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政府

✍ dations ◷ 2025-04-26 00:18:28 #纳粹德国政府

纳粹德国政府为1933年至1945年期间德国的治权政府,遵循领袖原则,政府继承了魏玛共和国政府政府结构,部门及大部分行政区划(部分行政区划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领土变更而改变)。尽管魏玛共和国宪法法理上仍对纳粹德国政府有效,并终结于1945年德国投降,魏玛宪法对德国政府在纳粹党上台后已不再具有实际约束性。纳粹德国政府及纳粹党执政后,在原先魏玛政府的基础上进行了政府部门的拓展和重组,建立了国家安全机构及党卫队以巩固政权,并将政府改革为党国体制。

1933年1月30日,魏玛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而后数月,纳粹党通过一体化运动迅速控制德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并将德国置于党国体制之下。所有民间组织的领导层均被纳粹党员或纳粹支持者所掌握;至1933年6月,德国境内唯二未被纳粹党实际掌控的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仅剩德国武装部队与教会;1939年,德国政府的所有机构工作人员均被要求拥有纳粹党员身份。希特勒通过“领袖原则”实现在德国的独裁统治,领袖原则要求所有下属对于上司的绝对服从,希特勒认为党政结构应当金字塔结构,其本人则是金字塔的绝对塔尖。另一方面,纳粹党内的排名则通过任命而非选举产生;党内任何等级的职位均需要上级进行直接任命。纳粹党亦对希特勒进行个人崇拜宣传,以加强德国民众对希特勒的绝对服从和拥护。

尽管德国高层官员直接向希特勒本人进行报告并且跟进其政策,但高层官员仍然拥有着可观的自主权。高层官员被要求“对元首负责,以元首对党的期望与目标主动执行政策及行动,让元首不必夜以继日的管理国家事务。”希特勒经常推迟作出决策或作出明确的委托,而是令党内高层进行相互斗争以巩固自身地位,该类活动在战前数年尤为明显。政府亦出现不互相合作和协调的情况,而是由党内高层官员所率领的各个政治派系互相争斗以获得政治权利及元首的欢心。

德国政府则由纳粹高层官员控制并受迫从元首的演讲,谈话及作品中,将其对于政府政策的指导转入实际运行和立法。希特勒尤为不愿下达书面命令,转而通过与党内高层官员沟通或通过其助手马丁·鲍曼传达指令。他委托鲍曼管理其个人的文书,任命与个人财政;鲍曼则用其职位所便控制希特勒所能接受的信息与传达的指令。1938年后,希特勒再未召见他的内阁进行统一会议,并阻止他的部长和官员进行除他以外的独立会议。

希特勒的领导层经常给出相互矛盾的命令,而其受令的政府部门或办事官员则经常出现所令工作或任务超出其职责所在范围的情况,希特勒个人对此则采取“较能者执行”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希特勒构树了党内与政府内的互不信任,相互竞争及内斗的常态以将其个人权力最大化。

这样的过程导致更多丧失道德与具有雄心的纳粹官员有办法通过实践希特勒思想中更为激进与极端的元素来获得元首的青睐,其中较为明显的即反犹主义在犹太大屠杀中的体现。而这些行为则被戈培尔的“有效宣传机器”所袒护,在戈培尔的宣传中,希特勒被塑造成一位英雄化且不可能失败的领袖;政府则被塑造为富有牺牲精神,恪尽职守和极为高效的形象。通过国家代理官制度法令,德国各邦与传统行政区划被大区系统所代替。

1941年6月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希特勒开始介入军队指挥系统并将其个人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东线的军队指挥部中。该情况导致希特勒愈发需要鲍曼来帮助其管理国内事务,1943年4月12日,希特勒正式任命鲍曼为元首个人秘书。此时鲍曼实际上已控制所有国内事务,此次任命则给予他在任何事务上的绝对行政权。

历史学上对纳粹德国政府的观点主要分为两派;“意向主义者”,认为希特勒创造互相斗争的系统仅在于保障其个人权力并保证下属的绝对忠诚与对他的奉献,认定纳粹政府的所有决策和决定均来自希特勒本人的授意;“结构主义者”,认为德国政府的内部系统一直在自我进化,并逐渐限制了希特勒的集权统治,认为纳粹政府的大部分决策和决定实际上来自纳粹党内高层顺应希特勒想法的情况下所做。

由于纳粹德国采用极权主义及党国体制制度,因此立法机构形同虚设。1933年德国启用《德国1933年授权法》后,德国政府及纳粹党即可绕开帝国议会施行任何法律及政策,法律及政策无需通过立法机构审议及立法,德国立法系统与魏玛宪法随之被架空。

