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树移民

✍ dations ◷ 2025-10-25 18:29:52 #明朝人口流动,山西社会史,山西人口,洪洞历史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发生在明朝早期将山西人口强制迁移到华北地区(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的移民潮。

今日河南虽是中国人口大省,但华北地区在元末明初时一度良田荒无、人口萧条。元朝末年,华北地区天灾频发,水旱灾害和蝗灾瘟疫接连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由于当局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战乱四起,使人口大量减少,甚至出现“禾不入土人相食”的凄惨景象。而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再次造成中原地区荒凉局面。

而山西由于有太行山、吕梁山等天险作屏障,中原的天灾、兵祸几乎没有波及到山西,加之外省难民大量流入,山西成为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解决中原地区人口稀少问题,恢复中原社会生产,下令将山西人口迁徙到中原地区垦荒,这场移民潮被称为“洪洞大槐树移民”。

虽然称为“洪洞大槐树移民”,但不是将山西洪洞县的人口迁走,而是以此地作为集结中转的枢纽。

洪洞县位于晋南平原,农业发达,处于交通要道上,自古以来就设有驿站。当时洪洞县广济寺旁有一株高大的汉代古槐,贯通南北的驿道就从这棵古槐的树荫下通过。官方开始强制移民后,官府在广济寺设立办公点,将百姓聚集在古槐下,编排队伍,发放外迁证件和盘缠。移民上路后忍不住频频回头,直到古槐消失为止,使得洪洞的大槐树成为故乡留给移民的最后印象,也成为了移民后代关于故乡的记忆符号。

然而,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对于安土重迁的农耕民族,强制移民最难接受,因此在迁徙途中时有逃跑现象。

据《明实录》记载,明朝早期进行移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从山西移出上百万人,主要迁往豫冀皖等中原地区,到清末,移民后裔遍布全国,很多家族家谱清楚记录这段移民史。


山西官话中普遍入声分阴阳,有两个。有些地方入声分阴、次阳、阳,有三个。现今北方官话普遍把入声派入两个以上不同声调。

相关

  • 胎位胎位(position)是产科学名词,是指胎儿在子宫中的姿势,会以胎儿在分娩之前,距母亲骨盆较近的部分(先露部位(英语:presentation (obstetrics)))为准,主要分为头部较接近母亲骨盆的头先露(
  • 孕吐孕吐(morning sickness),俗称害喜,中医称为恶阻,也称为在孕期时呕吐(nausea and vomiting of pregnancy, NVP)。系指怀孕期间的症状,包含恶心或呕吐。虽然英文直译为晨间不适,恶心或
  • 浦那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Tier 1 city浦那(印地语:पुणे,原为Poona)也译作浦那,是印度第九大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文化首都与第二大城、西高止山脉上的第一大城。
  • 愤怒愤怒,或称生气,是一种强烈情绪化的心理状态,通常包含了对个体受到的挑衅、威胁或伤害所产生的不适感及敌对反应。当某一对象愤怒时,会出现如眼、嘴张大,毛发竖起,以及胸部挺起、紧
  • 哈桑·鲁哈尼哈桑·鲁哈尼(波斯语:‌حسن روحانی‎,1948年11月12日-),伊朗政治家、外交家,曾担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母语为波斯语。在2013年6月14日的2013年伊朗总统选举中当选伊朗总
  • MI6英国秘密情报局(英语: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缩写:SIS),通称“军情六处”(英文:Military Intelligence, Section 6,缩写:MI6),是英国对外的情报机构,于1909年成立,负责在海外进行间
  • 鹤形目鹤形目(学名:Gruiform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
  • 金东区金东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的一个区。面积657平方千米,人口31.56万人。邮政编码321000。区人民政府驻多湖街道。民间通常将婺城区与金东区合称为“金华”。春秋
  • 努米底亚努米底亚(前202年-前46年)是一个古罗马时期的柏柏尔人王国,如今这一国家已经消亡。其领土大约相当于现今的阿尔及利亚东北以及突尼斯的一部分(皆位于北非)。当时以出产精锐骑兵闻
  • 何塞·加夫列尔·孔多尔坎基何塞·加夫列尔·孔多尔坎基(西班牙语:José Gabriel Condorcanqui;克丘亚语:José Gabriel Kunturkanki;1742年3月19日-1781年5月18日)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秘鲁时期的一位起义军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