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 BS Premium

✍ dations ◷ 2025-11-10 00:42:50 #2011年成立的电视台或电视频道,NHK电视频道,日本卫星电视频道

NHK BS Premium(日语:NHK BSプレミアムエヌエイチケイ ビーエス・プレミアム  */?,台标显示为“NHKBSP”)是NHK旗下的卫星电视频道之一,采用广播卫星(BS)播送。

1984年5月以单频道实验播出的形式开始的NHK卫星频道,自1985年12月起转为双频道播出。当时的播送目的是用于地面电视收视困难地区的对策。在当时,旧卫星第一频道(BS1)与旧卫星第二频道(BS2)分别进行地面电视的NHK综合频道与教育频道的实时与延时转播。直至1987年7月起,卫星播出编成重组,旧BS1频道转为独立编组,而旧BS2则是进行综合、教育两频道的混合编组播出。

此后,自1989年6月正式播出时起,确定了由旧BS1播出新闻资讯类以及体育类节目,而由旧BS2播出娱乐类、文化类节目的方针。至2000年12月起,NHK数位卫星高清频道(BS hi)正式开始播出,当时为普及高清节目,频道主要采取与地面电视频道与BS1、2两个卫星频道联播或延时转播的综合性编组。但到2007年1月之后,则转为以文化类、娱乐类节目为主的编组。

2008年,总务省通过“关于NHK卫星播送频道数量的研究会”的研究结论,确定要进行卫星播送的再整理与合并,并从此确定要将BS2与BShi进行集成。由此,自2010年起,BS2与BShi对于文化类与娱乐类节目予以强化,以准备集成。至2011年3月31日24时,旧BS2与BShi的播送结束。

自2011年4月1日6时起,旧BS hi的频道位次BS103(ID3)由新的卫星高清频道“NHK BS Premium”所承继。BS Premium将强化在旧BS2、BShi中的文化、娱乐类节目,且除晨间小说连续剧与NHK大河剧之外,原则上只播出BS频道专属节目。

在NHK系列所拥有的频道当中,冠名“Premium”的频道除本项所述的BS台之外,还有面向日本国外的NHK World Premium频道。该台也有播送部分BS Premium的节目。

在旧的三频道体制之下,BS2播出的新闻类节目原则上不再在BS Premium播出,但是发生紧急情况时,NHK各频道可能会并机直播特别节目。

2011年7月24日,BS Premium模拟信号广播正式停播。

2020年3月30日开始,随着NHK整体刷新各频道台标,BS Premium亦激活了新台标。


相关

  • 美国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英语: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缩写为NASA,/ˈnæsə/)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与开展航
  • CHg有机汞化合物是含有碳-汞键的一类金属有机化合物,这类化合物通常都有很大的毒性。烷基碘化汞可由活泼碘代烃和汞在光照下反应得到,活泼碘代烃有碘甲烷、烯丙基碘、炔丙基碘和
  • 透纳氏综合症特纳氏综合征(Turner syndrome,简称TS)也被称作Ullrich-Turner氏综合征(Ullrich-Turner syndronme)、性腺发育不良(Gonodal dysgenesis)以及45,X,是雌性个体因X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失
  • 约翰内斯·劳约翰内斯·劳(Johannes Rau,1931年1月16日-2006年1月27日),德国政治家,于1999年7月1日—2004年6月30日间出任德国联邦总统。劳氏出生于伍珀塔尔市一个新教家庭,在5名兄弟姊妹中排行
  • 鵎鵼巨嘴鸟即鵎鵼科鸟类,外型虽然与产于亚洲的犀鸟十分相似,但在动物分类学上却与啄木鸟比较接近,与啄木鸟一样脚爪都有四趾而且都是两趾在前两趾在后,属于䴕形目。虽然巨嘴鸟在原栖
  • 康斯坦丁·伊雷切克康斯坦丁·约瑟夫·伊雷切克(捷克语:Konstantin Josef Jireček,1854年7月24日-1918年1月10日)是捷克历史学家和大学教授。他致力于研究以前曾鲜为人知的巴尔干人民和诸国历史,尤
  • 时代力量历任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列表本列表关于台湾时代力量历任县市议员列表。
  •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1953年11月14日-),出生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前法国总理。毕业于巴黎第二大学、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ENA),文学学士、法学学士。
  • 第51届柏林影展第51届柏林影展(德语:)于2001年2月7日至2月18日于德国柏林举办,开幕片为法国导演尚-贾克·阿诺执导的《大敌当前》,闭幕片则是美国导演史丹利·库柏力克于1968年的科幻经典《2001
  • 中国新现实主义中国新现实主义形成于1970年代末,在民间的朦胧诗派在地下自发地发展的同时,官方的《诗刊》、《星星》等诗歌杂志上出现了一大批写实的诗歌作品,逐渐形成了中国新现实主义诗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