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士革的圣约翰

✍ dations ◷ 2025-08-22 02:47:20 #676年出生,749年逝世,基督教圣人,教会圣师,大马士革人,阿拉伯人

大马士革的圣约翰(阿拉伯语:يوحنا الدمشقي‎,拉丁化:Yuḥannā Al Demashqi;希腊语:Ιωάννης Δαμασκήνος,拉丁化:Iôannês Damaskênos;拉丁语:Iohannes Damascenus,约676年-749年12月4日),天主教译为圣若望·达玛森(St. John Damascene),生于大马士革的基督教神学家。

大马士革的约翰,亦称为大马色的约翰(St. John of Damascus),出生于公元645-675年间,卒于公元749-753年间。后人称约翰为“东正教最后一位伟大的教父”,除此之外,约翰也是一位神学家、诗人及圣乐家。约翰出生于叙利亚、大马士革的一个名门望族,当时,他所居住之处被回教占领,约翰虽身为一位虔敬的基督徒,但却仍能在回教领袖哈里发的宫中担任要职,他父亲所给予的栽培与教育功不可没。约翰的父亲与祖父都饱读诗书、满腹学问,约翰的父亲在当时是一名有权势的达官富户,他深知要留给儿子最珍贵的产业即是美好的灵性与智慧;某日,在行刑之地,他看到一群被回教徒掳来的奴隶正要被处置,他注意到一位老人非常得到其他奴隶的敬重,于是约翰的父亲向总督哈里发恳求,特准释放、赎回原本已面临死刑的马萨巴修道士-柯斯麦,并将柯斯麦接回家中,成为约翰的家庭教师;几年后,柯斯麦向约翰的父亲求去、欲回到修道院,因他已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教与约翰,而约翰的青出于蓝、胜于蓝,也令柯斯麦感到此生无憾。然而,约翰也在承袭父亲的官职不久后,也追随情同父子的柯斯麦的脚步,潜进修道院修习神学。

大马士革的约翰,因着在历史上有许多贡献而闻名,例如神学、圣乐等,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力倡“圣像敬拜”。基督徒使用“圣像”作为祷告、敬拜与灵修的辅助工具其来由已久,在第六世纪时,东方教会已视“圣像”为“文盲的课本”,对于不识字、无法自行阅读圣经或信仰相关书籍者而言,透过“圣像”而领受到教训与提醒,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到了第八世纪初,“圣像”却已充斥于基督教重镇君士坦丁堡及其他基督教城市,每个家庭、教会都会有许多雕刻、绘制精美的圣像;由于信徒们越来越习惯在圣像前祷告、敬拜,圣像崇拜的风气越来越普遍,教会与国家领袖便开始担心,若此风渐长将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在反对圣像崇拜者心中,崇拜圣像已违背十诫中“不可拜偶像”之诫命,他们认为,崇拜有形体的物质或图像是一种堕落,而企图将上帝的形象刻划出来,更是一种亵渎。公元726年的爱情海火山爆发,促使皇帝利奥三世(公元717年)认为,是因教会使用圣像而惹怒上帝,因此下令禁止圣像崇拜、把圣像搬移出教堂及修道院、刷去墙面上雕刻及马赛克图像等,然而此举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让原本使用圣像崇拜已久的修士与平民群起反抗,并且这个结果,导致圣像冲突往后延续几十年。大马士革的约翰在当中大力支持使用圣像崇拜,并以积极的文字写作来反对利奥三世的政策,虽然如此,由于当时约翰居住之地是在穆斯林所管辖的圣沙伯修道院,因而幸免于难,如今在修道院中,仍可看见约翰所住过的房间,他在那儿完成了许多著作;约翰主张“圣像”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信仰引导之工具,约翰驳斥反对圣像崇拜者对于物质的蔑视,约翰认为“所有一切都是上帝所创造”,人类可以透过看得见的物质来敬拜、尊崇、赞美这位造物主;让人敬拜的并非制作圣像的物质,而是圣像所描绘、刻划出来的人物,其所带出来的力量。约翰认为“绝对的敬拜”(希腊文latria)理当只能归予神,然而“尊敬”(希腊文proskynesis),则可归给圣像,约翰的此番言论,为那些支持圣像崇拜者,辟出了一条“可制作圣像、却不沦为拜偶像”之路。由于大马士革的约翰反对利奥三世废除圣像敬拜,也反对君士坦丁五世和贵族对教会利益的侵扰,因此激怒了一批以皇帝为首的贵族;公元754年,君士坦丁五世召开“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在会议上宣布将支持圣像崇拜的约翰逐出基督教会;直到公元787年,由皇后艾琳召开“第二次尼西亚主教会议(第七次大公会议)”,超过三十位的主教们,严厉地谴责君士坦丁五世所召开“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的决议,共同谴责那些反圣像崇拜者,并下令恢复圣像崇拜。

《智慧之源》为大马士革的约翰最有名的神学论著,其内容论述多以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为本,欲引用希腊哲学思想来证明神的存在。

《正统信仰解》为东正教神学摘要。

《驳反圣像者》为大马士革的约翰在圣像之争当中,为使用圣像所作的辩护演说。

相关

  • 磺胺异磺胺异
  • 中王国时期第八第十中王国时期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包括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与第十四王朝,通常划定在前2133-1786年,但严格地说,应该从第十一王朝的孟图霍特普二世时代(约前2060-2010
  • 天干天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计序符号,共10个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环使用。中国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古代常以之来命名、排序、纪时。天干最晚在先商已经开
  • 鞍山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鞍山直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撤消的直辖市。1949年时,中国大陆共设有12个直辖市,分别为:南京、上海、武汉(今武汉三镇)、鞍山、抚顺、沈阳、本溪、西安、北平(今北京)、天津、重庆、
  • 哈伯序列哈伯序列是哈伯在1926年提出的星系型态分类法,由于它的图形表示法很像音叉的形状,所以也称为哈伯音叉图。 哈伯的系统建立在目视观测(原始的摄影干片)的基础上,将大部分的星系分
  • 肇颖斌肇颖斌(1966年5月-),辽宁新宾人,满族,无党派人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辽宁地区代表。2018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 溴化镉溴化镉是一种白色到淡黄色的晶体,实验式为CdBr2,溶于水。有较高毒性。溴化镉是典型的层状结构离子晶体,存在无水物、一水和四水合物。溴化镉由溴和镉在稀氢溴酸中反应得到。
  • 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亦称逻辑中心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克拉格斯(Ludwig Klages)提出的哲学概念。逻各斯中心主义指的是把词汇和语言看作是对外部
  • 冯汝京冯汝京(1582年-?年),字宋绎,号少伯,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军籍,治《易经》,年二十八岁中式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第三甲第八十三名进士。壬午五月二十四日生,行二,曾祖冯椿;祖冯葵,监生;父冯
  • 武生武生,重唱和做,基本上扮演文人,但最多时候是做武打的动作。常挂黑须。另有一种挂白须的叫“公脚”,唱腔苍劲悲凉,原属“末”行,现在也并入了武生的行当。粤剧之中把武生一角演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