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勒山之战

✍ dations ◷ 2025-08-11 04:52:59 #古勒山之战
古勒山之战,是明朝末年女真(满洲)统一战争的转折点。此战改变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力量对比。史书记载,努尔哈赤自此“军威大震,远迩慑服”。努尔哈赤自万历十一年(1583年)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以来,仅用五年时间便统一建州三卫。万历十五年(1587年)六月,又颁布国政。建州女真的逐渐强大引起海西女真以及东蒙古等部的不满。他们一方面对建州在外交上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则暗中酝酿联合出兵讨伐建州。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海西叶赫、哈达、乌拉、辉发联合蒙古科尔沁、锡伯、卦勒察、以及长白山珠舍里、讷殷共九部三万军队,兵分三路进攻建州女真。九部联军将大本营驻扎于浑河北岸,朝着扎喀关(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及古勒山(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乡古楼村西北)一带进逼。努尔哈赤闻讯与联军对峙,同时进行周密的布置,确定了抢占高处、凭险据守、诱敌深入,最后以伏兵出奇制胜的兵略方针。战斗打响,联军主帅叶赫贝勒布寨与纳林布禄对赫济格城发动连续进攻,双方互有伤亡。努尔哈赤派大将额亦都率领精锐骑兵百人,赶往赫济格城诱敌,同时令古勒山各守军作好伏击准备。额亦都刚到赫济格城与联军交战不久,即假装败逃。布寨不知是计,率军疾驰直至古勒山下。联军背对浑河,仰攻古勒山。这时,山上滚木雷石齐下,额亦都调头杀向联军。联军主帅布寨躲避不及,被滚木拌下马来,一名叫吴谈的建州勇士见状当即将其斩杀。纳林布禄看到兄弟被杀昏倒在地,被属下急忙救走。联军在失去主帅的情况下陷入混乱。数万士兵各自落荒而逃,却拥挤于山间狭途,混乱不堪。科尔沁贝勒明安,马陷泥潭不能出,情急之下居然骑着一匹无鞍之马逃跑。这时,努尔哈赤率领埋伏已久的建州军队从一举杀出,联军无处可逃,纷纷落水而死。剩余联军被建州军队追击至百里之外的辉发境内。直到天黑,努尔哈赤才收兵。此战,建州军斩叶赫贝勒布寨等联军将士四千多人,擒乌拉贝勒满泰之弟布占泰等,获战马三千匹,大获全胜。在古勒山之战后,海西女真各部在战略上越来越被动,已经无力消灭建州女真。而建州女真则由守转攻,最终统一满洲各部,建立后金。

相关

  • 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REACH,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是欧洲联盟关于进入欧盟市场的所有化学品强制要求
  • 氮-13氮-13符号为13N,是氮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原子核包含7个质子和6个中子,半衰期仅9.965分钟,放射性很强。它可以由质子轰击氧-16的原子核得到:1H + 16O → 13N + 4He由于氮-13衰变会
  • 传染性貂脑病传染性貂脑病(英语: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缩写为TME),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由普利昂蛋白引起,会侵袭由人类饲养长大的貂,破坏它的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已知只有成年的
  • 阪泉之战阪泉之战是中国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一场战争,由黄帝与炎帝对战,最终由黄帝击败炎帝。此传说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史记》相关记载如下: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 技师技师有如下歧异解释:
  • Nasub2/subSsub2/subOsub7/sub焦硫酸钠是焦硫酸的钠盐,可以用硫酸氢钠加热分解制得,该反应中产生三氧化硫,再与分解产生的硫酸钠反应得到焦硫酸钠。它可用于溶解难溶金属氧化物,因为它与金属氧化物共熔可得可
  • 广播联卖广播联卖(英语:Broadcast syndication)是指在广播网不经手的情况下,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直接获取电视和广播节目的播放权。在节目播出时间是由全国广播网与独立地方结盟电台协调
  • 电台广播宣布投降《终战诏书》,全称《大东亚战争终结之诏书》(日语:大東亜戦争終結ノ詔書),亦称《停战诏书》,是指日本昭和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公开表示接受美、英、中、苏四国在波茨坦会议上
  • 锡鼓《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是君特·格拉斯1959年写的小说,为作者惊世之作“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故事以第一人称描述,即由主人公奥斯卡自述人生经历。小说的主要素材则是作
  • 朴明勋朴明勋(韩语:박명훈,1975年5月28日-),韩国男演员。较为人熟悉的演出作品包括夺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的《寄生虫》。