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维也纳战役是苏联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为攻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而展开的进攻,战役从1945年4月2日至4月13日,维也纳被包围及最终被占领。
斯大林与西方盟国于1945年4月前达成的协议中,与会三方在战后对中欧及东欧国家的政治影响均有提及,但是这些协定内容却没有提及奥地利,因此斯大林决定推迟在早于2月份发动对柏林的进攻,及先行扫荡原本攻势的南北两翼及奥地利国土,因为这对他与盟国在之后有关战后安排的谈判十分有利。
在春季醒觉行动 ()中战败后,泽普·迪特里希的德国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被安排防守维也纳地区,德军绝望地在城内布置防御工事以对抗很快会到达的苏军。
1945年春季时费奥多尔·托尔布欣元帅的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经匈牙利西部向多瑙河两岸集中。
3月30日进攻的苏军在占领索普朗及瑙吉考尼察后向荷朗河及尼特拉河推进,之后将会越过接壤匈牙利及奥地利的边界,托尔布欣已经准备好攻入奥地利及解放维也纳。
1945年4月2日维也纳电台广播奥地利首都已经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同一天苏军在攻占威尼奴尔斯塔特、艾森修塔特、诺因基尔辛及格罗尼镇后从南面进攻维也纳,巴登及布拉迪斯拉发在4月4日被苏军占领。
到达维也纳地区后,乌克兰第3方面军迂回、包围及进攻该城,参与行动的包括苏军第4近卫坦克军、第6近卫坦克军、第9近卫军及第46军。
面对苏军的只有德国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的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加上从城中的自愿军及防空部队,维也纳的防务由鲁道夫·冯·比瑙上将指挥,而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则由武装党卫队上将威廉·毕特利希指挥。
奥地利首都的战斗是一场激烈的巷战,但在市内部分地区苏军只遇到很轻微的抵抗,防守普拉特公园的是第6装甲师,沿城市南面防守的是党卫军精锐的党卫队第2帝国师及党卫队第3骷髅师和在北面防守的是元首掷弹兵师,苏军攻入维也纳东南郊区的是第4近卫集团军及部分第9近卫集团军,德国守军将苏军阻击于市内南部郊区直到4月7日,但是当成功建立数个立足点后,苏军于4月8日将第6近卫坦克集团军及大部分第9近卫集团军移到城市西面郊区,西面郊区对苏军特别重要因为维也纳主要火车站座落在此,由于之后在东面及北面郊区成功渗透,苏军在西部郊区成功突破,在多瑙河北面,苏联第46集团军通过维也纳北面郊区向西推进,维也纳中心区已被包围。
4月9日苏军开始向市中心渗透,但之后数天一些没有意义的战斗仍然持续,4月11日晚上第4近卫集团军猛攻多瑙运河,与第20近卫狙击军及第1近卫机械化军在帝国桥上前进,苏军在4月13日发动突袭,多瑙河分舰队的陆战队与第80近卫狙击师及第7近卫空降师于4月13日在大桥两边同时发动突袭,剪断电线及保护大桥,但是其他重要桥梁全部被破坏,同一天最后一批守军投降,维也纳完全陷落,但毕特利希的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在4月13日晚上向西撤退以免被包围同时第46军攻占埃斯令及多瑙河分舰队的陆战队在克洛斯特新堡登岸。
当巷战于4月8日在维也纳西南郊区变得激烈时,乌克兰第3方面军正通过维也纳及向林茨及格拉茨进攻。
4月15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各军大举向奥地利推进,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的残余部队被派往防守维也纳与林茨之间的地区,与它对阵的是苏军第9近卫军及第46军,另外苏军第26军及第27军向格拉茨北面前进以威胁德国第6集团军,苏军第57军及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向林茨南面(接近马里博尔)以包围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没有任何一支德军部队能向已陷入泥狞困扰的苏军反击。
一些在维也纳的著名建筑物在战役中遭到严重破坏,城市没有水、电力或煤气供应。因为缺乏警察,很多人(无论是外国人或奥地利人)劫掠及攻击不幸的居民。首批苏军总体来说作风良好,但后续抵达的苏军毫无军纪,在之后数星期的动乱中抢掠及强奸妇女,这比三十年战争最坏的时候还要恶劣。
像毕特利希一样,鲁道夫·冯·比瑙上将在维也纳陷落前逃出以免被俘,从4月16日至战争结束,他隐姓埋名,在欧战胜利日向美国人投降,直到1947年比瑙被发现及列为战犯,毕特利希之后亦向美军投降及被盟军因战争罪监禁至1954年,费多尔·托尔布欣之后回到苏联担任南部军队集群总司令及之后担任外高加索特别军区司令,1949年10月因心脏病逝世。
1945年4月30日以下之战斗序列由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公布,从4月20日至5月2日,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由措森(柏林附近)迁往莫威克(德国北部接近丹麦的弗伦斯堡), 此战斗序列显示中在匈牙利及奥地利战斗中剩下来的德军。
这时期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战斗序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