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门

✍ dations ◷ 2025-07-19 14:21:17 #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英语:The third sector)、或称为志愿部门(Voluntary sector),是社会学与经济学名词,意指在第一部门(英语:public sector)(Public sector,或称为公部门)与第二部门(英语:private sector)(Private Sector,或称为私部门)之外,既非政府单位、又非一般民营企业的事业单位之总称。虽然各国对于第三部门的定义各自不同,但一般来说第三部门单位大都是由政府编列预算或私人企业出资,独立维持经营的事业体。一般常见的社团法人、财团法人、基金会、非政府组织(NGO)或非营利组织(NPO)通常都属于第三部门的范畴,虽然每个第三部门单位成立的背景与营运方式都有不同,但普遍来说第三部门单位通常具有像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与不用缴税等特质。

关于“第三部门”这用语是何时诞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但一般认为是起源于1970年代的美国。在诸多起源中,社会学家阿米泰·伊兹欧尼(英语:Amitai Etzioni)(Amitai Etzioni)经常被认定是发明此用语的人,但哈佛商学院的行销管理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英语:Theodore Levitt)(Theodore Levitt)也是让此用语广为人知的重要推手。他在1973年时出版的著作《第三部门:一个有反应的社会之新策略》(The Third Sector: New Tactics for a Responsive Society)是第一本专门探讨此概念之重要性的书籍,并在其中明确定义了第三部门。

相关

  • 乙醇脱氢酶醇脱氢酶(英语:Alcohol dehydrogenase,缩写ADH, EC 1.1.1.1),是一种以NAD+或NADP+为受体、作用于供体CH-OH基团上的氧化还原酶。这种酶能催化以下两种酶促反应:醇脱氢酶是一种锌蛋
  • 语言相对论语言相对论(英语:linguistic relativity),也称为萨丕尔-沃夫假说(英语:Sapir–Whorf hypothesis),由语言学家兼人类学家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及其学生本杰明·李·沃夫(Benjami
  • 埃斯特家族埃斯特家族(意大利语:Este,也可称为Estensi 或 d'Este),是一个欧洲贵族世家,家族名称起源于意大利城镇埃斯特,家族统治著费拉拉(1208-1598年)、摩德纳和雷焦(1288年起)、法纳诺(1352年起)
  • 共价晶体原子晶体指的是内部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连接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固体物质。典型的物质有:金刚石、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特点是熔沸点很高,硬度大。
  • 转口港转口港是指以从事转口贸易为主的港口,很多时候专门指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转口贸易。
  • 丽芙·乌曼国家评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1968年 《狼的时刻》 ; 《羞耻》1973年 《The New Land》1976年 《面对面》 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1968年 《羞耻》1973年 《The New Land》
  • 寄螨总目见内文寄螨总目(Parasitiformes),是蛛形纲蜱螨亚纲下的一个分类元。本总目包含了所有蜱螨类的生物。这个总目的生物大多数都是寄生生物,但并非所有均是。举例说:总目内约五千种属
  • Walter Isaacson沃尔特·艾萨克森(英语:Walter Isaacson,1952年5月20日-)是美国的一位作家和记者,现执教于杜兰大学历史系。艾萨克森曾任阿斯彭研究所(英语:Aspen Institute),一家设立于华盛顿特区的
  • 提前授衔计划提前授衔计划(英语:Early Commissioning Program,简称ECP)始于1966年,为美国陆军预备军官训练团(英语:Army 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Corps)(ROTC)的一部分。与一般军官课程四年的
  • CH-47支奴干直升机CH-47“支努幹”直升机(英语:CH-47 Chinook)是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一款多功能、双发动机,双旋翼的中型运输直升机,得名于美洲原住民支努幹族。该机种的主要任务是部队运输、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