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之三妥协

✍ dations ◷ 2025-08-10 16:04:02 #五分之三妥协
五分之三妥协(英语:Three-Fifths Compromise)是1787年美国南方与东北方在美国制宪会议中达成的协议。妥协将奴隶的实际人口乘以五分之三,以作为税收分配与美国众议院成员分配的代表性用途。此妥协是由与会成员詹姆士·威尔森和罗杰·谢尔曼所提出。反对奴隶制的与会成员一般希望只计算每个州的自由居民,但另一方面,支持奴隶制的与会成员则希望能够实际计算奴隶的人口。因为奴隶不能投票,奴隶主将因在众议院和选举人团的代表增加而得到好处。最终对计算“其他所有人口”的妥协是将实际数字乘以五分之三,相对于原方案可降低蓄奴州的势力,而提升北方的地位。五分之三妥协规定在美国宪法的第1条第2款第3节中: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在本联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五分之三的比例,是源自于在1783年对邦联条例提出的一项修正案。该修正案是为了改变决定各州富裕程度的基础,从而将其纳税的义务,从不动产改成人口,作为衡量该州创造财富能力的方法。由国会委员会的提案过去建议,税收“应由各殖民地按其每个年龄、性别及素质之居民人数的比例提供,除了不缴税的印地安人之外”。而南方立刻就对这套公式表达反对,因为这将把奴隶包括在需要支付的税额中,而奴隶当时主要被认为是一种财产。正如汤玛斯·杰佛逊在辩论中写的笔记,南方州份将依“其人数与富裕程度的结合来纳税,然而北方只需依据其人数”。之后维吉尼亚州的本杰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提出二分之一的妥协,而几个新英格兰人提出四分之三的妥协,但都未能取得足够的支持,国会最后将比例落定在由詹姆斯·麦迪逊提出的五分之三。但此修正案最终以失败告终,因少了两州而未能达成修改邦联条例所需之一致认可(仅新罕布夏州和纽约州反对)。然而,该提议的比例对在制宪会议出现的僵局是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在当时的情况下,在邦联条例下所获的挫折造成各角逐势力的结盟。在条例的修正之时,北方希望计算的奴隶数能比南方多,因为目的是确定向联邦政府所支付的州税。在制宪会议中,更重要的议题是在国会中的代表权,所以南方希望计算的奴隶能比北方多。“很多人都说让没有意愿的人计入代表的计算是不正当的……他们是人,虽然因身为奴隶的条件而被降级。他们是知道其所居住之州份的地方性法规的人,同时他们也知道大自然的规律。但代表权和赋税相互配合……难道这正好施加了一个奇特的负担,却没因此授予某些适当足够的优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五分之三的比例,或称“联邦比例”,对内战爆发前之蓄奴州选民比例相对过高的政治事务产生重大影响。举例来说,如果席次是由自由人口数所分配,那么1793年南方蓄奴州在众议院本应分有33席的代表,而其却分得了47席。1812年,蓄奴州有76席而非59席;1833年则是98席而非73席。结果,在内战爆发前的这段时间,南方人主导了总统选举、众议院议长人选和最高法院。历史学家杰瑞·威尔士(英语:Garry Wills)曾推测,若去掉蓄奴州多出来的选票,那么杰佛逊将会输掉1800年美国总统选举。还有“密苏里州将不实行奴隶制……杰克逊的印地安人迁移政策将无法通过……威尔莫特但书(英语:Wilmot Proviso)将会禁止在从墨西哥赢来的领土上实行奴隶制……内布拉斯加法案将无法通过”等。然而,其他的历史学家批评威尔士的分析太过简单。举例来说,虽然五分之三妥协可以被看成是有利于南方州份(因其普遍有较多的奴隶人口),但是康乃狄克妥协倾向对于北方的州份有利(因其普遍规模较小)。这使得新宪法得以满足这些局部利益的平衡。1865年,内战结束和美国宪法第十三修正案通过废除奴隶制之后,五分之三条款失效。后来1868年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第2款取代了第1条第2款第3节。它明确指出“众议员名额,应按各州人口比例进行分配,此人口数包括一州的全部人口数,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

相关

  • 环气管韧带环气管韧带(cricotracheal ligament)主要是将环状软骨与气管的第一环连接。它类似于将气管的软骨环彼此连接的纤维膜。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
  • 擦音在语音学上,擦音(或摩擦音,fricative consonant)是辅音的一种发音方法。发音时,两个发音器官彼此靠拢,形成狭窄的通道,气流通过时造成湍流发生摩擦,发出噪音。与塞音不同,擦音可以持
  • 草原草原,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可为家畜、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的地区。草原由大气、土壤、生物等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大气温度、降水量占主导地位。发生在欧亚大陆内部,位于温带沙漠区
  • 絮凝水处理时,会透过常不同药剂进行絮凝以利除去水中悬浮物质,例如为混拟使用之硫酸铝、氯化铁、PAC等混拟剂等,以及强化胶凝作用之各种助凝剂等,为调整酸碱度之石灰、苏打等碱剂,或
  • 朝贡朝贡(拉丁语:tributum),又称进贡、上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国里臣民献上礼物给君主,或藩属国也会向宗主国献上礼物。这些礼物称为贡品。
  • 悉尼歌剧院坐标:33°51′26.07″S 151°12′56.24″E / 33.8572417°S 151.2156222°E / -33.8572417; 151.2156222悉尼歌剧院(英语: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
  • 磷化物磷化物是一类含有磷阴离子(如P3-)的化合物。几乎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磷化物,这些磷化物有着很多种类型的结构。Hg、Pb、Sb、Bi、Te和Po不能形成稳定的磷化物。膦的金属衍生物,如K
  • 广南西路宋代设置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其中广南西路包括今广西全境,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广西”之称由此而来。
  • 后燕后燕(384年-407年或409年)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慕容氏诸燕之一,由鲜卑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立的政权。后燕建国之初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后迁往龙城(今辽宁省朝阳
  • 马德林港马德林港是阿根廷的城市,位于该国东部,由丘布特省负责管辖,始建于1865年7月28日,海拔高度17米,受半干旱气候影响,每年平均降雨量150至200毫米,2012年人口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