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士革的圣约翰

✍ dations ◷ 2025-07-30 01:56:50 #676年出生,749年逝世,基督教圣人,教会圣师,大马士革人,阿拉伯人

大马士革的圣约翰(阿拉伯语:يوحنا الدمشقي‎,拉丁化:Yuḥannā Al Demashqi;希腊语:Ιωάννης Δαμασκήνος,拉丁化:Iôannês Damaskênos;拉丁语:Iohannes Damascenus,约676年-749年12月4日),天主教译为圣若望·达玛森(St. John Damascene),生于大马士革的基督教神学家。

大马士革的约翰,亦称为大马色的约翰(St. John of Damascus),出生于公元645-675年间,卒于公元749-753年间。后人称约翰为“东正教最后一位伟大的教父”,除此之外,约翰也是一位神学家、诗人及圣乐家。约翰出生于叙利亚、大马士革的一个名门望族,当时,他所居住之处被回教占领,约翰虽身为一位虔敬的基督徒,但却仍能在回教领袖哈里发的宫中担任要职,他父亲所给予的栽培与教育功不可没。约翰的父亲与祖父都饱读诗书、满腹学问,约翰的父亲在当时是一名有权势的达官富户,他深知要留给儿子最珍贵的产业即是美好的灵性与智慧;某日,在行刑之地,他看到一群被回教徒掳来的奴隶正要被处置,他注意到一位老人非常得到其他奴隶的敬重,于是约翰的父亲向总督哈里发恳求,特准释放、赎回原本已面临死刑的马萨巴修道士-柯斯麦,并将柯斯麦接回家中,成为约翰的家庭教师;几年后,柯斯麦向约翰的父亲求去、欲回到修道院,因他已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教与约翰,而约翰的青出于蓝、胜于蓝,也令柯斯麦感到此生无憾。然而,约翰也在承袭父亲的官职不久后,也追随情同父子的柯斯麦的脚步,潜进修道院修习神学。

大马士革的约翰,因着在历史上有许多贡献而闻名,例如神学、圣乐等,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力倡“圣像敬拜”。基督徒使用“圣像”作为祷告、敬拜与灵修的辅助工具其来由已久,在第六世纪时,东方教会已视“圣像”为“文盲的课本”,对于不识字、无法自行阅读圣经或信仰相关书籍者而言,透过“圣像”而领受到教训与提醒,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到了第八世纪初,“圣像”却已充斥于基督教重镇君士坦丁堡及其他基督教城市,每个家庭、教会都会有许多雕刻、绘制精美的圣像;由于信徒们越来越习惯在圣像前祷告、敬拜,圣像崇拜的风气越来越普遍,教会与国家领袖便开始担心,若此风渐长将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在反对圣像崇拜者心中,崇拜圣像已违背十诫中“不可拜偶像”之诫命,他们认为,崇拜有形体的物质或图像是一种堕落,而企图将上帝的形象刻划出来,更是一种亵渎。公元726年的爱情海火山爆发,促使皇帝利奥三世(公元717年)认为,是因教会使用圣像而惹怒上帝,因此下令禁止圣像崇拜、把圣像搬移出教堂及修道院、刷去墙面上雕刻及马赛克图像等,然而此举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让原本使用圣像崇拜已久的修士与平民群起反抗,并且这个结果,导致圣像冲突往后延续几十年。大马士革的约翰在当中大力支持使用圣像崇拜,并以积极的文字写作来反对利奥三世的政策,虽然如此,由于当时约翰居住之地是在穆斯林所管辖的圣沙伯修道院,因而幸免于难,如今在修道院中,仍可看见约翰所住过的房间,他在那儿完成了许多著作;约翰主张“圣像”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信仰引导之工具,约翰驳斥反对圣像崇拜者对于物质的蔑视,约翰认为“所有一切都是上帝所创造”,人类可以透过看得见的物质来敬拜、尊崇、赞美这位造物主;让人敬拜的并非制作圣像的物质,而是圣像所描绘、刻划出来的人物,其所带出来的力量。约翰认为“绝对的敬拜”(希腊文latria)理当只能归予神,然而“尊敬”(希腊文proskynesis),则可归给圣像,约翰的此番言论,为那些支持圣像崇拜者,辟出了一条“可制作圣像、却不沦为拜偶像”之路。由于大马士革的约翰反对利奥三世废除圣像敬拜,也反对君士坦丁五世和贵族对教会利益的侵扰,因此激怒了一批以皇帝为首的贵族;公元754年,君士坦丁五世召开“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在会议上宣布将支持圣像崇拜的约翰逐出基督教会;直到公元787年,由皇后艾琳召开“第二次尼西亚主教会议(第七次大公会议)”,超过三十位的主教们,严厉地谴责君士坦丁五世所召开“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的决议,共同谴责那些反圣像崇拜者,并下令恢复圣像崇拜。

《智慧之源》为大马士革的约翰最有名的神学论著,其内容论述多以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为本,欲引用希腊哲学思想来证明神的存在。

《正统信仰解》为东正教神学摘要。

《驳反圣像者》为大马士革的约翰在圣像之争当中,为使用圣像所作的辩护演说。

相关

  • 银红点鲑阿氏红点鲑,为辐鳍鱼纲鲑形目鲑科的其中一种,为亚热带淡水鱼,已灭绝。本鱼原分布于美国,其最后发现地在新罕布夏州的Dublin Pond。银红点鲑通常约一英尺长,体色据说是橄榄绿。是
  • 奥本海默安全听证会朱利叶斯·罗伯特·奥本海默(英语: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ˈɒpənˌhaɪmə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曾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物理。第二
  • 母线母线可能指:
  • 班达群岛班达群岛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位于班达海的群岛,由10个小型火山岛组成,位于斯兰岛以南140公里、爪哇岛以东2,000公里,土地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0,是水肺潜水和浮潜的
  •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京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俄语: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ахтин;1895年11月17日-1975年3月7日),出生于俄国奥廖尔,是现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重要理论家。巴
  • 蒙大拿州单一国会选区蒙大拿州单一国会选区(英语:Montana's At-large congressional district)是美国蒙大拿州一个众议院选区,始于1889年,1913至1919年间应选两席,此后分为两区。1990年恢复。范围包括
  • 贝里琉号两栖突击舰贝里琉号两栖突击舰(USS Peleliu LHA-5)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直升机登陆突击舰(本身是两栖突击舰的一类),是塔拉瓦级(英语:Tarawa-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的五号舰。由位
  • 厦门市图书馆厦门市图书馆是福建省厦门市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创办于1919年,原馆舍位于思明区公园南路2号。2007年3月1日迁入位于思明区体育路95号的厦门文化艺术中心新馆,总建筑面积2.57万
  • 米莱娜·武科蒂奇米莱娜·武科蒂奇(塞尔维亚语:,1848年5月4日—1923年3月16日),黑山王后(英语:List of Montenegrin consorts),尼古拉一世的妻子。米莱娜与尼古拉的父亲是好友,在他们的安排下,米莱娜被
  • 韩朝江韩朝江(?-?),字顺甫,陕西醴泉县(今礼泉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进士。嘉靖十一年(1532年)任山西高平县知县。累官山西按察使。曾祖韩英;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