯斯麦向约翰的父亲求去、欲回到修道院,因他已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教与约翰,而约翰的青出于蓝、胜于蓝,也令柯斯麦感到此生无憾。然而,约翰也在承袭父亲的官职不久后,也追随情同父子的柯斯麦的脚步,潜进修道院修习神学。

大马士革的约翰,因着在历史上有许多贡献而闻名,例如神学、圣乐等,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力倡“圣像敬拜”。基督徒使用“圣像”作为祷告、敬拜与灵修的辅助工具其来由已久,在第六世纪时,东方教会已视“圣像”为“文盲的课本”,对于不识字、无法自行阅读圣经或信仰相关书籍者而言,透过“圣像”而领受到教训与提醒,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到了第八世纪初,“圣像”却已充斥于基督教重镇君士坦丁堡及其他基督教城市,每个家庭、教会都会有许多雕刻、绘制精美的圣像;由于信徒们越来越习惯在圣像前祷告、敬拜,圣像崇拜的风气越来越普遍,教会与国家领袖便开始担心,若此风渐长将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在反对圣像崇拜者心中,崇拜圣像已违背十诫中“不可拜偶像”之诫命,他们认为,崇拜有形体的物质或图像是一种堕落,而企图将上帝的形象刻划出来,更是一种亵渎。公元726年的爱情海火山爆发,促使皇帝利奥三世(公元717年)认为,是因教会使用圣像而惹怒上帝,因此下令禁止圣像崇拜、把圣像搬移出教堂及修道院、刷去墙面上雕刻及马赛克图像等,然而此举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让原本使用圣像崇拜已久的修士与平民群起反抗,并且这个结果,导致圣像冲突往后延续几十年。大马士革的约翰在当中大力支持使用圣像崇拜,并以积极的文字写作来反对利奥三世的政策,虽然如此,由于当时约翰居住之地是在穆斯林所管辖的圣沙伯修道院,因而幸免于难,如今在修道院中,仍可看见约翰所住过的房间,他在那儿完成了许多著作;约翰主张“圣像”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信仰引导之工具,约翰驳斥反对圣像崇拜者对于物质的蔑视,约翰认为“所有一切都是上帝所创造”,人类可以透过看得见的物质来敬拜、尊崇、赞美这位造物主;让人敬拜的并非制作圣像的物质,而是圣像所描绘、刻划出来的人物,其所带出来的力量。约翰认为“绝对的敬拜”(希腊文latria)理当只能归予神,然而“尊敬”(希腊文proskynesis),则可归给圣像,约翰的此番言论,为那些支持圣像崇拜者,辟出了一条“可制作圣像、却不沦为拜偶像”之路。由于大马士革的约翰反对利奥三世废除圣像敬拜,也反对君士坦丁五世和贵族对教会利益的侵扰,因此激怒了一批以皇帝为首的贵族;公元754年,君士坦丁五世召开“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在会议上宣布将支持圣像崇拜的约翰逐出基督教会;直到公元787年,由皇后艾琳召开“第二次尼西亚主教会议(第七次大公会议)”,超过三十位的主教们,严厉地谴责君士坦丁五世所召开“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的决议,共同谴责那些反圣像崇拜者,并下令恢复圣像崇拜。

《智慧之源》为大马士革的约翰最有名的神学论著,其内容论述多以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为本,欲引用希腊哲学思想来证明神的存在。

《正统信仰解》为东正教神学摘要。

《驳反圣像者》为大马士革的约翰在圣像之争当中,为使用圣像所作的辩护演说。

相关

  • 次级代谢物次级代谢产物(英语:Secondary metabolites,又称为次生代谢物、二代谢物)是不直接涉及到生命正常生长、发育或繁殖的有机化合物。不像初级代谢产物,缺少次级代谢产物不会导致立即
  • 有性生殖的演化有性生殖的演化由若干个相互竞争的科学假说所描述。所有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都来自一种单细胞、真核的共同祖先。很多原生生物,以及大多数多细胞的动物,植物和真菌,都进行有性生
  • bspan style=color:yellow;②/span/b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主权基地区(英语:Sovereign Base Areas of Akrotiri and Dhekelia)是两个位于地中海极东部岛屿塞浦路斯上的英国特殊属地,共同组成了主权基地区,其中阿克罗
  • 幸福川幸福川(二号运河)是一条位在台湾高雄市境内的小型河川,全长约5.3公里。河道两侧为高雄市的河南路及河北路,横跨三民区、前金区、新兴区、苓雅区,上游河段延伸至苓雅区,至民族路河
  • 气泵里的鸟实验《气泵里的鸟实验》(英语:An Experiment on a Bird in the Air Pump)是于1768年德比的约瑟夫·赖特(英语:Joseph Wright of Derby)的布面油画作品,也是赖特于18世纪60年代的蜡烛场
  • 新进步党波多黎各新进步党(英语:New Progressive Party;西班牙语:Partido Nuevo Progresista,PNP),波多黎各政党之一,成立于1967年8月,主张波多黎各建为美国的一个州份(美国第51州)。新进步党
  • 盔或称胄、鍪、牟,也称头盔,是具有对头部非一般保护能力的帽。古代盔主要由皮革、棉布、麻布与金属制成,近世亦用树脂或塑胶制成。今日军用盔多采用抗弹纤维制成。民用盔常在人
  • 罗杰·伯恩罗杰·威廉·伯恩(Roger William Byrne,1929年2月8日-1958年2月6日),是已故英格兰职业足球运动员,曼联队长,英格兰国家队成员,在慕尼黑空难中遇难。伯恩1953年从退役的曼联传奇队长
  • 印度航空855号班机空难印度航空855号班机空难是1978年1月1日发生在印度孟买的一次空难事故。当天晚间,一架波音747-237B在从孟买国际机场起飞后于距离班德拉海岸3千米(1.9英里)处失控坠海,机上213人无
  • 黄延昭黄延昭,号慎园,是中国清朝官员,广东镇平县人,监生出身。于同治八年(1869年)任台湾府经历,光绪二年闰五月初八(1876年6月29日)任恒春县知县,光绪四年十月初八(1878年11月2日)因病出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