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世界

✍ dations ◷ 2025-01-23 11:54:56 #雪球世界
雪球地球(英语:Snowball Earth),是为了解释一些地质现象而提出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新元古代时候曾经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冰河期,以至于地球上的海洋全部被冻结,仅仅在厚达两公里的冰层下存有少量因地热而融化的液态水。加州理工学院地质教授约瑟夫·柯世韦因克(英语:Joseph Kirschvink)于1992年首度使用“雪球地球”这个词。从那以后该假说得到了哈佛大学地质教授保罗·菲利克斯·霍夫曼(英语:Paul F. Hoffman)及其同事丹尼尔·施拉格(英语:Daniel P. Schrag)的大力支持和完善。从1960年代以来,人们就假想地球诸大陆曾经遭受过一次严重的冰冻,时间是迄今约7.5亿到5.8亿年前。这个时期地史上称为冰河期。后来古生物学家W. Brian Harland指出该时期的冰渍沉积物遍布全球,并提出那个时候全球冰封的观点。该假说的麻烦在于,尽管全球遍布冰川痕迹,但是在赤道地区除了高山地区外找不到冰川痕迹。板块构造学说使得这种冰川分布的不连续性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各大陆在那个时候曾经是一个整体,聚集在赤道附近,叫做超大陆(罗迪尼亚大陆)。总而言之,雪球地球理论就是综合了7亿到6亿多年前留下的诸多地热证据而得出的一个理论。由冰渍残留地点的广布,该理论认为地球曾经一度被全部冰冻起来。然而这个过程的机理却不明。有一种理论认为当时由于冰川的延伸,导致部分陆地被冰面覆盖,从而延缓了岩石的风化过程(岩石风化会吸收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火山活动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于是冰川到一定时候会停止蔓延。由于当时超大陆集中在赤道附近,陆地表面冰川很难被全部覆盖。日积月累,当风化过程慢慢消耗完温室气体后,冰川开始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直到全球冻结。彼时,整个地球表面全部被冰川覆盖。日照辐射被白雪皑皑的地球反射回太空,地球一片冰冷。由于水汽蒸腾作用被大幅减少,大气变得无比干燥。当时大气中唯一的温室气体就是水汽本身,高高在上的则是令人炫目的阳光。雪球地球终究还是融化了,而融化的原因则成了现在的一个研究课题。通过计算机模拟人们也得到了一个完全冰封的地球,这个模拟得到的状态称为“白地球”。支持者用来举证的地质沉积物包括富含铁的铁燧岩和碳酸盐壳岩。 雪球地球事件与5.7到5.3亿年前发生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间的关联也非常引人注目。海水里含有两种碳同位素:碳12和碳13。在生化过程中,生物体优先利用较轻的碳12,这就使海洋里的光合作用参与者比如原生生物和海藻一类慢慢地排空了碳13同位素。假如海洋里存在光合作用参与者,那么这些光合作用参与者死亡后形成的有机质沉积里碳13的含量就会比较低,而从海水里析出的碳酸盐沉积物里碳13含量就会相对较高。研究发现,在理论所指的那段时间内形成的海水碳酸盐沉积物里碳13的平均含量非常明显地比其他正常时期沉积物的低。这就支持了雪球地球理论,因为这说明当时冰封大地的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光合作用参与者都被严寒冻死了。在地球富氧大气里,自然界的铁一般会被氧化为三价态的氧化铁沉积下来形成条状铁层。只有在缺氧的条件下铁才能形成二价态的氧化亚铁矿石。由于氧化亚铁矿发现只存在于与雪球地球对应的地质年代里,这就又进一步支持了雪球地球理论的正确。 易溶于水的亚铁盐遇到空气里的氧气会被氧化成易水解的铁盐,进而形成难溶的氧化铁从水里沉淀出来。这个过程使多达20倍于现存大气层氧气的氧被带状铁沉积封锁在岩石里。地球上的铁矿都是在寒武纪前形成的。在寒武纪后的显生宙地层中鲜有铁矿存在。支持者们认为氧气在大气层里是不稳定的,因为有太多的反应可以消耗氧气,主要是铁和硅的氧化过程。要维持大气层氧气的含量,必须依靠来自生物圈源源不断的氧气供给。雪球地球时期,冰冻杀死了大多数生物,造成氧气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这就使氧化亚铁矿能够得以形成。反对者们认为雪球地球时期生命不可能幸存下来,然而事实上没有发生生命彻底灭绝。支持者们反驳道,在海洋的深处完全有可能存在厌氧和低耗氧微生物群落存在,依靠地热维生而幸存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在远离大陆的海面可能会存在少量未冻结的水域,庇护着一些好氧生物群落。另外在赤道附近也会有一些地区的水在白天融化形成水洼,晚上则重新冻结起来。据估计,当时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需要达到比现在高350倍的程度才能形成足够的温室效应把冰川融化。但这个浓度是可以积累起来的,因为当时主要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硅酸盐岩石的风化过程,冰川覆盖了岩石,阻止了岩石的风化,于是大气层二氧化碳就能逐渐积累到很高的浓度。很可能由于火山作用的缘故,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加,最后在赤道附近出现了一条无冰的水域。这条水域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融化了更多的冰川,更多的水域又吸收了更多了太阳辐射,如此反复。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蓝藻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蓝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使大气层氧气浓度迅速升高,这最终导致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产生了新的多细胞生命体。在短短1000年的时间里,雪球地球得以解冻,而大气层二氧化碳和氧气正常水平的恢复则花了比这更长的时间。刚开始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仍然比正常值高出100倍。雨水的洗刷作用转移了大量的大气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溶解转化为碳酸,碳酸进一步腐蚀硅酸盐岩石,形成的碳酸盐沉淀被冲入大海,变为海底的沉积岩。最后,二氧化碳浓度降至最低,地球温度下降,海水开始结冰,一切又重新开始循环,直到罗迪尼亚大陆瓦解为止。新元古代是一个非常时代,大量的多细胞生物在此时产生,尤其是动物。动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日新月异。这种多细胞生物的发育有可能是演化压力增长的结果,而演化压力的增长则是地球冻了又融,融了又冻造成的。可以说,雪球地球推动了生物演化。一些支持者指出,最后一个重要的雪球地球结束的时期刚刚离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仅几百万年之遥。生命在冰封中幸存有如下几种可能:还有一种雪球地球理论认为最早的一次全球冰封时期发生在23亿年前。原因与大气层氧气的出现有关。大气层氧气的出现消耗了原始大气中的强温室气体甲烷。由于当时地球上太阳辐射水平比较弱,因此导致了气温的骤降。这个理论的证据比较弱,但是这个时期的确形成了一些富铁的岩石。 另一种解释赤道附近发生冰封原因的理论认为当时地球的黄赤交角比现在大,有近60度,导致赤道地区变成“高纬地区”,而这可能与地磁偏角发生变化有关。

