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树移民

✍ dations ◷ 2025-08-02 17:01:59 #明朝人口流动,山西社会史,山西人口,洪洞历史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发生在明朝早期将山西人口强制迁移到华北地区(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的移民潮。

今日河南虽是中国人口大省,但华北地区在元末明初时一度良田荒无、人口萧条。元朝末年,华北地区天灾频发,水旱灾害和蝗灾瘟疫接连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由于当局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战乱四起,使人口大量减少,甚至出现“禾不入土人相食”的凄惨景象。而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再次造成中原地区荒凉局面。

而山西由于有太行山、吕梁山等天险作屏障,中原的天灾、兵祸几乎没有波及到山西,加之外省难民大量流入,山西成为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解决中原地区人口稀少问题,恢复中原社会生产,下令将山西人口迁徙到中原地区垦荒,这场移民潮被称为“洪洞大槐树移民”。

虽然称为“洪洞大槐树移民”,但不是将山西洪洞县的人口迁走,而是以此地作为集结中转的枢纽。

洪洞县位于晋南平原,农业发达,处于交通要道上,自古以来就设有驿站。当时洪洞县广济寺旁有一株高大的汉代古槐,贯通南北的驿道就从这棵古槐的树荫下通过。官方开始强制移民后,官府在广济寺设立办公点,将百姓聚集在古槐下,编排队伍,发放外迁证件和盘缠。移民上路后忍不住频频回头,直到古槐消失为止,使得洪洞的大槐树成为故乡留给移民的最后印象,也成为了移民后代关于故乡的记忆符号。

然而,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对于安土重迁的农耕民族,强制移民最难接受,因此在迁徙途中时有逃跑现象。

据《明实录》记载,明朝早期进行移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从山西移出上百万人,主要迁往豫冀皖等中原地区,到清末,移民后裔遍布全国,很多家族家谱清楚记录这段移民史。


山西官话中普遍入声分阴阳,有两个。有些地方入声分阴、次阳、阳,有三个。现今北方官话普遍把入声派入两个以上不同声调。

相关

  • 多尿症多尿症(英文:Polyuria)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所排出的尿量比普通人高。如果饮水量为2000毫升,正常人的尿量介于800毫升-2000毫升。如果所排出的尿量在一天内高于2500毫升,便是多尿症。
  • 塞尔维亚国家图书馆塞尔维亚国家图书馆( 错误:{{lang-xx}}:文本有斜体标记(帮助),NLS)是塞尔维亚的国家图书馆,位于贝尔格莱德。这是塞尔维亚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和历史最久的机构。图书馆成立于1832年2月
  • 塞尔登地图塞尔登地图(于博德利图书馆的文件编号为“MS. Selden supra 105”),是一幅十七世纪的地图,原作者不明,有标注105个地名,范围涵盖今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与一部分的印度等,非汉字
  • 黄胜雄黄胜雄(1939年3月23日-),出生于今台湾南投县草屯镇。台湾著名医师、公益工作领袖及基督教传道人。黄胜雄是享誉美国的脑神经外科权威,曾是美国雷根总统随行的指定医师,被认为是医
  • 黄赞汤黄赞汤(1805年-1869年),字莘农,号征三,江西庐陵县(今吉安市)人。清朝政治人物。黄赞汤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中式癸巳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改江南道监察御史,历改湖广
  • 贡士礁贡士礁(越南语:Đá Bắc/.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
  • 金应善金应善(韩语:김응선;1881年5月26日-1932年8月2日),前大韩帝国军和大日本帝国陆军军人。他生于平安南道安州郡,早年情况不明,甲午战争爆发后曾留事日本陆军军人宇都宫太郎,在1896年前
  • 伊朗节日与公众假期伊朗使用三套历法体系,其中伊朗历是主要历法,此外还使用公历计算国际性节日与基督宗教节日,伊斯兰历计算伊斯兰教节日。伊朗有全世界最多的公众假期,全年约25天。
  • 金山大学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位于南非的一所知名研究型大学学府。其校区位于约翰内斯堡偏北的位置。金山大学以新闻学院著称,该校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有
  • 陆善真陆善真(1957年3月30日-2020年6月20日),男,浙江温州人,前任中国女子体操队总教练。1977年,陆善真出任浙江省体操队教练员。1983年,升任为国家体操队教练员。1993年,正式出任国家体操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