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行动 (1971年)

✍ dations ◷ 2025-02-25 11:08:13 #三叉戟行动 (1971年)

三叉戟行动(英语:Operation Trident)是印度海军在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对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卡拉奇发动的进攻行动。是次行动于12月4日至5日夜间进行,使巴基斯坦的船只和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失。在印度没有损失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损失了一艘扫雷艇、一艘驱逐舰、一艘装载弹药的货船和一个燃料储存罐。另一艘驱逐舰也严重受损,最终报废。是次行动也是该地区首次在战争中使用反舰导弹。为了纪念这一行动,印度将海军节定于每年的12月4日。

1971年,卡拉奇港是巴基斯坦海军的总部所在地,几乎整个舰队都驻扎在卡拉奇港。卡拉奇同时也是巴基斯坦海上贸易的中心,若遭到封锁将会为巴基斯坦经济带来巨大的打击。因此,巴基斯坦司令部在卡拉奇的领海部署了严密的防卫,领空则由驻扎在该地区机场的攻击机保卫。

1971年年底,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11月23日,巴基斯坦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印度海军随即在卡拉奇附近的奥卡(英语:Okha,_India)部署了三艘闪电级(英语:Vidyut-class_missile_boat)导弹快艇进行巡逻。由于巴基斯坦舰队也将在同一水域作业,印度海军划定了一条界线,规定其舰队内的船只不得越过这条线。后来的事实证明,印度在奥卡的部属帮助其海军熟悉该区水域。12月3日,巴基斯坦袭击印度边境的机场,1971年印巴战争正式打响。

位于德里的印度海军司令部和西方海军司令部(英语:Western_Naval_Command)计划袭击卡拉奇港。为执行这一任务,西方海军司令部成立了一个攻击小组。这个攻击小组的基地是在已经部署在奥卡海岸的三艘维迪乌特级导弹快艇周围。然而,这些船只的行动和雷达范围有限,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司令部决定向该小组派遣支援船只。

12月4日,三艘维迪乌特级导弹船组成了攻击小组,它们是:尼帕特号(英语:INS_Nipat_(K86))、尼加特号(英语:INS_Nirghat_(K89))和维尔号(英语:INS_Veer_(K82))。这三艘船各装备四枚苏联制造的SS-N-2B冥河级地对地导弹,射程为40海里(74千米;46英里);两艘阿纳拉级(英语:Arnala-class_corvette)反潜护卫舰基尔坦(Kiltan)号和卡特沙尔(Katchall)号,以及一艘补给舰波煞号(英语:INS_Poshak)。该小组由第二十五导弹快艇中队指挥官巴布鲁·布汉·亚达夫(英语:Babru Bhan Yadav)指挥。

按照计划,12月4日,攻击小组到达250海里(460千米;290英里)的卡拉奇海岸南部,白天停留在原地,不在巴基斯坦空军的监视范围内。由于巴基斯坦飞机不具备夜间轰炸(英语:Night_bomber)能力,袭击计划在黄昏至黎明之间进行。在巴基斯坦标准时间晚上10时30分,攻击小组从原位置移动了180海里(330千米;210英里)。很快,巴基斯坦的军舰目标被发现在印度军舰的西北和东北70海里(130千米;81英里)方向。

尼加特号(英语:INS_Nirghat_(K89))向西北方向驶去,并向巴基斯坦的驱逐舰海白尔号(英语:HMS_Cadiz_(D79))发射了第一枚冥河导弹。海白尔号则使用其防空系统(英语:Anti-aircraft_warfare)回避。导弹击中了船的右侧,在晚上10点45分爆炸,导致船只的锅炉房爆炸。随后,这艘船失去了动力,被浓烟淹没,发送“敌机攻击020号位置FF 20。1号锅炉爆炸。船停了”的紧急信号至巴基斯坦海军总部。由于爆炸造成的混乱,信号内的位置坐标出了错误,导致救援队伍无法到达事发地点。看到这艘船仍然漂浮在水面上,尼加特号发射了第二枚导弹,击中了海白尔号的第二锅炉房,最终击沉了这艘船,造成船上222名船员遇难。