大部分魏玛德国的司法结构与司法条例在纳粹德国时期仍然适用,但与人权相关的法案随着纳粹党的执政被其出台的多条法案禁止。绝大多数反对派政治人物,宗教少数派及战俘在纳粹党执政期间被剥夺人权及义务。1933年后,德国提出计划(犯罪与正义人民条例),但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并未实际实施。

1934年,一种新型法院在纳粹德国的司法系统被建立起来,即人民法院 ,而该法院仅受理政治案件;从1934年至1944年9月,多达5375件死刑由该法院判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民法庭的多位法官被判处战争罪。

德国国防军 - 帝国武装力量

帝国陆军

帝国海军

帝国空军

最高统帅部外事及防御局 - 军事情报机构

党卫队 – 纳粹党军事组织


党卫队全国领袖 海因里希·希姆莱 (1929-1945)

帝国国家安全总局(RSHA - 党卫队国家安全部)

主要领导人: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

注释

文献

相关

  • 加拿大加拿大军队(英语:Canadian Forces;法语:Forces canadiennes;分别简称为“CF”或“FC”)是加拿大各军部队自1968年2月1日起采用的统称。加拿大联邦政府由当日起将陆海空三军合并为
  • 蛋白质与蛋白质对接分子对接(macromolecular docking )是分子模拟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本质是两个或多个分子之间的识别过程,其过程涉及分子之间的空间匹配和能量匹配。分子对接方法在药物设计、材料
  •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波兰语:Międzynarodowy Konkurs Pianistyczny im. Fryderyka Chopina)是五年一度的国际钢琴比赛,1927年由波兰钢琴家茹拉夫莱夫(英语:Jerzy Żurawlew)创办,于著
  • 六镇之乱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后,六镇的鲜卑贵族和将士,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最
  • 星名美津纪星名美津纪(ほしな みづき,1996年5月14日-),出生于琦玉县,是日本的写真偶像,アシスター事务所所属。2011年秋,星名美津纪于原宿竹下通被发掘,并加入综艺界。2012年2月,开始了摄影会活
  • 安格勒山坐标:47°17′40″N 10°11′11″E / 47.29444°N 10.18639°E / 47.29444; 10.18639安格勒山(德语:Angererkopf),是中欧的山峰,位于德国和奥地利接壤的边境,属于阿尔高阿尔卑斯山
  • 2017年帕森绿地站爆炸案英国夏令时2017年9月15日 8:20(07:20 UTC),英格兰伦敦一辆区域线列车在帕森绿地站发生爆炸。有30人在医院或急救中心接受治疗,其中多数被烧伤。首都警务机构将事件定性为“恐怖分子”袭击。案发前夕,英国多地遭受爆炸袭击、包括威斯敏斯特、曼彻斯特、伦敦和芬斯伯里公园(英语:2017 Finsbury Park attack)。事发于西伦敦(英语:West London (sub region))区域线帕森绿地站一辆东行列车上。目击者声称看到拥挤车厢的后部车厢有火球。多名乘客据报遭到闪光灼伤(英
  • 特拉索 (拉科鲁尼亚省)特拉索(加利西亚语:Trazo)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拉科鲁尼亚省的一个市镇,下辖有11个堂区。
  • 洛基洛基(Loki)又译洛奇,北欧神话的神祇。父母法布提和劳菲属于巨人族,由于母亲是奥丁的养母,所以和奥丁成为结拜兄弟,也因此能以巨人的身份留在阿斯加特,北欧神话中重要的神祇之一。洛基在北欧神话中有很多绰号,可以看出这是个性格丰富的神。首先,他是诡计与欺骗的大师,但他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他经常在作弄别人后与其和好,比如说剪断希芙的头发后又使其复原;协助夏基虏走伊登又将其救回。他最初是善恶兼半,或者说他的恶亦非出于本意。但后来,随着洛基杀死奥丁之子巴德尔,渐渐的真正成了斯堪的纳维亚诸神的敌人。众神视洛基为恶神,并
  • 上层中产阶级上层中产阶级在社会学中是指在中产阶级内整体上拥有相对更高收入水平和地位的成员所组成的社会阶级。这与下层中产阶级一词相反,后者用于指代中产阶级的另一端的组以及更广泛的中产阶级。关于如何定义上层中产阶级存在很大的争论。根据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说法,上层中产阶级由受过至少研究生学位的良好教育并且拥有更理想收入的专业人士所构成。美国的上层中产阶级的定义类似地使用收入,教育和职业为主要指标。在美国,上层中产阶级被定义为主要由白领专业人士组成,他们不仅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个人收入和高级教育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