蛎包

✍ dations ◷ 2025-10-23 04:04:03 #小吃

蛎包是闽东宁德山区流行的一种传统小吃,也有人将其用普通话称作“海蛎包”。方言称为“蛎包”。

“蛎包”的名字与内容、形式、工艺与德化县的“蚵块”完全一模一样。

按名字的“蛎”字,可以看到其最初是有海蛎的,但实际是用了内山的食材萝卜丝来代替。“蛎包”即“蚵块”与台湾的“蚵嗲”差不多,但“蚵嗲”却是货真价实地使用海蛎,应该是直系的祖先。而闽东内山的“蛎包”也是从宁德沿海的有海蛎的变来的。

相关

  • 视交叉视交叉为一呈长方形的神经纤维块,位于蝶骨视神经沟之后上方,第三脑室前壁和底部的交界处,构成第三脑室隐窝的向前延伸部。在脚间池前部,略呈倾斜,后缘比前缘高。在垂体上部,除其后
  • 胸苷胸苷(Thymidine),是一种化合物,更精确的名称是去氧胸苷,属于嘧啶去氧核苷。是DNA的原料之一。
  • 玉蜀黍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重要粮食作物。同时也可以当作饲料使用,还有在生物科技产业作为乙醇燃料的原材料。而且玉米更在各个化工领域被
  • 依地酸钙钠乙二胺四乙酸(英语: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常缩写为EDT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是一个六齿配体,可以螯著多种金属离子。它的4个酸和2个胺的部分都可作为配体的齿,与锰(II)
  • 南面挂屿南面挂屿是澎湖群岛岛屿之一,位在鸟屿北方,行政隶属澎湖县白沙乡。因形似富士山,又名“小富士山”、“澎湖富士山”。此岛无居民定居,但为观光景点之一。坐标:23°40′05.87″N 1
  • 周光镐周光镐(1536年-1616年),字国雍,号耿西,又止庵,广东潮阳县峡山(今潮南区峡山街道桃溪村)人。明朝官员。明隆庆五年(1571年)中进士,授宁波府推官,署理象山县等三县。万历三年(1575年)行取南京
  • 韩泰来韩泰来(朝鲜语:한테라, (1981年-)),号澶濴,法名明月(来自黄真伊)。韩国著名伽倻琴演奏家、歌手、舞者。五岁起开始接受朝鲜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艺术教育,亦受日本音乐、中国音乐的影响。
  • 于有年 于有年(1535年-1587年),字时泰,号前渚,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临清直隶州(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明朝政治人物。山东乡试第三十七名。隆庆二年(1568年),登戊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名进
  • 布伦丹克朗弗特的圣布伦丹(爱尔兰语:Naomh Breandán;冰岛语:Brandanus,约484年–约577年),亦称“航行者”,“旅行者”,或“莽夫”,爱尔兰早期圣徒,是大西洋探险故事的英雄。圣布伦丹曾在爱尔
  • 奇幻马和传说《奇幻马和传说》(英语:The Horse and His Boy)是纳尼亚传奇系列中的其中一部作品,由英国作家C·S·路易斯于1954年所著。按C·S·路易斯的写成次序,本作品是第四本;按故事发生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