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巴 (巴西音乐)

✍ dations ◷ 2025-09-10 03:26:22 #桑巴 (巴西音乐)

桑巴(Samba,)是在20世纪源于巴西里约热内卢非裔巴西族群(英语:Afro-Brazilians)的音乐类型。桑巴源自西非以及巴西民俗传统(英语:Brazilian mythology),特别是和巴西殖民时期(英语:Colonial Brazil)及巴西帝国时期的乡村原始桑巴有关,桑巴是巴西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巴西国家象征之一。samba一词至少在十九世纪时就出现在葡萄牙语中,最早是指“流行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含义延伸为“巴图克式的圆舞”(桑巴舞),也指一种音乐类型。桑巴音乐类型的建立是从1910年代开始,1917年发行的歌曲《Pelo Telefone(葡萄牙语:Pelo Telefone)》为其树立了里程碑。这种音乐虽然被创作者、大众以及音乐产业称为“桑巴”,但从节奏和乐器来看,桑巴音乐和玛嬉喜舞(maxixe)的关系比较密切。

现代桑巴的音乐类型是在19世纪20年代时开始建立,一开始只从里约热内卢埃斯塔西奥(英语:Estácio, Rio de Janeiro)的附近开始,很快透过通勤铁路延伸到埃斯塔西奥以及里约热内卢的其他地区。新的桑巴在节奏、旋律以及主题上都有创新。其节奏变化以是新的打击乐器模式为基础,产生更多“batucado”以及切分(syncopated)的风格,其特征是速度较快、音符更长,和原有的“桑巴-玛嬉喜”不同。埃斯塔西奥典范(Estácio paradigm)的创新也表现在将桑巴以歌曲形式上,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旋律和歌词都有其音乐的组织。因此,埃斯塔西奥以一种现代而又完备的方式,产生、建构且重新定义了都市卡里奥卡桑巴(Urban Carioca Samba)。在建立都市和现在音乐呈现方式的过程中,卡里奥卡桑巴发挥了桑巴学校(英语:samba school)的决定性作用,定义并决定其节奏上的美学基础,并且进行电台广播,这对桑巴音乐以及演唱者的流行有很大的帮助。其。因此,桑巴在巴西有很大的进展,成为巴西国族认同的国家象征之一。桑巴音乐一度曾因为其非洲以及巴西的来源而被拒绝,因为其神话传统,视为是劳工阶级的音乐,后来巴西的上层阶级以及文化精英人士也接受了桑巴音乐。

在二十世纪时,埃斯塔西奥典范(Estácio paradigm)一方面是桑巴音乐的开始,而其本身也再细分为新的子音乐类型、编曲风格和诠释风格。主要在所谓巴西音乐的“黄金时代” ,桑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分类,其中一些是札实而广为人接受的衍生音乐类型,例如巴萨诺瓦, pagode(英语:pagode)、即兴桑巴(英语:partido alto)、samba de breque、samba-canção(英语:samba-canção)、Samba-enredo(英语:Samba-enredo)和samba de terreiro,不过也有些比较没那么精准的名称,例如samba do barulho(噪音桑巴)、samba epistolar(书信桑巴)或ou samba fonético(语音桑巴)。

二十世纪初形成的现代桑巴,其拍号主要是Music2.svg
Music4.svg拍号,会刻意的使用合唱变化,以产生batucada(英语:batucada)节奏,也有许多不同主歌的组成。传统桑巴的乐器是由打击乐器组成,包括有巴西铃鼓(英语:pandeiro)、魁卡鼓(英语:cuíca)、丹波令鼓(英语:tamborim)、钢扎(英语:ganzá)和苏多鼓(英语:surdo),伴随着古典吉他和葡萄牙四弦琴(英语:cavaquinho)。巴西国家历史与艺术遗产研究所(英语:National Institute of Historic and Artistic Heritage)在2007年宣布Carioca Samba以及samba de terreiro、partido-alto、samba de enredo是巴西的文化遗产。

桑巴的节奏基本是Music2.svg
Music4.svg,速度会有变化,一般会用打击乐器演奏,也会伴随弦乐器伴奏。有些地方会再加上管乐器。

相关

  • AND闸与门(英语:AND gate)是数字逻辑中实现逻辑与的逻辑门,功能见右侧真值表。仅当输入均为高电压(1)时,输出才为高电压(1)时;若输入中至多有一个高电压时,则输出为低电压。换句话说,与门的功
  • 尼斯条约尼斯条约(Treaty of Nice),全称修改欧洲联盟条约、建立欧洲各共同体诸条约和某些附件的尼斯条约(Treaty of Nice amending the Treaty on European Union, the Treaties establi
  • 尚德王尚德(琉球语:尚德〔尚徳〕/ショートゥク  ?;1441年-1469年)是琉球国第一尚氏王朝的第七代国王,1460年至1469年在位。他是第六代国王尚泰久王之子,神号世高按司添(琉球语:世高按司添/
  • 都格尔扎布都格尔扎布(1890年代约1898年-20世纪?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喀尔喀右旗人,曾当选蒙古乌兰察布盟选出之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 啊拉赛啊拉赛(V.S.K.Valasai),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Dindigu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7,865 (2011年)。该地2011年总人口17,865人,其中男性6355人,女性6429人;0—6岁人口1426人,其中男685人,女741
  • 费渊费渊(?-?),字汝进,浙江慈谿县人,顺天府大兴县富户籍,明朝政治人物。顺天府乡试第九十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一百九十四名,登第二甲第三十九名进士。曾祖费伯昂,赠知县
  • 三菱财阀三菱财阀(日语:三菱財閥,みつびしざいばつ),日本三大财阀之一。该财阀起始于岩崎弥太郎创立的三菱商会,之后获得了日本政府的保护,从而得以独占日本的海运业。1893年(明治26年)设立了
  • 理查德·贝德福德·贝内特理查德·贝德福德·贝内特,第一世贝内特子爵(英语:Richard Bedford Bennett,1st Viscount Bennett;1870年7月3日-1947年6月26日),是第11任加拿大总理。贝内特出生于新不伦瑞克省一个
  • 让·里博让·里博(Jean Ribault,1520年-1565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法国雨格诺派教徒。他负责为避难者在北美洲南部地区建立了一个殖民地。尽管其活动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于1563年出版了《佛
  • 黄天树黄天树(1949年1月8日-),男,福建莆田人,中国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古文字学(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简帛)和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知名于对甲骨文的研究。1949年1月8日出生。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攻读汉语史专业古文字研究方向硕士生,1985年获硕士学位。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学科专业为中国古典文献学,指导教师是裘锡圭教授,论文题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