相关

  • 活性炭活性炭(英语:Active charcoal),亦称活性碳(英语:Active carbon)、活化炭(英语:Activated charcoal;Activated char)或活化碳(英语:Activated carbon),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碳物质。活性炭
  • 作者作者指创作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的人。从根本上说,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作者。然而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特定条件下也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作者。例如作品的创作人受雇于某组织,为该
  • 罗马体在拉丁字母的字体排印学中,罗马体(英语:Roman type)是一种主要印刷字形,与哥特体(Blackletter)、意大利体并列为三大主流字形,也被称为标准体(Regular)。罗马体根据古罗马时代,在建筑上
  • 模糊规则模糊规则的形式为:if x is A then y is B 其中A和B为由论域X和Y上的模糊集合定义的语言值。“x is A”称为前提,“y is B”称为结论。以上模糊规则可以简写为A → B。本质上模
  • CD33n/an/an/an/an/an/an/an/an/an/aCD33或称为Siglec-3(唾液酸结合Ig-样凝集素3,SIGLEC3,SIGLEC-3,gp67,p67)是一个粒细胞系的细胞表面表达的跨膜受体。它通常被认为是髓源性细胞所特
  • 土壤压实土壤压实是指家畜或碾压机器的重量压在土壤上,导致土壤失去其内部的空隙。土壤压实,也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缺水。因为土壤变得不那么能够吸收雨水,从而增加了地表溢流和土壤侵蚀的
  • 游艇游艇是一种休闲取向的船只,大多出现于私人会所等地。游艇的长度大多从32到35呎(10-11米)起跳,以至100呎以上,100呎(34米)以上的可以称为巨型游艇,而超过200呎(70米)的也称为超级游艇.
  • 比利时高卢比利时高卢(Gallia Belgica)是古罗马地区的称呼,位于今日的尼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德国的西部地方。今天的比利时国名就是源自于此一古称,虽然罗马时期对比利时所
  • 台湾省政府卫生处卫生福利部附属医疗及社会福利机构管理会(简称医管会或医福会)是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为整合部立医院之效能而成立的任务编组单位。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卫生福利部双和医院卫生
  • 阋神星(1.67±0.02)×1022 kg 0.002阋神星(小行星序号:136199 Eris)是现已知太阳系中第二大的矮行星,在所有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质量排名第九。它估测直径约为70032326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