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墓

✍ dations ◷ 2025-08-25 10:21:28 #屈大均墓

屈大均墓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思贤村宝珠岗,是明末清初的反清志士屈大均以及其父母子媳之墓。1989年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屈大均及其家人的墓地总共占地面积约为150平方米,整体呈梯字形,前宽后窄,前部阔14.5米,后部阔6.8米,两侧长9.8米。屈大均的墓立于墓域中间靠右之处。坟面呈“凸”字形,用灰沙建造,长1.7米,宽2.8米,是由享堂和山手组成的交椅墓。从正面看去,享堂正面的立壁为钟形,中间有一块青石碑,碑面正中刻着“明屈翁山先生墓”七个字,留款为“民国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县长南海陈樾题”。碑前面有一块长方形状的拜台。享堂前两侧各筑有一排半米多高的石壁,称为山手。屈大均的墓表在屈大均墓的左后方,高1.78米,宽1.8米,是当地出身的进士、翰林院编修吴道鎔所书,内容是屈大均的生平以及建树。屈大均墓前方右侧也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墓松图碑记”,但碑文因为年代太久,遭风雨侵蚀而已经字迹模糊。屈大均墓的左上方是父亲屈澹足的墓,右上方则是母亲黄太君墓,而左下方则为屈大均儿子与儿媳的墓。

屈大均墓地的右前侧有一座墓亭,是1986年番禺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屈大均逝世290周年而建造的,名为思贤亭。亭内正中央立有一块石碑,正面刻有“思贤亭记”,背面刻有屈大均像。

屈大均生于1630年,广东番禺人,是“岭南三大家”之首。屈大均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补南海县生员。1646年清军攻陷广州后,参与陈邦彦领导的反清运动,但运动失败,陈邦彦等人被处死。后来屈大均削发为僧,云游四海,秘密联络反清力量,但屡次失败,最后郁郁而终,终年67岁。

屈大均死后,其作品被列为禁书。雍正七年(公元1730年),广东巡抚傅泰追查屈大均著作,发现其中“多有悖逆之词,隐藏抑郁不平之气”,于是上报朝廷。刑部在受理屈大均案时,拟要掘墓戮尸枭首。雍正念屈大均的儿子屈明洪能投案自首,便免除其父戮尸之刑。终大清一朝,屈氏后人都不敢为屈大均立碑树表,只能凭暗记指认屈大均墓穴拜祭。

1928年,清朝已经灭亡。当时的番禺县县长陈樾应当地乡民要求,为屈大均修建墓碑。1985年,广州市和番禺县人民政府拨款,再次对屈大均墓进行修缮。

思贤村

相关

  • QJ51ATC代码J(抗感染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的
  • 世界疟疾日世界疟疾日(英语:World Malaria Day)定于每年4月25日,目的是引起世界各国对疟疾的重视并发起防治行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会议上决定设立世界疟疾日。每年估计有3亿
  • 阿德里安蒂·菲尔达萨里阿德里安蒂(1986年12月16日-)或译作阿丽央蒂或安德里恩狄,全名阿德里安蒂·菲尔达萨里(印尼语:Adrianti FIRDASARI),已退役的印尼女子羽毛球运动员。2010年11月,阿德里安蒂代表印尼出
  • 张鑫源张鑫源(罗马拼音:Zhang Xing Yen,1950年2月4日-),印尼语名:Ade Chandra,印尼前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张鑫源主攻双打,身材略胖,以击球力量强与快速反击而闻名。他与杰出的双打巨星纪明发
  • 南海神庙站南海神庙站是广州地铁13号线的其中一个车站,位于黄埔区黄埔东路和电厂西路口南边的地底,邻近南海神庙,以及BRT南海神庙站,已于2017年12月28日随13号线首期开通而启用。本站共有
  • 加密朋克《加密朋克:互联网的自由和未来》是朱利安·阿桑奇于2012年出版的一本书籍。此书记录了他与互联网活动家Jacob Appelbaum(英语:Jacob Appelbaum)、Andy Müller-Maguhn(英语:Andy
  • 恐怖幽灵《恐怖幽灵》(英语:)是一部1996年新西兰与美国合拍的喜剧恐怖片,彼得·杰克逊执导,剧本由杰克逊同他的妻子法兰·华许共同负责。迈克尔·J·福克斯、特里尼·阿尔瓦拉多(英语:Trini
  • 日比野站 (名古屋市)日比野站(日语:日比野駅/ひびのえき  */?)是位于爱知县名古屋市热田区大宝一丁目,为名古屋市营地铁名港线之车站。车站编号为E02。因本站邻近“名古屋市中央零售市场”(名古屋市
  • 浦源郑氏宗祠浦源郑氏宗祠,位于中国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为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间为2009年11月16日。浦源郑氏宗祠的历史年代为清。
  • 1951年飓风艾伯飓风艾伯(英语:Hurricane Able)是在大西洋飓风季正式时间段外形成的罕见飓风,也是1951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一个热带气旋,于5月15日经百慕大以南约480公里海域的低压槽发展而成。天气系统起初属亚热带气旋,后因行经墨西哥湾暖流上空而逐渐发展出热带天气系统特征,并于5月17日在佛罗里达州近海达到飓风强度,成为历史上仅有的四场五月大西洋飓风之一。5月22日,艾伯在北卡罗莱纳州哈特拉斯角近海达到风力时速115公里的最高强度。飓风在转向东进的同时逐渐减弱,最终于5月23日转变成温带气旋。飓风艾伯没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