晚上11时,在对卡拉奇西北地区的两个目标进行核查后,尼帕特号(英语:INS_Nipat_(K86))分别向维纳斯挑战者号货船及为其护航的沙贾汗号(英语:HMS_Charity_(R29))驱逐舰发射了一枚冥河导弹。维纳斯挑战者号货船为巴基斯坦军队运送弹药,被导弹击中后立即爆炸,最终沉没在卡拉奇以南23海里(43千米;26英里)的地区。另一枚导弹严重损坏了沙贾汗号,后者最后被拖回卡拉奇并报废。晚上11时20分,维尔号(英语:INS_Veer_(K82))向扫雷艇穆哈菲兹号(英语:PNS Muhafiz)发射一枚导弹,后者被击中,并在向巴基斯坦海军总部发送信号之前沉没,造成船上的33名船员遇难。巴基斯坦人只从船上上为数不多的幸存者那里,得知了穆哈菲兹号的命运。

与此同时,尼帕特号继续向卡拉奇前进,瞄准了卡迈里储油罐,对其发射了两枚导弹。其中一枚发射失败,但另一枚击中了油箱,油箱燃烧并被完全摧毁,导致巴基斯坦方面燃料短缺。之后,攻击小组返回到最近的印度港口。

不久,巴基斯坦海军总部派出救援队在巡逻艇上搜寻海巴尔的幸存者。

巴基斯坦空军对这些袭击进行了报复,轰炸了奥卡港,直接命中了导弹船的加油设施、弹药库和导弹船的防波堤。印度海军预料到了这次袭击,并已将导弹船转移到其他地点,以防止任何损失。三天后,“蟒蛇行动(英语:Operation_Python)”发生。

这次行动使得巴基斯坦所有武装部队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印度海军舰艇在卡拉奇附近存在的虚假警报。例如在1971年12月6日,一架巴基斯坦海军的福克友谊式侦察机发出了一次这样的错误警报,它错误地将巴基斯坦海军的一艘护卫舰报告为印度海军的导弹船。巴基斯坦海军总部要求巴基斯坦空军对这只船只发动空袭。巴基斯坦标准时间上午6时45分,战斗机紧急起飞并扫射了这艘船,然后它被确认为佐勒菲卡尔号(英语:PNS_Zulfiqar_(K265))护卫舰。这次友军交火(英语:Friendly_fire)事件造成了船舶的损坏和人员的伤亡。

印度方面没有人员伤亡,且被印度方面认为这次行动被认为是二战后现代海军历史上最成功的行动之一。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印度海军的海军节定于每年12月4日。

另外,一些印度海军人员在这次行动中被授予英勇勋章。

相关

  • 叶绿素 a叶绿素是存在于植物、藻类和蓝藻中的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将叶绿素离子化。产生的化学能被暂时储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并最终将二氧化碳和水转
  • 头足类头足纲(学名:Cephalopoda)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化石种在一万种以上,现仅存786种,主要是各类乌贼和章鱼。头足纲可分为两个到四个亚纲,其中现存两个亚纲。一个是蛸亚纲(Coleoidea)
  • 氢脆氢脆(英语:hydrogen embrittlement)是指金属材料在冶炼、加工、热处理、酸洗和电镀等过程中,或在含氢介质中长期使用时,材料由于吸氢或氢渗而造成机械性能严重退化,发生脆断的现象
  • 伊斯兰教与奴隶伊斯兰教与奴隶之间的关系复杂,而且呈多样化。各个伊斯兰教团体及各种意见对历史上有关奴隶事务的不同看法各持己见。在伊斯兰化前的阿拉伯及周边地区,奴隶制是日常生活的中流
  • 烘托烘托,是一种文学手法。借着描写甲事物,以渲染、强调乙事物;或借着描写同一事物的某一方面,以渲染、强调另一方面。可分为陪衬烘托、对照烘托、反衬烘托三类。
  • 皮埃尔·艾尔梅皮埃尔·艾尔梅(法语:Pierre Hermé,1961年11月20日-),法国糕点师,出生于法国科尔马。他14岁开始糕点制作生涯,彼时师从嘉仕顿·乐诺。24岁时,他已是糕点主厨。1986至1995年间,他任职
  • 素戋呜尊素.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
  • 海沼实海沼实(かいぬま みのる,1909年1月31日-1971年6月13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埴科郡,为日本童谣作曲家。1945年以前1945年以后
  • 中国海运集团中国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运、中国海运集团、中海集团,是以航运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管理的中国中央企业之一,2016年与中远集团组建
  • 李洪仁李洪仁(1946年2月-),男,四川平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