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

✍ dations ◷ 2025-09-03 09:07:30 #庙号
庙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后,后人在太庙之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庙号,意思就是皇帝在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商朝所建立的,可谓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周朝未使用庙号,仅使用谥号。卫国使用谥号,《国语》中出现了卫烈祖康叔、卫文祖襄公、卫昭考(考妣的考,父亲)灵公三人的庙号。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之后,认为为先君尊上庙号、谥号是“子议其父、臣议其君”的不敬行为,因此不但未使用庙号,连同谥号制度一并废止。秦朝改用世数,例如始皇帝、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等。汉朝时期,兼采传承自商朝时期的庙号制度及来自于周朝的谥号制度。初时,汉朝对于庙号仍本着商朝时期的初衷,庙号的给予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并不多。到了唐朝开始,原本慎重严谨的庙号制度大为放宽,除了部分亡国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因此原始的四种庙号不敷使用,因此逐渐参考谥法订出新的庙号,不过甫开国的前几代君王,其庙号大多仍使用传承自商朝的原始四个庙号。而也是自唐朝以后,庙号在前、谥号在后的连称方式,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庙号者较少,所以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皇帝有庙号者占绝大多数,而谥号从武则天开始字数不断增加,到明清甚至增加到十七字,称呼上有所困难,所以史书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宗等。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而庙号反而成为了事实上的谥号。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发扬光大;世祖、圣祖、成祖开创新时代;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誉,但也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仁宗、孝宗、睿宗乃仁爱孝顺的贤主;宪宗、圣宗是中兴之主;哲宗、兴宗、成宗、显宗是守成之君;肃宗有中兴意愿却没有成功,有心无力;宣宗、景宗有功有过;宁宗过于懦弱;德宗遭遇动乱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转衰;玄宗、真宗、理宗、神宗、道宗为人好玄虚;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度宗、定宗、顺宗仅是过渡君主,影响不大;穆宗、光宗在位时间短且作为少;惠宗治国无方,江山残破;熹宗、僖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则应用于较为悲情的亡国之君。明朝的基业是由朱元璋所建立,其称明太祖,而由于其四子朱棣推翻其侄的政权,等同于创立基业,其庙号初为明太宗;大礼议事件之后,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改太宗庙号为明成祖。清朝起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部落,清朝建立时追封为清太祖,而清朝所统治的地区,基本上是顺治帝在位时所占领,故顺治帝也被视为开创之君,是为清世祖,但顺治即位年幼,在位期间政事实际由满族大臣把持。此后康熙帝由于平定三藩、征讨准噶尔、征服台湾等军事成就,被群臣认为“名为守成,实乃开创”,故成为清朝第三个称祖的皇帝,庙号圣祖。以下是中国各王朝部分庙号列表,可能一人有两个以上庙号,或同一朝代里从这一皇帝身上改换到另一皇帝身上,并不是编写错误。在东亚汉字文化圈除了中国以外,王氏高丽前中期、李氏朝鲜,以及越南的李朝、陈朝、后黎朝、莫朝、阮朝虽然他们的君主对中国自称国王(越南对内称皇帝),但死后也有庙号。此外,日本仅有谥号而无庙号制度。

相关

  • 骨软骨病骨软骨病或骨软骨病变(英语:Osteochondropathy)是指骨和软骨的疾病。常见分成以下两类疾病:
  • 价值在伦理学上,价值即是看每一件事的角度,去寻找在每一件事上何为最佳的做法或看法。价值为德性伦理学所重视的一个因素。有人将其分成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即为了达到心
  • 纳哈玛尼德摩西·本· 纳贺蒙(西班牙语:Mosé ben Nahmán .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
  • 面粉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类磨成的粉末,是最常见的食品原料之一。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地层,大约距今三万年前,已有将小麦磨粉制成发酵的粮食饼之考古证据。小麦和大麦在新月沃土被驯化
  • 黄藻黄藻(Xanthophyceae)是一类属于不等鞭毛类的藻类生物。体类型为单细胞、群体、多核管状或丝状体。细胞壁含多量果胶质。运动的个体和动孢子具有2条不等长鞭毛,极少数具有1条鞭
  • 软件无线电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是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概念和体制。其中已在硬件被典型地实现的组件(例如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调制器 / 解调器,检测器(英语:Detector (ra
  • 郑 度郑度(1936年8月26日-),中国自然地理学家。出生于广东揭西。籍贯广东大埔。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
  • 虹吸式咖啡壶虹吸式咖啡壶,也称赛风壶(音译自siphon或syphon),它最早起源于德国。其借由加热下壶气体,增加压力,虹吸将水推至上壶萃取咖啡。虹吸壶在日本与台湾是很流行的咖啡冲调方法,但是手冲
  • D02(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 ɭ卷舌边近音是辅音的一种,它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 /ɭ/,在X-SAMPA的符号是 l`。汉语普通话没有此音,个别北京人发声母l时,舌尖太卷,就发成此音。卷舌边近音有如下特征:表示舌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