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梁式结构简称抬梁式,是东亚传统建筑大木作结构形式之一,与井干式、穿斗式、干阑式并称四大传统木建结构体系,其中又以抬梁式与穿斗式最为常见。
抬梁式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其按房屋由正门口至屋内延伸的方向(即与建筑物正门垂直的方向,又称进深方向)成排设柱,并于每排柱顶架梁,再于梁上排列数层短梁及矮柱。此外,在各层梁的两端及最上层梁的顶端设檩,透过纵横排列的梁、柱、椽、檩以支撑房屋屋面的重量。
由于抬梁式建筑以梁架与柱承载建筑屋面重量,为一框架形式的结构,其墙面仅有隔间或围护的作用,可灵活更动隔间。因此,此类结构适用于宫殿、庙宇等需要宽敞内部空间的建筑,并常见于北方汉民族地区。
宋代李诫《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记载了抬梁式的规范,并提出殿堂型与厅堂型的两个类型。
造梁之制有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