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科学
✍ dations ◷ 2025-07-07 07:40:45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科学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科学即时通常所谓的伊斯兰科学、阿拉伯科学,是指中世纪的伊斯兰黄金时代(约750年至1258年)时伊斯兰世界发展出来的科学。在这段时期内印度、伊朗,特别是希腊的科学知识传入并影响到了伊斯兰文明的发展。伊斯兰文明内的科学发展有种族之别。贡献最多的是波斯人、 阿拉伯人、 摩尔人、亚述人和埃及人。他们的宗教背景各不相同,大多数属于穆斯林,但也有基督教徒、 犹太人 和无神论者。“伊斯兰”一词即可以指伊斯兰教也可以指伊斯兰文明。 虽然穆斯林的数量逐渐增长,但伊斯兰文明依旧是多信仰和多文化的。伊斯兰科学最著名的成就在数学、天文学和医学上。其他领域则包括:中世纪伊斯兰科学家之间交往密切,其研究也犹如同本之木。同时大多数的重要伊斯兰科学家都是通才,即所谓哈基姆(Ḥakīm),他们对伊斯兰科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基督教,特别是聂斯托利派教徒在伊斯兰科学的翻译工作上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些人包括科学家古斯塔·伊本·鲁卡、帕特里克·提齐乌斯以及神学家他提安、巴戴桑、聂斯脱里等。关于伊斯兰科学在科学史中的地位,有许多不同观点:以伯特兰·罗素为代表的传统观点 认为虽然伊斯兰科学在许多方面都有建树,但是在发明上并不多,相对的是保存了许多古典文明的知识,并后来反过来传到了中世纪欧洲。一些持修正主义的学者,如阿卜杜勒·萨勒姆和乔治·萨里巴认为 穆斯林科学在中世纪发生了重大革命。唐纳德·劳德利奇·希尔等学者认为伊斯兰教是伊斯兰科学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的潜在因素。 艾哈迈德·达伦(Ahmad Dallal)认为中世纪伊斯兰科学“不仅对早期人类史甚至是当代人类史都有着重大影响”。托比·哈弗(Toby E. Huff)认为伊斯兰虽有许多发明,但并没能导致科学革命。威尔·杜兰特、 菲尔丁·H·加里森 和伯纳德·刘易斯认为穆斯林科学家在实验科学和科学研究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相关
- 凯尔苏斯凯尔苏斯(英语:Aulus Cornelius Celsus),(前25年-50年)。生于提比略统治时期(公元14年至公元37年)。他著有一部涵盖多种主题的百科全书,前5卷与农业相关,但现仅存关于医学的八卷,被称为
- 人口论《人口论》(英语: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于1798年由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为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人口学原理的基本思想是:马尔萨斯注意到许多人误用他的理
- 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拉丁语:Epstein-Barr virus,缩写EB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称为EB病毒,是最常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之一。EBV是在公元1964
- CD4+ T细胞辅助T细胞(T helper cells, Th),又称为助手型T细胞,是一种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它的表面有抗原受体,可以辨识抗原提呈细胞的MHC-II类分子呈献的抗原片段。一旦受到抗原刺激,Th细胞就
- 异孢异孢耳霉(学名:Conidiobolus incongruus)是属于虫霉目新月霉科耳霉属的一种真菌,腐生在植物的腐烂组织、枯枝落叶及土壤中。该种分布于中国、印度、美国。
- 通农县通农县(越南语:Huyện Thông Nô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硝酸银硝酸银化学式为AgNO3,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遇有机物变灰黑色,分解出银。纯硝酸银对光稳定,但由于一般的产品纯度不够,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银溶液由于含有大
- Wiktionary维基词典(英语:Wiktionary),是维基百科的姊妹工程,它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基于所有语言的自由的词典。该项目于2002年12月12日启动,发起人是维基人Daniel Alston。维基词典旨在收录字
- 清辅音语音学中,将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称为浊音(又称有声音,英语:voiced sound),声带不振动的音称为清音(又称无声音,英语:voiceless sound)。辅音(子音)有清有浊,而多数语言中元音(母音)均为浊音,
- 政治生态学生态政治学又称生态政经学或生态政治经济学(英文:Political ecology),其在本质上与政治生态学或称政治生态(Ecological Politics)有很大的差异。 前者以环境与生态为主要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