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麹菌
✍ dations ◷ 2025-08-08 09:46:35 #红麹菌
红麹菌又称红麹霉菌(学名:Monascus purpureus),中国古代称作丹麹,是一种红色霉菌。红麹菌用途极广,如古代未发明酱油专用酱色(焦糖)之前,红麹是红烧肉和其他红色食品的主要食用色素。红麹同时还是一种出色的食品工业原料。红麹菌在摄氏15度以下及摄氏50度以上不会生长,摄氏15度~摄氏20度及摄氏45度~摄氏50度为抑制性生长,摄氏25度~摄氏40度为适当生长温度,摄氏35度~摄氏37度时生长最快速,摄氏35度~摄氏40度则色素最多。1995年,法国人Blanc博士证实红麹菌产生真菌毒素—桔霉素(Citrinin) ,至此,红麹红的食用安全性受到挑战。桔霉素是一种真菌毒素,具有肾毒性,毒性比较明显,可引起实验动物的肾脏肿大、尿量增多,肾小管扩张和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症状。桔霉素的生成与否及其含量与红麹菌种、培养条件、精制工艺等因素有关。
相关
- 细胞激素细胞因子(英语:cytokine,又称细胞介素、细胞激素、细胞素、细胞活素),是一组蛋白质及多肽,在生物中用作信号蛋白。这些类似激素或神经递质的蛋白用作细胞间沟通的信号。细胞因子多
- 繁殖繁殖,或生殖,是透过生物的方法制造生物个体的过程。繁殖是所有生命都有的基本现象之一。每个现存的个体都是上一代繁殖所得来的结果。已知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有性生殖以及
- 黄热病黄热病(法语:la fièvre jaune ; 英语:Yellow Fever, Yellow Jack, Yellow Plague,俗称黄杰克、黑呕,有时又称美洲瘟疫)是一种急性病毒病。症状通常包括发烧、冷颤、食欲下降、恶
- 睡眠相位后移障碍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Delayed sleep-phase syndrome(Disorder),简称DSPS或DSPD)是一种慢性睡眠紊乱,患者一般都会晚睡晚起,生活节奏受严重影响。在临床诊断中,部分患者要到等至天亮
- 苯炔芳炔是从芳环去除两个邻位取代基后(剩下含两个电子的两个轨道)得到的电中性活性中间体。 与碳烯和氮烯类似,芳炔也有单线态和三线态各一个。苯炔(C6H4,右图标号1)是最简单的芳炔。
- 嗜热嗜热生物,或者多数可被称作嗜热菌,是在相对高的温度下中生存的生物,温度范围在45和122 °C(113和252 °F),是嗜极生物的一类。很多嗜热生物是古细菌。在地球上,嗜热生物可以在很多
- 鳃曳动物门鳃曳动物门(学名:Priapulid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是一小类海洋底栖动物,多分布在靠近两极地区的冷海中,在泥沙中、浅海或管居生活。身体虽然有体环,但是不分节。目前已知仅现存20多种
- 国家调查局国家调查局(英语:National Investigation Agency,缩写为NIA)是印度政府为打击印度境内恐怖活动而设立的中央机构。 它是中央反恐执法机构,被授权在没有得到各邦特别许可的情况下,
- 何赛·费南德兹何赛·费尔南德斯 (西班牙语:José D. Fernández,1992年7月31日-2016年9月25日),是一位古巴裔美国籍的职业棒球员,曾效力于美国职棒大联盟迈阿密马林鱼队,守备位置为投手,右投右打,为
- 合酶合酶(Synthase)是催化合成反应的酶类。根据国际生化学会酶委员会对酶的EC编号分类系统,合酶是属于裂合酶类(EC4)中的一个亚类。需要注意的是,合酶与合成酶(Synthetase)是两类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