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SECO)1972年制订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注 1],在地理或历史上具有可辨识与特殊意义的地标或区域[2]。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兼具两者的复合遗产。常见文化遗产包括古迹(如建筑、雕塑、题字)、建筑群、遗址(如考古遗址);自然遗产通常是具备特殊物质和生物价值的自然地貌、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如濒危动植物栖息地),或在科学、保育、自然美角度极具价值[3]。泰国于1987年9月17日批准该公约后,其文化和自然遗产才有资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
截至2023年 (2023-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updat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在泰国指定了7个世界遗产,其中4个是文化遗产,3个是自然遗产。另外,有6项遗产列入预备名单[4]。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前,除了不可预见的情况可以采“紧急登记建议”,均必须在预备名单内至少一年[5]。
泰国在1991年有3处地点入选为《世界遗产名录》,分别为素可泰历史城镇和相关历史城镇、阿瑜陀耶古城、童艾-会卡肯野生生物保护区;1992年班清考古遗址入选;2005年东巴耶延山-考爱山森林保护区入选;2021年岗卡章森林保护区入选;2023年诗贴古镇及其相关之陀罗钵地古迹入选。[4]
以下表格中列出泰国6项世界遗产的资讯,其中名称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订名称;图片为该遗产的代表图片,图片下方若有文字则为该遗产内的代表性地点,若无即指该遗产;地点为该遗产所在的省分或城市;入选年份为遗产入选世界遗产的年份;编码为世界遗产官网上的编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10项标准收录世界遗产,入选的每个世界遗产必须符合至少1项标准,其中第一项(i)至第六项(vi)为文化遗产,第七项(vii)至第十项(x)则为自然遗产,同时符合文化及自然遗产标准的为复合遗产;简介为该遗产之简介。顺序按世界遗产编号排列。[6]
另外文代表文化遗产,自代表自然遗产。
除已入选名录的遗产外,接受《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还可以把遗产项目列入预备名单[14]。截至2023年 (2023-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update],泰国之预备名单内一共有6项遗产,顺序按世界遗产编号排列[15]。
574:素可泰历史城镇和相关历史城镇(包含素可泰历史公园、西萨查那莱历史公园、甘烹碧历史公园) · 575:班清考古遗址 · 576:阿瑜陀耶古城 · 1662:诗贴古镇及其相关之陀罗钵地古迹
590:东巴耶延山-考爱山森林保护区(包含考艾国家公园、他兰国家公园、庞斯达国家公园、达帕雅国家公园、东艾野生生物保护区) · 591:童艾-会卡肯野生生物保护区(包含童·艾·纳雷松野生生物保护区、会卡肯野生生物保护区) · 1461:岗卡章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