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街大游行是台湾的反雏妓运动之一,又称救援雏妓再出击,该活动发生于1988年1月9日。
1980年代,台北市万华区华西街为台北市有名的风化区。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彩虹妇女事工中心主任廖碧英在实地调查后发现了雏妓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在1986年成立“彩虹专案”,开始从事救援雏妓的工作。1987年1月10日,共有三十几个民间单位及机构齐聚艋舺龙山寺和华西街,为救援雏妓运动展开游行、静坐,抗议政府纵容“贩卖人口及山地雏妓”。虽然内政部警政署在1987年3月因各界压力而成立了“正风专案”,却不见大力取缔与改善。故而在一年后的1988年1月9日再走上街头,是为“华西街大游行”。
一、坚持“不回嘴、不回手”的和平原则。
二、服从纠察队指挥,行动一致。
三、保持队伍整齐,维持街道清洁。
过去在解严后,台湾社会尚缺乏强而有力的社会运动组织,妇女团体等也常处于各诉求之边缘及活动之末端,大众媒体对社运及妇运也多抱持负面的报导,直到1987及1988年救援雏妓的活动,引起较大的回响,使媒体改以比较正面的态度及立场,愿意报导妇女团体的诉求,也因而成为群众有较深入了解妇女运动的开始,是妇女运动发展的重要转折关键。
妇女团体也在此之后,加速对儿少的相关福利法案(即“儿童福利法”、“少年福利法”及防治雏妓的“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例”之制定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